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解读一下“二线豪华‘倔强’与‘落寞’,半年销量撕开真相,一线品牌太狠!”这个标题所揭示的现象。
这个标题非常形象地概括了当前中国豪华车市场,特别是二线豪华品牌所面临的复杂局面:
1. "“倔强” (Stubbornness/Resilience):"
"表现:" 尽管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一线品牌的巨大压力,但像凯迪拉克、沃尔沃、英菲尼迪、雷克萨斯(有时也被归为二线或新势力豪华)等品牌,仍然凭借其独特的产品定位、技术亮点(如凯迪拉克的Super Cruise、沃尔沃的安全与健康、英菲尼迪的豪华质感、雷克萨斯 的可靠耐用)或特定市场策略,维持了一定的销量增长或市场份额,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
"原因:" 它们拥有差异化的品牌形象和核心技术,吸引了特定的消费群体。例如,凯迪拉克在年轻和科技化方面发力;沃尔沃深耕安全与健康理念;英菲尼迪则强调豪华和性能;雷克萨斯则以长期积累的可靠性和服务著称。这些品牌在各自的细分市场或价值主张上,仍然具有竞争力。
2. "“落寞” (Decline/Falling Behind):"
"表现:" 与“倔强”相对,部分二线豪华品牌在整体销量增长乏力,甚至在
相关内容:
半年销量榜一甩,二线豪华的遮羞布彻底被扯了。
凯迪拉克XT5和CT5加起来卖4万多辆,宝马3系一款车直接干到8万辆,英菲尼迪QX60半年557辆的数据,甚至比不过宝马X5一周的销量。

这哪是市场竞争?

简直是贫民窟遇上金融街。

表面看是产品线拉胯,背后藏的是整个行业淘汰赛加速——当电动化转型变成生死时速,二线豪华还在用燃油车吃老本,这跟诺基亚死守键盘机有什么区别?

看看沃尔沃的骚操作就懂问题出在哪。

XC60卖三万多辆确实能打,但纯电EX30搞了个低配版沃尔沃式安全当卖点,结果被新势力用智能驾驶和800V高压平台吊着打。

现在买电动车谁还只盯着车身钢梁?

人家要的是激光雷达实时扫描、充电十分钟跑五百公里。

更离谱的是凯迪拉克锐歌,吹着奥特能平台出道,实际交付连特斯拉Model Y零头都够不着。

传统车企总以为电动车就是发动机改电池,却不知道用户要的是从手机App控制到城市领航的全套数字生态。

有些品牌衰落实在是自找的。

捷豹还在搞皇室座驾人设,展厅里XEL的塑料方向盘都快包浆了,隔壁蔚来车主早玩上AR眼镜了。

林肯冒险家连车机系统都要靠百度CarLife续命,问界M7都上鸿蒙座舱了。

这些二线品牌电动化进度条比BBA慢了至少三年,现在连广汽埃安、极氪这些国产新贵都能按着他们摩擦。

最惨的是英菲尼迪,4S店退网退得比共享单车还快,年轻人现在听到这牌子还以为是日产新出的共享汽车。

不过宝马的作业也不是不能抄。

人家iX3从月销几百辆到现在八千多辆,关键是把三电系统和燃油版X3同生产线,成本控得死死的。

反观沃尔沃,EX90非要等美国工厂,价格直接飙到80万,这定价勇气梁静茹都给不了。
二线品牌真要活命,学学比亚迪把4S店改成商超展厅,或者跟华为合作搞智驾系统。
再端着豪华架子不下场肉搏,过两年可能真要去拼多多开旗舰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