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银嫂在福州扎根,揭秘湖南劳务品牌为何如此强劲?

“银嫂”劳务品牌之所以能在福州乃至更广阔的市场上取得成功,并成为湖南劳务输出的一个亮点,背后有多重因素支撑,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人力资源开发和社会服务的有效结合。以下是一些关键原因:
1. "精准的市场定位与需求对接:" "福州需求:" 福州作为福建省会,经济发达,制造业、服务业(尤其是家政、养老、母婴护理、酒店餐饮等)发展迅速,对各类技能型、服务型劳动力需求旺盛。同时,随着老龄化加剧和家庭结构变化,对专业护理人员的需求持续增长。 "银嫂特点:" “银嫂”通常指有一定年龄(“银”)、经验丰富、吃苦耐劳的农村女性。她们往往具备较强的家庭管理、烹饪、育儿、养老等方面的传统技能和经验。这种人群的技能恰好契合了福州部分行业,特别是高端家政、母婴护理、养老护理等领域对成熟、稳重、有经验服务人员的偏好。
2. "政府主导的强力品牌打造与输出:" "湖南政府的推动:" 湖南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劳务输出工作,将其作为促进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银嫂”作为一个劳务品牌,是政府有意识地筛选、培养、包装和推广的结果。 "系统化服务:" 政府不仅组织培训,还在就业信息发布、政策咨询、权益维护、文化融入

相关内容:

湖南是劳务输出大省。据湖南省人社厅网站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底,全省农村劳动力中,省外务工达1016.68万人。

在这千万“打工人”中,涌现了一些劳务品牌,比如早些年大家有印象的“攸县的哥”。

今天观潮君要说的, 是郴州市永兴县的公共家政品牌“福城银嫂”。

“福城银嫂”。(除另有标注外,图片均由湖南银嫂洁美公司提供)

目前,福州市每三名家政人员中,就有一名永兴人,其总人数达到3.2万。

家政服务,看起来是“婆婆妈妈”的事,但据官方发布的数据,永兴人在 福州、广州等地 年创劳务收入达35亿元,这么算下来,人均月薪有大几千,颠覆了很多人心目中“家政人员收入低”的认知。

那么,“福城银嫂”是如何“炼”成的?

从零散务工到形成品牌

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些永兴人外出打工,来到福州,从事家政服务。

比如金龟镇的王智英,上世纪末来到福州做家政。站稳脚跟后,她把妹妹王敏英、堂姐夫曹久会等多名亲友带到榕城。

“一人带一户,一户带一村”,直到永兴人在福州家政行业“三分天下有其一”。

据2024年10月21日《福州晚报》报道,“永兴县在福州务工人员达3万余人,主要从事家政工作”。

家政服务人员 在福州上岗。

说起“福城银嫂”,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郭素珊。

十几年前,“85后”郭素珊生完小孩后,在永兴县城没找到家政“正规军”,只得离职,一手奶孩子、一手忙家务。

“有一天,我抱着孩子外出买东西,喘着粗气爬回六楼,我特意过了下秤,孩子29斤,物资29斤。”郭素珊回忆,“孩子哭,我也哭,我一度抑郁了。”

没有正规家政,能否无中生有?

2010年,“家政素人”郭素珊创办永兴县洁美家政公司,三年后公司“升级”为湖南银嫂洁美家庭服务公司。

如今,该公司成为永兴县家政行业的头部企业,郭素珊也成为“福城银嫂”品牌的重要推动者。

“福城银嫂走天下”项目,荣获全国创翼之星奖。

随着全县从事家政行业的人越来越多,永兴县委、县政府顺势而为,提出打造“福城银嫂”公共品牌,统一“名号”对外推介。永兴县“福城银嫂”劳务品牌孵化基地也随之落地。

可能有读者会问,为什么叫“福城银嫂”?因为郴州又名“福城”,而永兴是“银都”。

2023年11月,“福城银嫂”成为郴州市首批“一县一品”公共劳务、家政品牌。此前,“福城银嫂”被省人社厅推荐纳入人社部家政劳务品牌建设单位。

培养“新家政人”。

目前,“福城银嫂”品牌已累计为永兴输出务工人员超5.1万人次。

比如郭素珊带领的家政企业,已与国内73家企业及行业协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在福州市设立了“福城银嫂就业基地”。

有了“福城银嫂”这个品牌,永兴家政从业者从简单劳务型,走向了技能品牌型。

今年6月底至7月初,省委书记沈晓明在郴州调研期间,到永兴县“福城银嫂”劳务品牌孵化基地,详细了解基地运营情况,指出要深化供需对接,加强技能培训,培育特色劳务品牌。

7月1日,省委书记沈晓明到永兴县“福城银嫂”劳务品牌孵化基地调研。(图源: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标准”提升竞争力

观潮君有个朋友,今年生完小孩后,接连换了6个保姆,仍是不满意。

这反映出家政服务行业的一大痛点,即“干不好”。

目前,服务行业大多提供的是“非标产品”,家政行业尤其难以标准化。

具体的服务难以标准化,但不代表市场对“规范”和“标准”没有需求。

培训育婴师。

没有标准,就没有市场竞争的话语权。“福城银嫂”制定了育婴师、高端月嫂等6大模块263种家政技能服务标准,8大岗位标准作业程序,使“客户购买服务有标准,家政人员服务有依据”。

要让顾客真正放下心来,还得“打开天窗说亮话”。

“福城银嫂”还开发了小程序,在家政服务行业推行“一人一卡一码诚信体系”,记录健康状况、培训记录等信息,易查询、可溯源。客户扫一扫就一目了然,家政服务不再开“盲盒”。

“福城银嫂”实行“导师帮带+岗级晋升+回炉淬炼”三级进阶培训,努力破解“干不干得好”的问题。

“福城银嫂”导师帮带。

比如,湖南银嫂洁美公司每年拿出8%的利润,聘请专家顾问,指导培训课程设计研发、创业与心理关怀等,同时将与郴州技师学院合作,开办“福城银嫂”班。

郭素珊说,经过培训,跨省就业的“福城银嫂”,通常月薪可达七八千元。有证的家政服务人员,薪资涨幅超四成。

永兴县高亭司镇谢桃花,苦练技能成“金牌银嫂”,月收入达到1.4万元。

收入水平提高,吸引不少拥有较高学历的年轻人投身其中,让行业有了新气象。

00后育婴师肖慧娟是永兴县大布江乡人,大专毕业,目前月薪达8000元。7月中旬,她积攒下假期从广州回乡培训,继续淬炼技能水平。

服务行业背后的服务

家政从业者主要是做服务工作,而“福城银嫂”背后,永兴县委、县政府一直在为他们做服务。

7月15日,湖南首个跨省家政行业妇联——永兴县驻福州市福城银嫂巾帼家政妇联成立。这个组织由省、市妇联指导,依托永兴县驻福州市流动党委,党建带妇建。

湖南首个跨省家政行业妇联成立。

打拼福州,3万余名“福城银嫂”有了“娘家”。

永兴县驻福州市流动党委和跨省妇联,除了努力成为“温暖之家”和“成长摇篮”,还定位为“福城银嫂”的“坚强后盾”,组建维权团队、链接律师资源,化解劳务纠纷、薪资追讨等矛盾。

永兴县驻福州市流动党委。

除了跨省妇联,郴州、福州双城同步设立“福城银嫂”零工驿站,实时推送岗位,免费提供食宿、免费同城同训。

郴州、福州还搭建了资质互认桥梁,“福城银嫂”在郴州培训持证后,可在福州直接上岗,打破异地劳务输出再次岗前培训的“惯例”。

空间上,两地搭建了直达“桥梁”。郴州距福州约800公里,没有直达火车。郴汽集团开通公路长途客运,一天一趟从永兴往返福州。

“福城银嫂”返岗福州。

今年春节后,“永兴—福州”开通了免费返岗直通车,让“福城银嫂”一路春风直抵榕城。

而通往未来的桥梁,包括“银嫂蜕变计划”。永兴谋划2026年构筑“福城银嫂家政产业园”,瞄准高端家政市场培养“私人管家”“家庭助理”,同时孵化更多的家政企业,延长产业链条。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董事长姚劲波在接受观潮君采访时说,个性化的家庭工作需要人来做,家政行业生命周期还很长,很难被AI替代。

从全国来看,家政服务行业已达万亿级市场规模,已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蓄水池”。

当下,家政服务行业仍然存在“鱼龙混杂”的现象,市场欢迎更多类似“福城银嫂”的品牌出现。

来源 | 观潮的螃蟹

编辑 | 依依

审核 | 艾沐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