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宏基第二大股东大举减持套现超亿,去年净利润骤降超四成引发关注

这是一个关于潮宏基(CHH)的负面消息组合,涉及公司治理和财务表现两个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解读:
1. "第二大股东减持 (Major Shareholder's Selling):" "信号解读:" 大股东,尤其是第二大股东,通常对公司基本面有较深的了解。其减持行为,特别是套现(将股票卖出获利),往往被视为对公司未来前景不乐观的信号。可能的原因包括: 对公司当前或未来的盈利能力、增长速度感到担忧。 自身资金需求,需要变现。 评估公司价值被低估,认为当前是较好的卖出时机。 出于风险控制或分散投资的考虑。 "市场影响:" 大股东的减持行为,尤其当金额较大时,可能会引发市场对公司稳定性和未来发展的疑虑,短期内可能对股价造成压力。
2. "公司去年净利下降超4成 (Net Profit Decline Over 40% Last Year):" "财务状况:" 净利润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超过40%的降幅是一个相当显著的下滑,表明公司的整体经营状况可能面临挑战。这背后可能的原因有很多,例如: "宏观经济环境影响:" 消费需求疲软,尤其对服饰、珠宝这类非必需品。 "市场竞争加剧:" 同行竞争、新兴品牌崛起等。

相关阅读延伸:潮宏基第二大股东减持套现超亿元,公司去年净利下降超4成

8月1日晚间,潮宏基公告,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第二大股东东冠集团有限公司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股份共计88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

减持期间,潮宏基股价一直维持在14元上下,据此计算,东冠集团套现超过亿元。

6月6日,潮宏基披露,公司第二大股东东冠集团计划在6月27日至9月26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方式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2665.5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3%。

公开资料显示,潮宏基于2010年1月28日上市,公司深耕中高端时尚消费品的品牌运营管理和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现阶段聚焦珠宝首饰和时尚女包领域,专注于“CHJ潮宏基”与“FION菲安妮”两大核心品牌的运营管理。但潮宏基2014年对“FION菲安妮”的收购,形成了大量商誉减值。

潮宏基提到,公司自完成收购“FION菲安妮”品牌后,积极对菲安妮品牌形象、产品和门店等进行升级和年轻化改造,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整体进程不达预期,公司于2018年度、2019年度、2022年度和2023年度根据中介机构的评估结果进行减值测试,并分别计提了2.09亿元、1.52亿元、8066.35万元和3943.26万元的商誉减值准备。

虽然菲安妮品牌升级和年轻化改造初见成效,但因2024年国内、国外整体消费环境的变化,菲安妮2024年的业绩受到一定影响。根据披露,公司收购菲安妮有限公司形成的商誉存在减值,2024年应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77亿元。

业绩方面,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18亿元,同比增长10.48%;归母净利润1.94亿元,同比减少41.91%。今年一季度,潮宏基实现营收22.52亿元,同比增长25.36%;归母净利润1.89亿元,同比增长44.38%。

来源:读创财经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