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听起来是一段很有意思的调研行主题!吉林的这座小城因为棉袜而闻名全国,这本身就充满了故事性。
我们可以围绕这个主题,构思一些调研的内容和角度:
"核心主题:" 吉林XX(假设或真实地名,如“通化”、“白城”等,具体需要确认)—— “中国棉袜之乡”的活力与未来
"调研目标:"
1. "探寻“棉袜之乡”的由来:" 了解该地棉袜产业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形成“之乡”美誉的关键因素。
2. "剖析产业优势与活力:" 调研当地棉袜产业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产品特色、品牌建设情况,以及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3. "关注产业链与集群效应:" 分析从纺纱、织袜、染整到设计、销售的全产业链情况,以及产业聚集带来的协同效应。
4. "挖掘企业故事与人物:" 采访代表性的袜业企业、手工艺人、创业者、管理者,了解他们的奋斗历程、经营模式和创新实践。
5. "评估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探讨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如同质化竞争、劳动力成本、市场变化、电商冲击等),以及未来发展的机遇(如市场细分、品牌升级、文旅融合、智能化转型等)。
6. "展现地方特色与人文:" 结合
相关内容:
视频加载中...
吉林省辽源市被誉为“中国棉袜之乡”,拥有近百年的袜子制造传统,棉袜年产能达35亿双,是全球最大的棉袜产业集聚地,以致于业内有“南有诸暨、北有辽源”之说。
2005年,辽源袜业园区开始兴建。如今,这个园区占地面积达1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入园企业超1200家,拥有袜机设备4.1万台(套)。园区已形成能源环保、原料供给、袜机设备、研发创新、生产制造、销售渠道、品牌建设、物流保障等全产业链服务体系,不出园区,袜企就可享受到上下游支撑保障。
近年来,辽源市积极引导全市袜业企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升级,为本地袜业产品注入更多科技含量。
为充分展示袜业生产研发实力,补齐自主品牌方面的短板,去年2月,“親相见”袜业工厂店在辽源市正式开业。走进这家使用面积达8000平方米的工厂店,运动袜、商务袜、时尚男女袜、童袜、潮袜等各类袜品让人眼花缭乱。这家店拥有万余款棉袜,每双价格从两三元到数百元不等。在其运动袜售卖区,摆放着乒乓球袜、羽毛球袜、篮球袜、网球袜、瑜伽袜等,涉及各类运动项目的几十种专业运动用袜。
随着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辽源市北方袜业园区的产业承载能力已处于饱和状态,对此,当地及时启动了新园区项目建设工作,向打造百亿元级袜业纺织集群的产业目标稳步推进。(经济日报记者:马洪超 视频:赵世楠)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