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启社区和谐之门,品牌创新驱动基层治理活力涌动

“Yi”起解锁社区幸福密码,品牌打造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基层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社区作为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其治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年来,随着社会治理创新的不断深入,如何通过品牌打造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将从“Yi”起解锁社区幸福密码的角度,探讨品牌打造在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基层治理的重要性与挑战"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社区作为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其治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然而,当前基层治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治理资源不足、治理能力不强、治理体系不完善等。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社区治理水平的提升,也影响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Yi”起解锁社区幸福密码"
“Yi”起解锁社区幸福密码,是指通过品牌打造,构建一个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社区服务为核心、以社区文化为灵魂的治理模式,从而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1. "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品牌打造的核心是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通过深入了解居民的需求和期望,提供精准、高效的社区服务。这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共同构建一个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的治理体系。
2. "以

相关内容:

8月2日早上七点半,汶上县南站街道南湖社区党委书记姬亚飞刚踏入小区,就被居民代洪玉拦下:“姬书记,我们楼道灯又坏了。”姬亚飞立刻掏出手机联系维修。不到十分钟,问题解决。这是南站街道推行“半小时工作法”的寻常一幕,也是“Yi起来”社区治理品牌深入人心的缩影。

如何破解基层治理难题,让社区更有温度、治理更有精度、发展更有高度?近年来,汶上县南站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打造“Yi起来”治理品牌,构建起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凝聚党员先锋、居民自治、共建单位、商圈力量、社会组织、宜居服务、智慧发展等“七翼”共振的治理新矩阵,探索出一条从“管治”向“共治”转变的有效路径。

先锋引领“一起来”,攻坚克难有担当

“空调一开就跳闸,夏天太难熬了。”隆兴华府小区居民李翠萍的烦恼,被小区党支部迅速列入“攻坚清单”。党支部牵头,召集开发商、物业、居民代表反复协商,最终筹集70万元资金,加装专用变压器,终结了困扰小区十年的“停电顽疾”。地库防水系统也同步改造,雨季倒灌问题迎刃而解。居民们由衷感叹:“党支部真是咱的主心骨!”

支部党员成为服务群众、解决问题的排头兵。

目前,南站街道已在辖区建立21个小区党支部,树立“有事找支部”导向。依托“书记领航、两委包片、社工联户”机制,支部党员成为服务群众、解决问题的排头兵,累计解决飞线充电、设施破损等民生事116件。

居民自治“议起来”,点单服务解民忧

“商业街一下雨就淹,能想想办法吗?”如意花园A区居民张红在社区“点单平台”留言。社区迅速响应,一周内完成雨水管网改造工程招投标,根治了困扰居民十年的积水问题。

南站街道创新推出“点单式”服务模式,居民只需在线上平台“点单”提出需求,社区便精准“接单”将居民急难愁盼的问题逐一解决。小点单,大服务,实现了民需与服务的高效“双向奔赴”,真正把服务送到居民“心窝”里,把实事办到居民“心坎”上。

多元共治“谊起来”,联盟聚力暖人心

“今天的游园会像过年一样热闹,不光把便民服务送到了家门口,还增进了邻里感情。”东和园社区居民张喜光在街道组织的公益市集上免费理完发,笑得合不拢嘴。

街道社区每月定期开展便民体检。

南站街道整合资源,联合30余家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成立了“治理联盟理事会”。通过精准对接“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联盟定期举办公益市集、便民服务日等活动,提供义诊、义剪、法律咨询、政策宣讲等30余类服务,全方位覆盖困难群众、青少年、老年人等群体,累计服务居民超6000人次。2025年以来,通过共驻共建单位日常开展的30余次活动,有效化解社区矛盾137起,12345热线投诉量同比下降20%,社区氛围更加和谐融洽。

商圈联动“益起来”,信用积分促循环

“平时参加社区志愿活动就能攒积分,还能兑换礼品,真实惠!”鸿福花园社区的赵翠连对街道的“信用+”积分体系赞不绝口。

社区开展困境儿童助学关爱活动。

南站街道积极打造“信用+”积分管理体系,形成“参与获积分—积分兑资源—服务促增值”的良性循环。居民通过智慧平台参与在线阅读社区公告、志愿服务、提交建议等,即可在线提报积分申请,经社区审核后,可兑换合作商户优惠或社区特色服务。同时,以南湖社区、如意花园社区为试点,搭建公益平台,引导驻区单位、企业商户、社会组织和热心居民中的“红色力量”参与社区基金筹建。

目前,试点社区已募集社区基金1.2万元,用于扶危济困、环境微改造等小微项目,让社区爱心与资源有效流动起来。

文化凝聚“艺起来”,能人巧匠睦邻里

“没想到打拳还打出了朋友圈。”南湖社区常青藤太极拳社的张国利大姐感慨道。这个最初只有5人的小团体,如今已壮大到80多人。南站街道以“艺起来”为纽带,构建“社区搭台、组织唱戏、居民受益”的文化共治生态,让文化成为凝聚邻里的“粘合剂”。

戏曲演出活动进社区。

南站街道充分挖掘社区文化资源,整合56家社会组织,培育了如意花园艺术团、东和园广场舞队、常青藤太极拳社等8支特色文艺团队;同时,深挖社区能人496名,组建“五老服务队”“繁星志愿队”等32支特色队伍,营造出“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的浓厚文化氛围。社区艺术团全年开展活动38场,一场元宵灯会就能吸引400余人参与,成为联结居民情感的“文化纽带”。文化共治不仅丰富了居民的精神生活,更让“陌邻”变成了“睦邻”,构建起有温度的社区共同体。

宜居服务“宜起来”,全龄友好筑家园

“在家就能享受专业照料,孩子们放心多了!”74岁的栗明忠戴着街道发放的智慧养老手环,健康数据得到实时监测,心里格外踏实。

南站街道秉持“宜居有温度、宜养有品质、宜乐有活力”的理念,着力打造“全龄友好、全时响应、全域覆盖”的社区服务体系。街道社区每月定期开展便民体检;创新实施“爱在身边”项目,联动专业养老机构为60岁以上慢性病老人提供专业上门护理,服务覆盖25个小区,年服务超1.2万人次。针对辖区双职工家庭需求,依托“南翼童翔”儿童志愿服务品牌,常态化开设寒暑期公益托管班,有效解决假期孩子“看护难”“辅导难”的问题。

依托“南翼童翔”儿童志愿服务品牌,常态化开设寒暑期公益托管班。

遍布社区的20个“红帆驿站”,综合了便民服务与矛盾调解功能,成为居民身边的“解忧站”。2025年以来,驿站累计处理民生诉求超1200件,便民服务效率提升30%。

智慧赋能“翼起来”,科技护航保平安

“扫码就能充电,安全又方便,再也不用私拉电线了。”家住东和园社区的郭利杰将电动车稳稳停进新建的智能充电车棚,满意地说。

为解决电动车充电难题,南站街道全力推进智能充电设施建设,新增充电车棚133个,安装新能源充电桩43个、大功率充电插口500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插口8319个,执行每度电0.65元的惠民收费标准,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便捷实惠的安全充电服务。

汶上县南站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打造“Yi起来”治理品牌。

智慧之翼为社区治理插上翅膀。智慧社区平台在5个社区全面铺开,实现信息发布、诉求收集、物业服务等一站式在线办理。南湖社区引入AI智能梯控系统,已有效阻止电动车上楼充电行为1200余次,从源头消除安全隐患。如意花园A区新增36处高清摄像头,实现公共区域监控全覆盖,为纠纷调解提供了“铁证”,居民安全感显著提升。

“基层治理的密码,在于激发内生动力,让每个人成为社区建设的主角。”南站街道社区负责人唐于光表示,“Yi起来”不仅是七种路径的谐音凝聚,更是对“人民至上”理念的生动实践。从党员先锋带头到居民主动参与,从商圈资源联动到智慧科技赋能,在这里,千万个“我”汇聚成“我们”,共同托举起百姓心中那份“稳稳的幸福”,书写着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温暖答卷。

(李菲菲 张瑾)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