我们来探讨一下“钻石大亨被‘限高’”与“I DO为何被年轻人抛弃”这两个现象背后反映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变迁。
这两个看似不直接相关的事件,实际上都折射出当代社会,特别是年轻一代,在消费观念、婚恋观、价值观等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
"一、 “钻石大亨被‘限高’”:一个时代的落幕"
"背景:" 通常指拥有大量钻石生意的富豪因涉及违法行为(如偷税漏税)被限制高消费(俗称“限高”)。这触动了公众,尤其是对奢侈品消费有潜在需求的群体。
"反映的社会心态:"
"对财富伦理的反思:" 公众对通过不正当手段积累的巨额财富持有警惕和批判态度。“限高”是对这种不义之财的惩罚,也提醒人们财富积累应合法合规。
"消费观念的成熟:" 虽然有人羡慕钻石大亨的财富,但更多人可能从中看到了“代价”。这促使一部分潜在消费者思考:奢侈品和炫耀性消费是否真的值得?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可能更看重个人奋斗和通过正当途径获得的成就感。
"价值观的多元化:" 社会不再单一地崇拜财富和权力。精神追求、个人成长、社会责任等多元化的价值观开始受到更多关注。
"二、 “I DO为何被年轻人抛弃”:婚恋观的
相关内容: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IDo”已在全国开设超过800家门店,遍布250余座城市,拥有超300万真爱会员。2022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公司经营压力有所增加,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均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终端门店数量有所减少,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拥有终端门店数630家。
恒信玺利财报披露,2022年1月至6月,其实现营业收入62805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42%;实现净利润704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89%。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42.4亿元,负债总计16.7亿元。
昔日行业龙头走向破产重整,背后的原因备受市场关注。
一方面,随着我国近年来结婚率下降,钻石等镶嵌类产品似乎不再受欢迎,消费者观念发生改变,“货真价实”的黄金产品销量大增,钻石代表爱情也开始成为一种“老旧”观念。
另一方面,人工钻石近年来快速发展。目前单从外观上看,大多数人无法分辨出培育钻石和天然钻石的差别,但在价格方面,培育钻石大大低于天然钻石。
中信证券表示,目前中国培育钻石消费市场处于早期阶段,上下游高毛利率驱动行业快速增长。(思维财经出品)■
本文源自投资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