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衣恋集团关店抛售资产,学院风扛把子遭遇困境加剧

我们来分析一下韩国衣恋集团(HYUNDAI RUIT)面临的困境,特别是其在关店潮后抛售资产的情况。
"核心困境:过度扩张与高负债的恶果"
韩国衣恋集团曾是韩国乃至亚洲的“学院风”(Academy Wind)时尚帝国领导者,以Olive Young(OLIVE YOUNG)和Gmarket等平台起家,通过快速扩张和独特的品牌策略积累了巨大财富。然而,近年来,该集团陷入了严重的财务困境,主要原因包括:
1. "过度扩张与投资失败:" "线下门店泛滥:" 衣恋曾热衷于开设线下实体店,尤其是在租金高昂的首尔市中心地段。随着电商的兴起和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改变,大量线下门店面临客流量下滑、坪效低下的困境。 "海外市场投资失利:" 在中国等海外市场的大规模投资并未达到预期,反而加剧了其财务负担。尤其是在中国市场,遭遇了激烈的竞争和增长放缓。 "收购损失:" 对其他企业的收购也并未带来预期的协同效应,反而拖累了整体业绩。
2. "高负债率:" 过度扩张导致衣恋背负了巨额债务。疫情冲击和经营不善进一步恶化了其财务状况,极高的负债率使其现金流紧张,偿债压力巨大。
3. "电商转型滞后:" 虽然衣恋拥有G

相关内容:

记者 | 张馨予

编辑 | 周卓然

拥有40年历史的韩国时尚巨头ELAND衣恋集团在危机中越陷越深。

衣恋集团旗下拥有E·LAND、Prich、Roem、Plory、Paw in Paw逾40个品牌。据央视财经报道,今年上半年,衣恋集团销售额出现公司成立以来首次两位数的季度下滑,衣恋集团陆续关闭了位于大邱、仁川的多家门店。

从9月起至年末,衣恋集团将给公司总数超过1/3的、超过1000名的管理人员实行阶段型无薪休假。此外,衣恋集团今年出售了20多家门店停车场的10年期经营权,以筹集约7亿元人民币的流动资金。

衣恋集团在中国市场的线下门店网络也正逐渐萎缩。

4月25日,衣恋集团旗下快时尚品牌SPAO广州富力海珠城门店正式关闭,这是该品牌在华南地区的首家及唯一门店,开业时曾引起轰动。SPAO在中国最辉煌的时期一度开出超过50家门店,但2017年之后沈阳、北京、重庆、武汉、成都、青岛的部分店铺相继关闭。目前,SPAO在国内拥有10余家门店。

除此之外,衣恋集团还在持续出售旗下资产。

2017年,衣恋集团把旗下品牌Teenie Weenie卖给了中国的维格娜丝时装股份有限公司(后更名锦泓集团),交易价约50亿元人民币。2019年,双方因买卖合同纠纷闹上法庭,衣恋集团希望锦泓集团能支付欠掉的转让价款4.54亿元和逾期付款违约金。

衣恋集团与锦泓集团的纠纷最近有了结果。10月20日,锦泓集团发布公告,称其与子公司拟与衣念上海(前身为衣恋集团在中国注册公司)等相关方签署及执行《和解协议》,双方达成全面和解,和解款项共计4.76亿元。

2019年,衣恋集团则把旗下三个品牌K-Swiss、Palladium和Supra通过E-Land Footwear USA Holdings公司出售给特步国际,交易价为2.6亿美元,以现金交易。

衣恋集团抛售资产的目的是改善财务结构。衣恋集团的负债率连年攀升,2013年末曾达到399%。据悉,衣恋集团的长期目标是将负债比率降到100%。

未来,数字化转型或是衣恋集团的发展方向。

据央视财经报道,衣恋集团未来将关闭韩国的亏损店铺,巩固核心门店经营,以网络为中心重新规划公司发展。今年以来,韩国网上消费增速明显,8月网上购物交易额同比增长三成。

而在中国,衣恋集团同样专注数字化。

衣恋集团从2019年末与零售科技企业上海驿氪达成合作,搭建线上小程序商城,将生意转到线上。疫情以后,消费者对线上购物的需求增加,衣恋集团小程序商城也在3月中旬通过10场直播和3场秒杀实现3天交易额突破2000万元。

除此之外,衣恋集团也在对实体门店进行更新。3月,衣恋集团与上海伯俊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后者将帮助衣恋集团进行全渠道商业模式布局,构建新零售体系。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