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集群,产业链条“链”味盎然,打造区域发展新引擎

这句话“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集群‘链’味十足”非常有意思,它巧妙地运用了“链”字的双关意义。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
1. "字面意思(链条/环节):" 指环杭州湾地区的现代纺织服装产业不是孤立的工厂或企业,而是由多个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这包括"研发设计、纤维原料、纺纱织造、染整加工、服装制造、品牌营销、物流商贸、信息服务等"。 这种产业链的完整性和紧密性,使得整个集群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链味十足”形象地描绘了这种链条式的、环环相扣的产业形态。
2. "引申意思(连锁/品牌):" “链”也常用来指代商业连锁或品牌链条。环杭州湾的纺织服装集群,可能拥有众多知名的服装品牌,或者形成了强大的品牌集聚效应,品牌影响力像链条一样辐射出去。 同时,也可能指区域内企业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如同连锁经营一样,共享资源、信息和技术,共同发展。
3. "综合含义:" “链味十足”高度概括了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集群的核心优势:"产业基础雄厚、产业链条完善、区域协作紧密、品牌活力迸发"。

相关内容:

潮新闻 记者 郑亚丽 通讯员 雷国强 赵晶

绍兴市柯桥区,技术人员在对自主研发生产的收丝机进行调试。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作为纺织第一大省,今年1至10月,浙江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693.2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为稳增长再添信心的,还有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集群日前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纺织服装产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富民产业,也是浙江传统优势产业,产业规模已超万亿元。改革开放后,浙江形成全球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也形成了以绍兴、杭州、宁波、嘉兴为主体的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集群。

集群实力很“能打”。2023年,集群主导产业产值达10135亿元,占全国比重近五分之一,规模稳居全国首位,为全球提供了近三分之一的纺织原料,全球四分之一的纺织品在这里交易。化纤、印染面料等10个细分领域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球第一。

“纺织主体金字塔型很明显。”省经信厅消费品与历史经典产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集群里活跃着2家世界500强企业、6家中国500强企业、40余家上市企业、6500余家规上企业,以及6万多家市场主体,拥有具备较强竞争力的企业梯队。

提起集群特点,省经信厅产业升级与品牌建设处相关负责人的答案是:“链”味十足。集群强大完备的产业链,可以做到从一滴油到一件衣,不出集群就能完成。

目前,集群已形成涵盖上游PTA(精对苯二甲酸)、聚酯、纺丝,中游织造、染整,下游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的完整产业链,并借力阿里巴巴、网上轻纺城,实现专业市场、实体零售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营销网络遍布210个国家和地区。

在“核心区+协同区”空间布局下,集群还形成了绍兴绿色印染、嘉兴纺织新材料、杭州时尚设计和宁波品牌服装协同体系,拥有中国经编等30个中国纺织名镇,数量全国最多;桐乡化纤、柯桥印染等3个千亿集聚区,海宁家纺等22个百亿集聚区,集群化纤面料自给率达95%、纺织装备自给率达80%。

在入选“国家队”之前,集群里的一些“显眼包”成名已久。位于绍兴柯桥的中国轻纺城,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诸暨大唐街道,是名副其实的“国际袜都”;位于嘉兴的濮院,正从“羊毛衫名镇”变身为“中国时尚第一镇”;在杭州、宁波等地,形成了万事利、雅戈尔、太平鸟、博洋、雅莹等一批全球知名品牌。

纺织产业不仅是传统优势产业,也是高科技应用的蓝海。当下,集群正推动纺织品向航空航天、国防军工、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等产业用纺织品领域转型。2023年,浙江产业用纺织品出口占全国的30.5%,居全国第一。

评判一个集群的强弱,行业影响力是一个参照。借助“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应用推广”全链条政策体系,集群集聚了12余万高技能人才,汇聚了一大批风险投资机构,组织举办了世界布商大会、宁波时尚节等行业重量级活动,“中国·柯桥纺织指数”“中国·柯桥时尚指数”成为行业风向标,一个包容共享的产业生态正在形成。

站在“国家队”的新起点,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集群有了新目标:建设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现代纺织服装产业标杆地;最具引领力的品牌策源地、最具吸引力的要素汇聚地;到2027年,集群产值规模达到1.28万亿元。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