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确实是一个在社交媒体和电商领域都相当引人注目的现象。一个看似不起眼的2块钱人民币鞋垫,在TikTok上能够爆卖并让卖家月入百万,背后通常涉及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 "TikTok的巨大流量和算法推荐:"
"短视频营销:" TikTok的短视频形式更容易快速吸引用户注意力。卖家可能通过创意短视频展示鞋垫的特点、使用场景、带来的便利或乐趣(比如防滑、吸汗、装饰等),或者通过前后对比、挑战、剧情等方式引发用户兴趣。
"算法精准推荐:" TikTok强大的推荐算法能够根据用户的观看历史、互动行为等,将相关内容推送给潜在的感兴趣用户,从而实现高效触达目标客户群体。
2. "极具吸引力的价格锚点:"
"“2块钱”的心理暗示:" 这个价格极低,极大地降低了用户的购买决策门槛和心理负担。用户可能会觉得“反正才两块钱,买一个试试也无妨”,从而产生冲动消费。
"高性价比感知:" 即使鞋垫本身成本极低,但如果卖家通过营销塑造了其一定的价值感(如特定功能、品牌联名、独特设计、情感连接等),用户可能会觉得“物超所值”。
3. "成功的营销策略:"
"选品精准:" 找到了一个符合当前网络
相关内容:
鞋垫产品在 TikTok 爆卖 鞋垫,虽然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但同时也是人满为患的一个类目,经过长期发展,该品类同质化严重,难以打造差异化卖点。同时,消费者需求分散,品牌忠诚度较低,导致市场集中度有限。 不过,近期在 TikTok 平台上,有一款售价 4.99 美元的、来自 HomeEase Market 小店的鞋垫产品却创造了奇迹,短短一个月就吸引数百万流量, 成功登顶 TikTok 美区鞋靴类目销量 Top1 。 HomeEase Market 鞋垫登顶 TikTok 类目第一 图源:特看 据卖家介绍,这款鞋垫采用了 4D 记忆海绵和 U 形人体工学设计,能在运动时足弓和脚踝提供足够的支撑,达到柔软减震,呵护足关节的作用。与此同时,该产品还设计多个排气孔,能帮助足底散热排汗,使其长时间保持干爽。 数据显示, 近 30 天内,这款鞋垫就拿下 4.37 万单的销量,销售额达到 21.8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156 万元)。上架至今,其总销量已经达到 6.63 万,总销售额突破 33.21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238 万元)。而在 1688 ,同款鞋垫的进价最低只需要 1.8 元。 总销售额破 33 万美元 图源:特看 不过,不管是足弓支持还是散热排汗,都已经是许多鞋垫产品的基本功能了,不足为奇。 HomeEase Market 鞋垫之所以能爆火,主要还是达人带货的功劳。 仅一个月来, HomeEase Market 鞋垫产品一共联动了 113 位达人,发布视频超 800 条。 其中,一位昵称为 @dealsfostealz 的博主凭借一句“每天要工作 12 小时?试试这些云朵状鞋垫,它会解放你的双脚”的字幕,成功戳中了一些需要长久站立或者运动的打工人的心, 最终拿下超 300 万的播放量,同时为 HomeEase Market 鞋垫贡献了 5 千多的销量。 @dealsfostealz 发布的视频截图 图源: TikTok
营销不是长久之道 对于大多数 TikTok 卖家而言,达人带货确实是快速提升销量的重要手段。许多品牌通过批量合作达人、密集投放内容,依靠 “ 广撒网 ” 策略提高爆款概率 —— 只要视频数量足够多,总有一条能引爆流量。 不过,这种依赖营销驱动的增长模式存在明显弊端,达人营销虽然能在短时间内触达更多消费者, 但用户兴趣往往随热度消退而衰减,一旦推广力度减弱,销量便会迅速回落。 去年年中,美国超市品牌 Trader Joe ‘ s 推出了一款迷你保温手提袋,吸引了大批网红购买打卡, TikTok 上也接连出现多个关于“ Trader Joes Mini Insulated Bag” 的视频,并且播放量居高不下。这股社交媒体热潮也带动刺激了更多用户的消费欲望,导致 Trader Joe ‘ s 手提袋被抢购一空。
网红分享手提袋视频 图源: TikTok 然而,流量风口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如今 Trader Joe ‘ s 手提袋销量已大不如前。 而如果卖家想要一直维持流量高位,就必须不断追加投放预算,但这样也容易出现两个结果:一是 获客成本攀升,最终陷入“投入越多,利润越薄”的恶性循环 ;二是 过度依赖达人营销,消费者记住的更多是网红而非品牌本身,难以形成复购与长期用户粘性。 瑞典新兴健身品牌 Boxbollen 就面临着这样的困境,该公司的主打产品是一款可以绑在头上的绳球击打玩具。由于品类单一且产品没有形成足够的技术壁垒, Boxbollen 不得不选择吃流量这碗饭,四处找明星或者达人为其产品背书。 只是,靠营销卖货的同时, Boxbollen 也付出了不少代价。为了提高品牌知名度, Boxbollen 把高达 50% 的收入全部投入到营销之中,其中有 20% 是用来卡戴珊等名人代言 。创始人 Jacob Eriksson 坦言: “ 所以,要是每年不请新的名人来代言,就没有新内容,也就没有东西投放进我们付费营销 ‘ 机器 ’ 里。 ” Boxbollen 请卡戴珊代言 图源: pagesix 由此可见,对于资金实力不足的中小卖家而言,营销虽能带来短期爆发,却绝非长久之计, 卖家若想实现稳健增长,必须从“流量驱动”转向“产品驱动”和“品牌驱动”,通过提升产品力、优化用户体验、构建品牌认知,打造真正的竞争壁垒。 澳大利亚袜子品牌 Paire 就深谙此道, 在靠营销打响名声的同时,更专注打磨产品细节 。 据了解, Paire 品牌会将袜子结构设计分解为足弓支撑、无缝袜头、弹性袜口等多个维度,并在每个维度都融入其他袜子产品所忽视的细节设计,比如 90 度鞋跟设计、科学配比混纺面料、无骨缝线工艺等,最终实现营销热度与产品力的双向赋能,创造了 1700 万美元的收入。 Paire 袜子采用 90 度鞋跟设计 图源: Paire 总而言之,即便身处“流量为王”的时代,企业真正的护城河仍是产品力、用户体验与品牌价值。那些仅靠营销“输血”的企业,终将在流量潮水退去时暴露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