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出天际的斯凯奇(Sketchers),之所以能被年轻人大买,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这里的“丑”更多是指其鞋款设计有时较为夸张、大胆、甚至有些“土味”,与传统审美中“美”的标准相悖。但这恰恰成为了其吸引年轻消费者的独特魅力:
1. "“丑萌”文化与反叛精神 (Ugly is Cute / Anti-Traditional Aesthetics):"
在年轻群体中,“丑萌”(Ugly Cute)是一种流行的审美趋势。一些看似不协调、甚至有些“丑”的设计,反而因其怪异、独特而显得可爱、有趣。斯凯奇的部分鞋款正好契合了这种审美,它们的大胆配色、夸张造型在年轻看来并非“丑”,而是“酷”和“有个性”。
这种选择也体现了一种对主流审美的反叛和挑战。年轻人通过穿着这些“丑”鞋,表达自己不随波逐流、追求个性的态度。
2. "极高的舒适度与实用性 (Superior Comfort & Practicality):"
斯凯奇作为一家拥有多年历史的品牌,其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鞋子的舒适度。其 Cloudwalk、Air Cusion 等缓震科技深受消费者喜爱。对于追求日常穿着舒适感的年轻人来说,一双“丑”但能走一天、不累脚的鞋子,远比
相关内容:
出品/新摘商业评论
在如今网络发达的时代,美的东西千篇一律,“丑”的出奇才有可能成为人们的焦点。近期,美国运动品牌斯凯奇逆袭中国市场,原本瞄准的是老年人的市场,但是这两年却因为“丑出天际”引得不少年轻人对其展开热烈追求。

数据显示,2024年斯凯奇销量突破89.7亿,超越特步、361度等国产品牌,甚至被网友称为“美国足力健”“运动界沙县”。这不禁让人好奇,斯凯奇在中国凭啥呼声这么高?只是因为“丑”吗?

然而斯凯奇的“丑”并非偶然设计缺陷,而是功能至上的必然结果。其主打产品采用Memory Foam记忆泡棉鞋垫、Max Cushioning缓震厚底等技术,鞋底厚度普遍达到3-5厘米,网面透气性比同类产品提升20%。这种设计精准击中职场人群的刚需——超市配货员日均行走2万步、厨师需防滑防水、护士需要久站支撑。

如唯品会数据显示,开年以来,斯凯奇在唯品会销量猛增16%,年轻人群体占大头,主要是斯凯奇休闲鞋本身价位多在200-500之间,再加上平台2-4折的折扣,性价比很高,算是印证了“丑但实用”的消费选择逻辑。

要说斯凯奇主动拥抱“丑”是教科书式策略,那主动与年轻人产生“情绪共鸣”就是“奇招”。2023年其签约“摆烂青年”代表秦霄贤,在直播间推出“与其内耗自己,不如委屈别人”的主题营销,将洞洞鞋与煤球公仔、荧光珠混搭,制造的戏剧效果,引得不少常在“高压”下的年轻人纷纷效仿。
除了“摆烂”共情,还有“反内卷”。斯凯奇产品定价较低于阿迪耐克,但却拥有同等技术,很契合现在年轻人“拒绝为品牌溢价买单”的心态,不少以前买阿迪耐克的年轻人,在斯凯奇上面寻找“反内卷”存在感。社交媒体出现“鞋子便宜还丑,挤地铁被踩都不心疼”的调侃,其实也是对消费主义异化的抵抗。

而去年品牌主动签约热播剧《莲花楼》主演成毅,即便粉丝吐槽“丑到差点失去为ee(成毅)氪金的动力”,仍实现代言当天,各大上线平台售罄,也侧面证明斯凯奇的情感连接已经超过审美评判。
当Z世代用“丑的安心”重构消费价值观,斯凯奇的逆袭也揭示出新的市场定律:在实用主义复兴的当下,能提供情绪共振和功能保障的产品,即便背离传统审美,也能在红海中撕开裂缝。这种“丑商经济”的崛起,或许预示着中国消费市场正在进入价值回归的新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