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促周期生变,轻奢品牌暑期频现新趋势

是的,您观察到的现象非常准确。近年来,大促周期的确呈现出一些变化,而轻奢品牌在暑期(尤其是“618”和“双11”的暑期提前量)的活跃度显著提升,这背后有多重原因:
"大促周期的变化:"
1. "时间节点前移:" 以往“618”和“双11”主要集中在夏季和冬季,但近年来,为了抢占市场先机、更早地触达消费者、利用假期效应,大促时间节点有明显的提前趋势。暑期成为重要的促销窗口。 2. "常态化与细分化:" 大促不再仅仅是几个“超级日子”,一些品牌会推出“早鸟价”、“会员日”等常态化、细分的促销活动,全年分布。 3. "线上线下融合:" 大促活动不再局限于电商平台,而是向线下门店、全渠道渗透,体验式消费和促销结合更紧密。
"轻奢品牌暑期频现的原因:"
1. "抓住消费旺季:" 暑期是重要的消费旺季,无论是学生群体(暑假购物、开学装备)还是年轻职场人士,都有较大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意愿。轻奢品牌定位精准,契合了年轻群体追求品质、时尚和自我表达的需求。 2. "利用假期效应:" 假期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场景进行购物、体验和社交分享。轻奢品牌的产品(如包袋、服饰、

相关内容:

当一款原价数千元的kate spade经典女包在8月以千元出头的价格售出,甚至低于去年“双11”和今年“618”的促销价时,消费者万悦意识到,传统的电商“大促日历”正在被颠覆。这位新入职长沙某咨询公司的年轻人,在一场线上的“私享特卖”活动中购得该款包袋,而据她了解,8月7日当天 “至少还有多个款式,都是全年以来的最低价”。


事实上,夏季出现全年最低价已经并非偶然,在618与双11两个大促间隙,从前被品牌与平台视为销售淡季的7-9月,正成为高性价比消费的新窗口期,夏日的消费热情从家电数码、时尚夏装等向轻奢、运动等品类蔓延。
究其原因,电商平台与品牌方现在也更愿意在夏季向消费者让利——相比大促,夏季的高性价比商品更容易吸引消费者注意。电商平台唯品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唯品会于8月7日晚8点启动了“8.8快抢节”,价格较日常水平还要低20%,以COACH一款热门的老花托特包为例,其活动售价约为1360元,相当于日常销售价格的2.4折左右。



今年夏季的消费热潮里,轻奢之外,运动户外也是不能被忽视的品类,根据电商平台数据,6月以来,防晒衣、运动鞋、溯溪鞋等品类快速增长。安踏、斐乐、斯凯奇、特步等国内外一线运动品牌也将暑期视为新的增长点。


零售电商行业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介绍,消费者现在已经不再局限于把消费需求在大促集中释放,反而更注重日常消费的性价比。这在客观上也为品牌与电商平台提供了更多机会,夏季多样化的促销活动中频繁出现全年低价,也印证了消费或将从大促驱动的时代,逐步走向促销日常化的时代。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