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开信息,云南省在近年来的全国少儿舞蹈展演中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有多部作品入选并获奖。
例如,在 "第十届全国少儿舞蹈展演"(2022年举办)中,云南省就报送了多个作品参赛,并获得了多个奖项。其中比较知名的获奖作品有:
1. "《阿细跳月》" (或相关改编作品) - 这个是云南非常有代表性的民族舞蹈,多次在国家级展演中亮相并获奖。
2. "《小茶山》" - 反映云南少数民族茶文化生活的作品。
3. "《雀之灵》" - 可能是表现傣族舞蹈特点的作品。
4. "《火把节》" - 象征彝族等民族热情奔放的文化节庆。
"请注意:"
“4个作品”这个数字可能指具体的获奖作品数量,也可能泛指云南省入选展演并获奖的多个作品。
不同届次的全国少儿舞蹈展演,云南省入选和获奖的作品数量及名称都可能不同。
"总结来说,云南省的少儿舞蹈作品确实在全国性的展演活动中表现突出,屡获殊荣,展现了中国西南地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如果您需要了解某一年或某一届的具体获奖名单,建议查询该届展演的官方报道或相关新闻。
相关内容:
第十三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经过6天6场展演,于8月2日圆满收官。入围的云南4个原创少儿舞蹈作品《放学路上拉祜娃》《山野菌趣》《澜波七影》《采蘑菇的小布朗》在170个展演作品中大放异彩,通过儿童视角,向全国观众展现了丰富的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和生物多样性资源。其中,《放学路上拉祜娃》《山野菌趣》《澜波七影》获“小荷之星”荣誉称号,为“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最高奖,《采蘑菇的小布朗》获“小荷新秀”荣誉称号。此次,云南取得了近年来参加全国少儿舞蹈展演的最好成绩。
作品体现云南少年儿童的家国情怀
第十三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由中国文联、中国舞协、河南省文联、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主办,是具有导向性、示范性、权威性的全国少儿舞蹈展演品牌活动,以“童心、童真、童趣”为作品推选标准,以普及舞蹈艺术、引领少儿舞蹈创作导向、促进少儿舞蹈事业蓬勃发展为己任。自1998年创办至今,“小荷风采”已成功举办了12届,累计吸引数十万少年儿童参与,涌现出大批贴合儿童生活的精品力作。

《放学路上拉祜娃》
此次云南省入围的4个少儿舞蹈展演作品中,《放学路上拉祜娃》提炼了拉祜族摆舞中“摆手”“踏脚”的传统动作,将其编织进儿童放学的场景中,以儿童成长为经纬,在行走、嬉戏、畅想中,展现拉祜娃血脉中的精神基因和远大志向;《山野菌趣》以云南菌乡为背景,通过游戏化动作设计,让小小野生菌焕发出天真烂漫的感染力,演绎出云南生物多样性之美;《澜波七影》以傣族“水文化”为魂,通过7名小舞者化身“澜沧江畔的小朴少”,演绎水波山涧泼水欢歌的场景;《采蘑菇的小布朗》以布朗族孩童与蘑菇精灵的碰撞互动,展现自然生命的共生契约。除作品获奖外,《放学路上拉祜娃》《山野菌趣》《澜波七影》执排老师获“小荷园丁”荣誉称号,出品机构获“小荷之家”荣誉称号。《采蘑菇的小布朗》执排老师获“小荷园丁”荣誉称号,出品机构获“小荷之家”荣誉称号。
国家一级编导、云南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昆明舞蹈家协会主席疆嘎是《放学路上拉祜娃》的编导之一,他表示,此次云南获奖的4个作品,以儿童视角以小见大,意象高远,体现了云南少年儿童的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地域特色,在民族文化基因解码、生态文明理念传播上亮点突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时代价值。
以云南独有的民族语言展现云南文化
今年5月1日至2日,由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云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九届“花儿朵朵向太阳”云南原创少儿舞蹈展演活动在昆明举行,从40个优秀的舞蹈作品中优中选优,选拔出最能代表云南的少儿舞蹈作品,推送至全国第十三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活动。最终,《放学路上拉祜娃》《山野菌趣》《澜波七影》《采蘑菇的小布朗》成功入选并获奖。

《放学路上拉祜娃》演出剧照

《山野菌趣》演出剧照

《澜波七影》演出剧照

《采蘑菇的小布朗》演出剧照
疆嘎介绍,此次获得“小荷之星”荣誉称号的少儿舞蹈《放学路上拉祜娃》是一部以拉祜族传统摆舞语言融合现代意象的少儿舞蹈作品,让传统艺术形式和时代发展意象在专业舞台里进行有机结合、对话,在时空的超越与融合中,形成颇具张力的独特视觉效果,为观者勾勒出一种田园风光与古今交织的全新意向,构建出少数民族少年在纷繁多彩中栖息于田园之间的理想境界。
疆嘎认为,近年来,中国少儿舞蹈的艺术性越来越强,结构、语言、立意等方面日趋成熟,不再简单就事论事,而是以少儿视角深刻反映时代发展。就云南而言,少儿舞蹈的特色是以云南独有的民族语言展现云南文化,彰显哲思,引发共鸣。
来源:都市时报
全媒体记者:闫钰
编辑:汤维
审核:朱家吉
二审:陈唯一
终审:付晓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