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帛与茵曼公司携手角逐,共筑淘品牌新势力一股

我们来分析一下裂帛(Leifei)和茵曼(Yinman)这两家曾经的淘宝(Tmall)知名品牌,它们是如何争做“淘品牌”领头羊的。
“淘品牌”通常指在淘宝平台上诞生、成长并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它们往往以设计感、性价比、紧跟潮流等特点吸引消费者,并在早期是淘宝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裂帛和茵曼是“淘品牌”发展历程中的典型代表,它们争做领头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早期崛起与定位:" "茵曼 (Yinman):" 由丁家宜创立,更早进入淘宝市场,以“原创设计女装”为定位,强调“我的时尚我做主”的理念,迅速获得了年轻消费者的认同。茵曼在视觉营销、店铺设计上非常有特色,营造出独特的品牌氛围。 "裂帛 (Leifei):" 由张良创立,同样定位于原创设计女装,风格上可能更偏向艺术化和东方美学。裂帛也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通过精美的图片和文案吸引了大量追求设计感和品质感的女性用户。 "共同点:" 两家都抓住了淘宝早期发展红利,利用平台流量和消费者对新品牌的接受度高,迅速积累了品牌知名度和用户基础。
2. "设计驱动与原创力:" “淘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设计。裂帛和

相关内容:

图为茵曼品牌形象片

时尚网报道:7月1日,证监会网站发布了淘品牌茵曼、初语所属汇美集团,广州市汇美时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美)申请在创业板上市的招股书。而就在不到两周前,裂帛服饰也向证监会提交了IPO申请,同样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随着裂帛和汇美上市申请的提交,“淘品牌第一股”战局愈演愈烈。

招股说明书显示,汇美拟向社会发行8000万股股票,发行后总股本为3.2亿股。汇美募集到的资金,计划投入到O2O项目、时尚品牌孵化建设项目、信息化建设项目中。投资总额约为4.5亿元,全部来自于上市募集资金。

目前,汇美的模式与裂帛类似,旗下已孵化十多个自主品牌,包括茵曼、初语、生活在左、samyama、达丽坊、秋壳、Pass等,同时公司主品牌派生出多个相关子品牌,如家居品牌茵曼HOME、童装品牌茵曼Kid,产品品类涵盖女鞋、箱包、运动装、家居装饰品、家具等。

在服饰行业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汇美的主营收入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据其招股书显示,2013年至201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90亿元、9.49亿元和11.41亿元。汇美还在招股书中表示,其有望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时尚品牌集团。

作为机构第一大股东搜于特持股比例为25.2%,仅次于公司实际控制人方建华、单钰芳及其一致行动42.58%的持股数目。搜于特集团发布公告称,该部分股份自汇美时尚集团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得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也不由汇美时尚集团回购该部分股份。

图为裂帛品牌形象片

无论是汇美还是裂帛,电商仍是它们的主要销售方式。根据公开资料,线上渠道集中在天猫、唯品会和京东。不过电商平台的流量红利丰期已经逐渐过去。去年“双十一”,淘宝销量榜首从韩都衣舍易主优衣库,销售前5排行榜中浩荡的淘系品牌军团也只剩韩都一棵独苗,其余均被传统服装品牌取而代之。

另外,汇美和裂帛的营收数据均侧面应证了淘宝第一批入驻的服饰品牌正在失势。其中,2015年汇美在天猫、淘宝的收入占比为56.6%,在唯品会收入占32%,在京东收入占6.3%。相比2014年,在唯品会的份额提高了近10%,天猫、淘宝渠道份额下降了近10%。2013年至2015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89亿、9.49亿和11.40亿元,汇美表示,新品牌快速孵化和启动了线下渠道的构建及运营,这方面大量的资金投入使得净利润有所下滑,2013年至2015年,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30.73万元、 3190.78万元和1581.48万元,三年间利润下滑了52.5%。

而裂帛也同样面临着利润下滑的状况,2013年至2015年净利润分别为7046.9万元、-421.45万元、3164.49万元,据裂帛招股书显示,裂帛连续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出现下滑,营收分别为6.88亿元、5.79亿元与5.46亿元。

后流量红利时代,淘品牌获取流量的成本和门槛越来越高,低价爆款的营销策略难以奏效,仅靠线上发展,局限性较大。因此,不少淘品牌都将上市提上了日程表,以期获得更强的资本输血、更规范的管理和社会化运作。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