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涉及到品牌的核心、传承和战略稳定性等多个层面。创始人离世后高管持续更迭,对于任何公司,尤其是像上海滩这样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特定市场定位的中式奢侈品牌,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要判断“还有救吗”,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挑战与风险 (Why it's difficult):"
1. "领导力真空与战略摇摆:" 高管频繁更换,最直接的影响是缺乏长期、稳定、统一的战略方向。不同的领导者可能有不同的背景、视野和优先级,导致品牌在市场投入、产品开发、渠道策略等方面摇摆不定,难以形成合力。
2. "品牌核心价值稀释:" 上海滩的品牌形象与创始人(或其代表的特定精神和文化)紧密相连。高管更迭可能导致对品牌核心价值理解不一,甚至为了短期业绩而牺牲品牌调性或文化传承,从而损害品牌长期价值。
3. "团队士气与稳定性受损:" 频繁的领导层变动会让员工感到不安,降低团队凝聚力和归属感,影响员工积极性和忠诚度,尤其是核心骨干员工的流失风险会增大。
4. "市场信心动摇:" 奢侈品市场对品牌的稳定性和传承性要求极高。高管的不稳定会被市场解读为品牌内部问题的信号,可能动摇消费者、投资者以及合作伙伴的信心,影响销售和声誉。
5. "文化传承断裂:" “中式奢侈”
相关内容:
记者 | 楼婍沁
编辑 | 周卓然
据《女装日报》消息,中式奢侈品牌“上海滩Shanghai Tang”正面临新一轮高管人事变动。
上海滩现任创意总监邓爱嘉(Victoria Tang-Owen)在发布新系列时称,该系列将为其在上海滩的“最后一个系列”。她表示2020年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艰难的,希望这个新系列可以慰藉大家,“现在的窘境还是暂时的”。
《女装日报》在相关报道中称,上海滩品牌方面拒绝就邓爱嘉的相关表达做出回应。

邓爱嘉之于上海滩,除了有职能上的意义——作为品牌创意的核心,也有精神层面的意义——她是品牌创始人邓永锵的长女。再加上,在邓爱嘉宣布离职之前,在2020年4月,该品牌时任CEO Maurizio de Gasperis也离开了公司,目前上海滩面临的困难可以想见。截至发稿,上海滩并未宣布邓爱嘉与Maurizio de Gasperis的接替人选。一种可能性是,该公司现阶段在商业管理和创意设计方面的领导人选都仍然空缺。
值得提到的是,邓爱嘉出任上海滩创意总监一职尚不足两年。彼时,她在接受《女装日报》采访时表示,她正把上海滩打造成生活方式品牌,会把上海滩的产品定价调整得更为合理,希望上海滩能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
邓爱嘉接手上海滩时,这个品牌被认为即将重振旗鼓。
上海滩曾被认为是第一个被全球时尚界认可的中式奢侈品牌。1994年,邓永锵创立了上海滩。他凭借自己的人脉,将充满“老上海风情”的服装饰品卖给了不少名门贵族与驻港外商。1年后,邓永锵就将上海滩大部分股权以1.02亿港币的价格卖给了南非Rembrandt集团;到了1998年,卡地亚、万宝龙的母公司瑞士历峰集团从Rembrandt集团手中收购了上海滩大部分股权,并在随后10年间逐渐完全收购上海滩。

但在经历了被全球著名奢侈品集团收购的高光时刻后,上海滩的发展开始变得不太顺利。这从它几度被易手也能看出,尤其是其创始人邓永锵在2017年8月因病去世后。
2017年6月,历峰集团将上海滩出售给意大利商人Alessandro Bastagli的私人投资基金Cassia Investment Ltd。2018年12月,上海滩又被Bastagli卖给了上海投资基金云月投资(Lunar Capital)。
而在背后老板变动的同时,该品牌的高管团队也一直不稳定,这直接导致了品牌发展方向始终不明确。
Bastagli收购上海滩不久,Ferragamo前创意总监Massimiliano Giornetti成为了上海滩新任创意总监。 Giornetti当时的目标是将上海滩发展为和香奈儿CHANEL、迪奥DIOR质量不相上下的“真正的高端奢侈品”。而随着云月投资的入主,邓爱嘉走马上任创意总监一职,与CEOMaurizio de Gasperis合作,期望将上海滩变得年轻化,“轻奢”一点。她的设计风格则始终强调“中国元素”。
邓爱嘉为上海滩创作的第一个系列就叫“回归初心”(Back to the Roots),在设计上对品牌历史进行致敬。她还与徐冰合作,推出胶囊系列上海滩×徐冰,将“Shanghai Tang Created By Chinese”化成六个书法大字,出现在T恤、毛衣、针织衫、帆布包等单品上。而她为上海滩设计的最后一个系列,大量运用了竹子和菊花。
现如今,邓爱嘉也要离开上海滩了,上海滩的未来究竟会怎样,又成了一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