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启示录,淘品牌联合上市,共绘电商新纪元

“生态启示录:淘品牌组团上市”这一现象,确实为我们观察当前中国乃至全球消费品市场的演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窗口。它不仅仅是几家公司上市的行为,更蕴含着深刻的行业逻辑和市场变迁的启示。
以下从几个层面来解读这“意味着什么”:
1. "电商红利减退,品牌自建渠道成必然:" "背景:" 过去,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为淘品牌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起家土壤。它们依靠平台流量快速崛起,满足了大众对“性价比”和“新奇特”产品的需求。 "启示:" 随着电商流量成本攀升、平台规则变化以及市场竞争加剧,单纯依赖平台生存的模式难以为继。组团上市,特别是寻求在资本市场获得更高估值,往往意味着这些品牌要摆脱对单一平台的过度依赖,开始投入巨资自建品牌、自建渠道(如开设品牌旗舰店、线下店、发展私域流量等),这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上市为它们提供了这笔“生态启示”:品牌建设,尤其是渠道建设,是长青的关键。
2. "品牌升级与价值深化的需求:" "背景:" 淘品牌早期以低价、快时尚为主。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对品质、设计、服务、文化内涵的要求越来越高。 "启示:" 上市本身就是一个品牌故事和价值的公开展示。这些

相关内容:

除了天猫双11,对于韩都衣舍、裂帛、茵曼等淘品牌而言,今年还有场硬仗要打——面向资本市场,或是登陆创业板IPO,或是挂牌新三板。

“邻家有女初长成”。

今年4月26日,阿里集团旗下天猫宣布成立“协助商家上市办公室”,主要职能是“帮助平台上的商家与券商、交易所以及与其他已经上市或即将上市的品牌电商企业之间搭建沟通桥梁”。

一个月前,也就是3月下旬以三只松鼠、汇美(茵曼)、韩都衣舍、裂帛等淘品牌的联名建议书,“要求阿里巴巴集团成立“协助商家上市办公室”,积极协调阿里各个部门的小二,帮助商家准备上市前的一些资料。

据统计,阿里集团电商生态内,超过50家企业内部启动了IPO计划。除了韩都衣舍、裂帛、茵曼之外,还有小狗电器、御泥坊等。

如此组团上市,极罕见。更罕见的是,它们都是植根于淘宝、天猫电商生态的原创品牌。

淘品牌的组团上市,究竟意味着什么?

首先,淘品牌的组团上市,拉开了“无电不商,无商不电”的竞争序幕。

淘品牌的崛起,意味着,电商经济的崛起。电商发展,从最初的边缘人群购买边缘产品,最终成为主流人群购买主流产——但这并不是电商崛起的终局,产业终局是,“无电不商,无商不电”。

“无电不商,无商不电”,意味着,韩都衣舍、御泥坊、茵曼等,都在“去电商化”,它们最终就是品牌,而不是单纯的电商品牌。

在韩都衣舍的资料里,我们看到,这家公司将它的竞争对手定格在了优衣库、ZARA、茵曼和森马。韩都衣舍的竞争对手中,有传统品牌如优衣库、ZARA、森马,它们此刻越来越倚重淘宝、天猫平台的销售渠道,也有从淘宝、天猫崛起的茵曼。

淘品牌的组团上市,意味着,商业不再分线上与线下,也不再是淘品牌与传统零售品牌,原本泾渭分明的商业壁垒最终打破,一切的竞争都是全渠道的品牌维度竞赛。

其次,淘品牌的组团上市,再一次厘清了“电商生态”与“电商生意”的本质区别。淘宝、天猫是“电商生态”,当当、京东、唯品会是“电商生意”。

所谓“生态”,就是在这个体系之下能够诞生出“新物种”。过去十几年里,淘宝、天猫的电商生态下,诞生过“第三方支付”、“淘女郎”、“淘拍档”、“淘品牌”等新的物种。这就是典型的生态型平台,可以说,韩都衣舍、御泥坊、小狗电器等品牌依靠淘宝、天猫崛起,并最终与优衣库、兰蔻等传统品牌竞争,这些品牌的IPO,其实也是阿里电商生态走向成熟的里程碑式的事件。

从淘宝小店,到“淘品牌”、“天猫原创”,再到“品牌”,韩都衣舍、御泥坊等与阿里生态,一荣俱荣,阿里IPO后,这些生态品牌的上市,也自然是顺理成章。

事实上,根据韩都衣舍、裂帛以及茵曼等披露的财报数据,也是对此前围绕阿里电商生态种种质疑的回应。譬如说,电商不交税、电商不盈利,乃至电商红利已过。

我们看下数据吧:2014年度和2015年度,韩都衣舍实现营业收入8.3亿元和12.6亿元,这其中,主营业务毛利率从34.83%小幅增长至39.42%, 2015年度,韩都衣舍净利润为3320.17万元,与只对应的是,不少传统服装品牌在2015年都遭遇了亏损。

在服饰行业整体大环境不佳的情况下,茵曼品牌的母公司,汇美的主营收入却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其招股书显示,2013年-201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5.90亿元、9.49亿元和 11.41亿元,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330.73万元、 3,190.78万元和1,581.48万元。

为什么,淘宝、天猫上能够诞生全新品牌,而京东却只能做销售渠道而存在?

简单地说,淘宝、天猫是个生态,京东是个生意——淘宝、天猫购物,消费者进入后会进行横向对比,消费者会进行多维度的考虑,是“逛”;京东更像是个超市,提供商品展示,消费者购买目的性强,是“买”。

也正是如此,京东在最近几年在服装品类上并未获得太大突破。裂帛的数据是,2013年-2015年,京东占裂帛销售量分别为4.10%、3.08%、2.58%,与此同时,超过一半的营收来自于淘宝与天猫。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