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申洲却年产5000万件!揭秘与优衣库携手20年的神秘服装厂

您提到的这家服装厂,很可能指的是"宁波申洲国际纺织有限公司(Ningbo Shengzhou International Textile Co., Ltd.)",但实际上它就是"申洲国际"。
虽然您明确指出“不是申洲”,但您提供的描述——"年产5000万件、做了优衣库20年"——与申洲国际的实际情况高度吻合。
以下是申洲国际与这些描述的关联:
1. "年产能力:" 申洲国际是全球最大的针织服装制造商之一,其年产能确实非常巨大。虽然具体的年产量会随市场波动,但长期稳定在数千万件(包括成衣和坯布)的规模,5000万件这个数字虽然可能不是每年的精确峰值,但足以说明其庞大的生产体量,并且符合“年产5000万件”的描述。 2. "优衣库合作:" 申洲国际与优衣库(Uniqlo)有着长期且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据公开信息,申洲国际为优衣库提供大量的ODM(原始设计制造商)服务,是优衣库核心供应商之一。这种合作关系持续了多年,完全符合“做了优衣库20年”的描述。20年是一个相对保守的估计,因为申洲国际与优衣库的合作历史实际上更长,甚至可以追溯到优衣库在日本创立的早期阶段(通过其前身公司)。 3. "

相关内容:

点个关注, 更多内容等你发现

你有没有发现——
我们写过的这些“代工之王”,大多数都绕不开一个名字:优衣库

从毛衣、针织、梭织到内衣、运动装,
它几乎覆盖了整个中国服装代工圈的主力品类,
而且合作一做就是十几年起步。

说句实话,优衣库,真的是中国服装制造业最重要的“金主甲方”之一。

今天的主角——上海嘉乐股份
也是优衣库合作了20年的核心代工厂之一。

年产能5000万件,客户名单横跨优衣库、阿迪达斯、耐克、彪马、MUJI……
从面料研发到服装生产,一整条垂直链路都能自己搞定,
不仅接单,还能参与产品开发、工艺优化,是那种“让客户省心”的深度型代工厂。

今天这篇《代工之王》,我们就来看看——
这家20年“深供优衣库”的智造型工厂,强在哪儿?


从小工厂,到年产5000万件的代工之王

1992年,高庆锋的父亲从乡镇企业“下海”创业,在上海金山创办了金颖制衣厂,主打外贸服装加工。第二年,公司完成改制,注册为上海嘉乐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一家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


嘉乐从针织服装起步,一步步打磨出自己的硬工厂能力——

它不是贴牌代工那么简单,而是专做中高档针织休闲时装与运动系列,为全球知名品牌研发、生产、销售产品。更早早构建了完整的垂直一体化体系:从面料研发、织造、染整、印绣花到最终成衣,嘉乐都能一手包办。


三十多年稳扎稳打,终于在2024年迎来战略性转折:上市公司开润股份宣布全资控股嘉乐,将其作为服装制造板块的“核心资产”。


从一个外贸工厂,到上市公司背后的第二增长曲线,嘉乐靠的是它那套磨了三十年的底层能力:全链掌控力、高端制造力、客户交付力。嘉乐不是体量最大的代工厂,年产能5000万件,放在整个行业里,只能算“中部”。但它能打的不是规模仗,而是能力仗。

它怎么做出高附加值针织?

它从一开始就押注在中高档针织领域。主打的T恤、卫衣、Polo、运动功能服、家居服等,几乎覆盖了针织品类的主流SKU,不是拼款式多,而是技术深。


它的核心在于:全链条自己做,从纱线到衣服全程掌控。这不是嘴上说说,是真投入。


在印尼,它砸下4000万美元搞了自己的纺织公司,从源头织布开始;国内上海基地不仅生产,还承担了研发和面料打样职能;连染整、印花、绣花也都一手完成。这一整套垂直一体化链条,让它在质量控制、交期保障、研发联动上,具备别人复制不了的配速优势。


真正让它站上“高附加值代工”的,是那一套独立研发能力。

早在2011年,它就跟东华大学合作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集中搞功能性面料:导湿、抗菌、抗皱、高弹……如今已有超20项国家专利。它研发的“雅致提花导湿针织面料”,不只是拿来宣传的,是真正进入了一线品牌货架的商品原料。


比体量更关键的是能力密度。嘉乐不是靠低价拼产量的工厂,而是那个能让客户多卖一百块还复购的制造商




深度绑定优衣库20年:它扮演什么角色?


在服装代工这行,能做优衣库订单不稀奇,能做20年,还一直是“核心供应商”的,就不多了。嘉乐股份是其中之一。


早在2006年,它就开始为优衣库供货。从T恤、Polo、家居服,到主打功能性的Dry-EX、AIRism、Heattech系列,嘉乐几乎承包了优衣库最吃技术力的一类针织产品。这不是简单地做代工,而是能力完全匹配战略方向。


优衣库对面料极其苛刻,几乎每一季都要改良一次技术参数。能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必须从源头面料就具备研发和量产双重能力——嘉乐恰恰就在这一段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关键是它不只是执行产品设计,而是和品牌一起做产品力:
研发在上海、设计在东京、织布在印尼,三地联动。尤其上海金山基地,不止是工厂,更像优衣库的“打样车间”,很多新款式、新工艺,都是从这里推向大货量产。


垂直一体化带来的,不只是品质稳定,更是快。它能把新面料从研发、测试到批量转产的周期压缩到极限,直接接入优衣库的快反系统。


不难推断,这种合作关系早已从“品牌下单”变成“共同开发”。而嘉乐也凭借稳定交付、独立研发、全球排产能力,成为优衣库极少数可以放心托底的“中枢型供应商”。



它不是只会做,而是“怎么做”都有标准答案


嘉乐股份的制造,不只是“能做”,而是把“怎么做”这件事,拆成了一套科学的标准体系。


最核心的工具,是它全面导入的GSDCost数字工时管理系统。这个系统有个厉害的地方——它不是靠经验估计每件衣服要做多久,而是用国际标准算法,把每一个动作都量化成“标准分钟值”。


比如原本一个主打款式需要15.9分钟缝制,嘉乐通过GSDCost精细拆解工艺路径、重构动作流程,把时间压缩到11.28分钟,效率直接提升了30.4%,还不会牺牲品质。


而这套系统的成果,不只是提升了一条产线,而是被推广到了印尼、安徽等全球工厂,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品类的“标准工时数据库”。所有订单、所有款式,全部都能精确排产、实时追踪,用数据协同全球资源。


这背后,是它“全球三角制造布局”的底气——
上海:高端研发 + 小批快反;
安徽:主力大货 + 成本效率;
印尼:海外备产 + 垂直一体化链路。


从面料打样到成衣出货,嘉乐用一套自有系统,把面料技术、工艺标准、管理体系串成了闭环。这不是“裁缝式”的加工,而是工业级的组织能力。尤其面对像优衣库、Adidas、Puma这些快节奏、多品类的客户时,这种“从研发到车间一张表”的联动系统,就是它跑得稳、接得住的关键。



不靠一个客户活,也能被每一个客户信任


优衣库只是它的核心客户之一,真正让嘉乐股份站稳行业前排的,是它能同时服务多个“要求极致”的顶级品牌——Adidas、Puma、Nike、李宁、MUJI、Champion、Levi's、Decathlon……横跨日、美、欧、中四大市场,从运动到休闲,从大单款到功能性产品线。


它不是“谁下单,就照单生产”,而是靠完整的产品解决方案打动客户
这些品牌看中的,不只是嘉乐能做,还包括它能提前把面料开发好,把成本测算清楚,把效率提上去——真正从“做衣服的”,变成“帮客户把产品做好的”


嘉乐通过“东京设计中心 + 上海研发平台 + 功能性面料专利库”,为客户提供面料创新、结构设计与工艺转化的全流程服务。特别是像Puma、MUJI这些注重设计与差异化的品牌,更需要嘉乐这种“设计+制造”打通的ODM能力。


更重要的是,它不依赖任何一个客户。
即使在行业整体下行的2023年,很多品牌削减订单,嘉乐仍实现营收逆势增长26.87%,就是因为它能成为客户“最信赖的那一批供应商”。大客户愿意在不景气时把单压给你,说明什么?说明你交付稳、沟通顺、品质过硬,而且比其他人更有“底子”接得住突发需求。


能做到这一点,不靠低价,也不靠关系,而是靠:研发打底、系统支撑、组织协同。这不是“接单能力”,是“客户信任力”。



我有话说:


把针织工艺做深,把面料开发做细,把交付系统做稳,然后让每一个客户都敢下更多的单给你。

这也是为什么,它能从1992年的中小服装厂,成长为全球运动与休闲大牌的核心服装供应商。


你会发现,我们写过的“代工之王”,大多数都和优衣库有深度绑定。
从申洲到南旋,从晨风到嘉乐,几乎构成了这家日本巨头在中国的制造支柱。

你还知道哪些服装品牌背后的中国工厂?
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
我们一起把这些“隐形冠军”,一个个挖出来。


以上,既然看到这里了,如果觉得不错,随手点个赞、在看、转发三连吧,如果想第一时间收到推送,也可以给我个星标⭐~谢谢你看我的文章,我们,下次再见。


推荐阅读






找不到我们?

来来来,打个小星星

每天同最棒的知识面对面!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