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美国“M”系列重型坦克,装甲力量中的坚盾巨兽

美国以字母“M”开头的重型坦克主要有两款,简述如下:
1. "M60 勇士 (Patton) 坦克 (M60 Patton)" "地位:" 这是美国陆军自二战后"主力重型坦克",也是冷战时期西方阵营最重要的重型坦克之一。它并非纯粹的“重型”坦克(相比M26潘兴),但通常被归类为重型坦克,以其火力、防护和机动性著称。 "发展:" 基于M48巴顿坦克改进而来,主要改进了发动机、火炮(早期为M68,后换装M68A1或M68A2滑膛炮以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火控系统。 "特点:" 标志性的低矮外形,使用120毫米主炮,配备先进(当时)的火控系统,具备良好的防护能力和机动性。生产数量巨大,除美国外,还出口到多个国家,并作为许多国家的现役坦克或训练平台。 "服役:"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服役,一直使用到21世纪初,部分型号仍在一些国家服役或作为备用。
2. "M103 虎王 (King Tiger) 坦克 (M103 King Tiger)" "地位:" 这是美国基于德国的“虎王”坦克设计图纸

相关内容:

美国军方习惯使用“M”(型号)字母给他们几乎所的武器装备编号或命名,特别是陆军装备。本篇文章是简单讲讲以英文字母M开头的美国历史上的各种坦克、自行火炮和装甲车等等。

美系装甲车辆的编号规则通常为“M+数字+其他字母和数字+“绰号””。其中,“其他字母和数字”表示的是升级改进型号;而“绰号”通常是美国陆军将领名、动物名或其他等等,可有也可无。以M4A3E2“小飞象”为例,“A3”表示M4的升级改进型号,“E2”则是进一步的实验型号,而“小飞象”则是对其的绰号。而二战中的美国装甲车辆的“绰号”大多数都英国人起的。由于1941年的《租借法案》,英国陆军率先使用美国的装甲车辆,并对其起名。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坦克则是以英文字母“T或X”开头和后面出现“E”的,而这些坦克只有少数几辆的原型车。这说明该坦克是实验型号,并没有进入量产阶段。以“T”字母开头还有就是由战场上的士兵临时改装的型号,如T26E4超级潘兴。有一种特殊情况,试验型号是以“M”开头。那就是某种坦克确定了量产计划,但因为某因素而被取消了,如M7中型坦克。接下来,将按生产时间的顺序一一简单介绍。因本人也不是专业学者,只凭兴趣爱好而写本文。若有遗漏或错误,欢迎在评论区指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对重型坦克没有什么兴趣。当时美国孤立主义的盛行,用于国防开支的资金也少得可怜。根本没有多余的资金用在重型坦克的开发上。直到二战爆发后,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善。当时许多军方领导人都认为,可以更大量生产的轻型和中型坦克具有战术优势。随着二战爆发,美国突然对重型坦克产生了新的兴趣,并在阿伯丁试验场开始了一些初步的设备工作。而推动美国重坦克发展进程的关键便是德国。1940年5月,有情报称德国在色当研制的70吨和120吨重型坦克取得重大突破。这给美国当局带来危机意识。同年5月,步兵总长阿萨·辛格尔顿准将提议启动重型坦克设计计划。至此,美国开始了研制重型坦克的道路。但重型坦克在百余年的坦克历史当中如同一颗流星一般,短暂而耀眼。而主战坦克的出现,更是将重型坦克推动了历史长河。直至今日,世界各国早已不追求重型坦克了,但还有是有许多人为她而着迷。

突击重坦——M4A3E2

M4A3E2

M4A3E2是美国为突破德国齐格菲防线在M4A3的基础上改装而的一款重型坦克。美军打算使用T26E2重型坦克,也就是后来的M26潘兴,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放弃了。因此,选择在M4A3中型坦克的基础上加装甲板作为权宜之计。M4A3E2将在车体正面和侧面焊接额外的38毫米的装甲板,使正面和侧面的整体厚度分别达到101毫米和76毫米。 主武器为一门75毫米M3坦克炮或76毫米M1坦克炮,副武器则为一挺12.7毫米HB M2机枪和一挺7.62毫米M1919A4机枪。在所有的M4A3E2坦克中最著名的一辆被命名为“眼镜蛇王”,这是第一辆开进比利时巴斯通的坦克。巴斯通是突出部战役中战斗中心的重要十字路口城镇。

“腹死胎中”——M6重型坦克

M6A1

M6重型坦克(M6 Heavy Tank)是美国陆军军械部研发的一种坦克,也是美国独立设计的第一款重型坦克。M6重型坦克战斗全重约为58吨,乘员6人。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炮塔上安装了两门火炮,分别是76毫米口径M7坦克炮和37毫米口径的M3坦克炮。装甲相对较薄弱,只有25毫米~101毫米。最高速度约35~43km/h。

1945年5月29日,岩岛兵工厂展出了一批M6坦克。

M6重型坦克由鲍尔温机车厂负责生产,包括其衍生型号共生产了46辆。生产数量甚少,从未加入战斗。M6A1重型坦克在美军装甲部队的风评不佳,认为它太笨重和体积过大,称它做“大而无用的怪物”,而且76mm炮的威力也未能满足火力需求,加上造价昂贵,所以军方宁愿采用价格便宜、便于运送和能大量生产的M4“谢尔曼”坦克,M6A1只生产了数辆就停止生产了。但它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总结出来宝贵的经验教训,为日后M26的设计有一定的帮助。

美国未代重坦——M103重型坦克

M103A2

尽管二战后美国也制造了T29、T30、T34等一系列重型坦克,但这些设计都只停留在原型车阶段。随着美苏关系渐趋紧张苏,美国与苏联爆发战争的可能性不断增加。而当时苏联装备lS-3重型坦克,美军缺乏与其对等的重型坦克。因而决定发展一款与之抗衡的重型坦克,这个计划的新坦克被命名T43,即M103重型坦克。

M103重型坦克是在1952年至1954年间克莱斯勒公司为美国陆军和美国海军陆战队所研制的一款重型坦克。战斗全重约为60吨,乘员6人,其中有两人是填装手。主武器为一门120毫米60倍径的M58坦克炮。与苏联lS系列重型坦克一样,炮弹过重,所以采用炮弹和发射药分开装填设计。但备弹量却比苏联的多,有34发。副武器则为两挺M37机枪和一挺勃朗宁M2机枪。最大装甲厚度为254毫米。由于M103重型坦克重量过大,在平地行驶最快能达到37km/h。

虽然美国早于二次大战前便制造了多款重型坦克测试,但到美军至二战末期才有首款重型坦克M26潘兴坦克。不过美军在1946年决定将M26坦克重新归类为中型坦克,M103则是美国第二款重型坦克,同时也是美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款量产型重型坦克。由于美军在1950年代末期将中型和重型坦克合并为主力坦克,所以M103成为美军最后一款重型坦克,并且于服役十余年后在1974年退役。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