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牛仔裤在中国市场的销售确实面临挑战,这不仅仅是李维斯(Levi's)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都在经历的转变。李维斯在中国收入仅占其全球总收入的3%这一数据,也清晰地反映了其在中国市场的困境以及全球战略的调整。
以下是对这个问题的详细分析:
"为什么牛仔裤在中国卖不动了?"
1. "消费升级与审美变化:"
"年轻一代的审美多元化:" Z世代和千禧一代消费者不再将牛仔裤视为唯一的“国民裤型”。他们追求更多元、更具个性、更符合特定潮流(如运动风、汉服风、复古风等)的服装。
"快时尚的冲击:" H&M, ZARA, SHEIN等快时尚品牌能更快地捕捉潮流,提供价格更亲民、款式更新颖的裤子选择,分流了大量原本属于传统牛仔品牌的消费者。
"舒适度需求提升:" 年轻人越来越注重穿着的舒适度,特别是长时间工作学习的需求。传统牛仔裤的紧绷感和一定的“破洞、磨白”文化在职场或日常通勤场景中不再受欢迎。
2. "竞争格局变化:"
"国内品牌的崛起:" 优衣库(Uniqlo)的“优衣选”系列、太平鸟(PEACEBIRD)、UR、以及众多专注于 denim 领域的品牌(如太平鸟的
相关内容:
一条李维斯在中国只值3%的销售额,却在美国门店被抢空,这差距够扎心吗
把时钟拨回1853年,李维·施特劳斯拖着帆布去旧金山,本想搭淘金潮顺风车,结果矿工缺裤子,帆布改成裤,第一条牛仔裤就这么歪打正着。

一百七十年后,这条裤子成了全球年销七十多亿的生意,可在中国,它连零头都算不上。
欧美年轻人排队买501,中国年轻人却在问:李维斯还活着?

数据更冷,去年李维斯关掉51家中国门店,其中八成是加盟商撑不下去主动撤店。
同一时间段,美国直营店单店客流涨两成,纽约SOHO旗舰店周末排队拐弯,一条复刻版501卖149美元不打折,照样秒空。
反差这么大,问题出在哪。

先看版型。
亚洲人臀腿比例和欧美不同,李维斯经典直筒腰低裆短,穿在亚洲人身上卡大腿根,小红书吐槽贴一年上万条。
再看价格。

一条基础款501在中国专柜标价999元,遇上电商大促降到699,还是比优衣库同面料贵一倍。
年轻人一算账,转身去买国潮宽松牛仔,省下的钱还能再撸两顿火锅。
李维斯也试过自救。

2019年签下蔡徐坤,微博转发破亿,门店却没人排队。
2022年推出亚洲限定修身系列,微博话题阅读三亿,销量只涨了三天。
问题不是流量,是产品没打中需求。

亚洲女生要显腿长,男生要遮肚腩,李维斯把欧美爆款直接搬过来,水土不服。
欧美能翻身,靠三板斧。

第一斧砍副业,Dockers卖了四亿美元,资源全砸回Levi’s主品牌。
第二斧做体验,纽约旗舰店免费改裤长、现场刺绣,买完裤子直接变私人定制。
第三斧玩怀旧,复刻90年代广告,TikTok上#vintagelevis话题播放破五十亿次,年轻人把爸妈旧裤子剪短当高腰穿,越旧越香。

中国能不能照抄。
难。
怀旧营销在中国行不通,90年代李维斯还没进来,没人有情怀。

体验店成本太高,上海淮海路旗舰店租金一天十万,免费改裤长三次就亏本。
唯一能学的是砍副业,中国区已经悄悄关掉童装线,把货架让给女装上衣,连衣裙、针织开衫堆到三成面积,试图用牛仔裤搭全身,提高连带率。
更尴尬的是,中国年轻人不爱牛仔了。

天猫618数据,运动休闲裤销量涨四成,牛仔下降一成。
面料科技卷到飞起,冰丝、凉感、抗菌,一条裤子能防晒UPF50+,牛仔裤再耐磨也打不过空调房里的舒适。
李维斯还在讲百年工艺,对手已经用实验室布料讲故事。

留给李维斯的时间不多了。
中国区三年换了三任总裁,最新计划是2025年前把女装占比提到五成,开五十家直营体验店,选址集中在成都、长沙等新一线。
能不能成,就看它愿不愿意为亚洲人重新设计一条裤子,而不是把欧美的成功直接空运过来。
毕竟,中国年轻人的衣柜里,已经不缺一条不合身的牛仔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