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AR领域,盘点十大鲜为人知的行业领军品牌

盘点AR领域不为人知的十强品牌是一个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AR(增强现实)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许多新兴公司不断涌现。然而,我可以列出一些在AR领域具有创新性和潜力的品牌,它们可能不像一些大型科技公司那样广为人知,但它们在AR技术、应用或产品方面有着显著的贡献。
1. "Nreal" - Nreal是一家专注于AR眼镜研发的公司,其产品Nreal Light和Nreal Air提供了沉浸式的AR体验,适用于游戏、教育和其他应用。
2. "Magic Leap" - 虽然Magic Leap是一家相对知名的公司,但它的AR技术仍然相对较少人知。Magic Leap的轻量级AR头盔提供了高度沉浸式的体验,适用于各种行业。
3. "Rokid" - Rokid是一家中国公司,专注于AR眼镜和智能音箱的研发,其产品在家庭娱乐和智能助理领域有广泛应用。
4. "8th" - 8th是一家专注于AR眼镜的公司,其产品8th Air提供了便携式的AR体验,适用于社交、游戏和导航。
5. "Varjo" - Varjo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AR和VR显示技术的公司,其产品提供了高分辨率的AR体验,适用于专业工作和娱乐。
6. "Dipole" - Dipole是一家专注于AR眼镜和软件解决方案的公司,其产品适用于教育和培训领域。
7. "Oculus" - Oculus(现属于Meta)虽然以

相关内容:

极智导读:提到AR,只知道HoloLens和Magic Leap?那你就太Out啦!

提到AR,你只想到它和它?

虽然人们一般只会记住一个行业的第一、第二名,比如在AR领域的HoloLens和Magic Leap。其实,除了大名鼎鼎的HoloLens和Magic Leap,以下这些品牌也在默默发力,在AR领域占得一席之地。作为专业的AR爱好者,当然能要了解更多品牌了。现在极智网就为您盘点除了两者之外的其他强势品牌。或许日后他们也会成长为独角兽公司哦!

1、Meta

Meta眼镜集成在额头处的两个手势传感器和两个前置摄像头,实现了可以满足我们在AR视场中对全息物体进行抓取等互动的界面。另外,Meta 最新的工程产品Meta 2的分辨率(2560×1440)、视场角(FOV)(90°)都比微软的HoloLens要高,HoloLens对应的分辨率和视场角为1268×720和30°,且949美元的售价只是微软HoloLens 3000美元的1/3不到。

2、DAQRI

根据官方介绍,这款头盔的技术亮点在于:可以感知佩戴者如何通过一片区域,绘制出周边环境图,并就现场情况搭建出3D重建模型。当很多人同时佩戴Daqri头盔时,他们可以共享彼此的信息数据,通过汇总每个人的数据,可以建起完整的现场3D模型。热成像摄像头可以使工人清楚分辨出复杂的管道情况,并与指导工作的监工进行信息交换,获得下一步的工作指令。

3、EPSON BT系列

该款眼镜说是史上最小巧的AR眼镜了,在眼镜左右两侧各装有一个Si-OLED(硅化自发光OLED)显示屏与微型投影仪。硅材料显示屏亮度为1200,图像对比度为100000:1,色域可达92%,无需液晶屏的背光源也使得黑屏的效果更佳自然,显示效果整体较上一代有了相当大的提升。

BT300采用了英特尔AtomX5处理器,前置500万像素的摄像头与配套的运动传感器,能够根据用户的目光方位调整显示屏上的成像位置,运行Android5.1操作系统。

4、Atheer

Atheer定位商务市场,其目标群体包括特殊维修行业、流水线生产、医护行业、测量行业等等。预计售价将会在3000到10000美元这个价格区间内。

Atheer眼镜内置720P/60fps半透明显示器,内置两颗400万像素镜头,并配备9轴惯性测量单元(如加速度计、陀螺仪、磁力计等等)。软件方面,Atheer增强现实眼镜基于Android开发,兼容超过100万个Android应用,并提供精准手势、语音命令、2D及3D混合、图像优化等功能,而通过SDK,软件开发人员可以充分利用其内置的传感器和互动模块,开发专有应用。

5、ODG

ODG全称为Osterhout Design Group,1999年成立于美国旧金山,最初是一家科技孵化企业,现在专注于可穿戴设备的研发,在智能眼镜领域已辛勤耕耘了6年。最新一款产品是名为R7的AR眼镜,该公司希望将那些为军方而开发的昂贵技术转移到可穿戴设备的大众消费市场。

这款眼镜内部搭载主频2.7GHz的高通骁龙805处理器、4GB RAM与两块支持3D效果的720p显示屏,支持蓝牙4.1,802.11ac,GNSS等无线连接协议。拥有加速度计、陀螺仪、磁力计、压力计及温度计等全套定位与环境传感器,能够分辨出用户的位置、视线和移动方向。R7还搭载了一个支持自动对焦的720p摄像头,能够与虚拟现实应用程序搭配工作,运行基于安卓的开源操作系统——ReticeOS。

6、INFINITY AR

最近在特拉维夫举行的一个机器视觉技术活动上,InfinityAR展示自家的立体相机技术,在没有3D深度传感器的情况下,InfinityAR开发的程序,仅通过两个常规摄像头从不同角度拍摄的画面便合成了一个3D图像。

正是因为不需要3D深度传感器, InfinityAR能够降低AR设备的成本与耗电量,并且也为AR应用的开发者带来了便利。

7、Seabery

Seabery是一家西班牙公司,由Basilio Marquinez &和Alejandro Villarán联合创办,

该公司推出了一个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培训焊接工人的教育解决方案——Soldamatic,该方案包含理论学习、模拟实践、焊接实操三个步骤。

Soldmatic的学员使用模型焊枪与焊接材料进行焊接动作的练习,虽然模型并不会产生火花,但是学员通过头戴的AR眼镜,依然能够看到虚拟的火花四溅,这就大大增强了焊接培训的真实感,并且无需像传统焊接培训那样产生材料成本,也不会产生安全性问题。学员通过模拟之后,可进入真正的实操环节,由于之前已经习惯了焊接所产生的“火花”,所以学员在进行实操时并不会太过紧张,且上手很快。

8、Reflekt

由前阿迪达斯全球产品经理Wolfgang Stelzle于2012年创立的德国公司,曾斩获数项AR领域的奖项。2015年12月获得博世投资,随后双方共同推出了全球首个AR工业化软件平台(Common Augmented Reality Platform)。

该平台能够整合现有的工程软件、连接物联网,通过在屏幕上显示高度可视化的3D模型与数字信息,为工人提供工序说明,帮助简化复杂工作,改善现有的流程。Common Augmented Reality Platform拥有广泛的兼容性,2D、3D、CAD数据,图像、文本、视频都文件都能读取,Epson Moverio、Oculus Rift、HTC Vive、Meta One、Samsung Gear VR等设备都可支持。且为菜鸟新手提供了快速编辑指导手册,使用者不需要掌握任何编程知识。支持快速部署与SCORM标准,帮助企业削减软件开支与学习成本。

Reflekt现阶段的项目多集中在汽车产业,跟奥迪、奔驰等公司关系紧密,并给出了保时捷360等车型的AR Demo。此外,还为马斯克的超级高铁(Hyperloop)的车窗提供AR画面。

9、Total Immersion

Total Immersion最初的产品为运动模拟系统,于2004年转向增强现实领域,同年凭借其首个虚拟现实Demo获得了Demo大会一等奖。现阶段的产品重心则转移到了商用AR解决方案之上。

Total Immersion为产品生产商的销售部门提供了一个名为TryLive Retai的解决方案,该方案使销售部门的成员通过平板电脑,即可将自家的产品虚拟地摆放在超市等零售企业的场地之内,增大零售企业采购自家产品进行销售的概率。此外,Total Immersion还为零售企业提供有一套虚拟试衣间的解决方案,允许用户通过增强现实技术试穿眼镜、服饰、首饰等物品,甚至是在真实场景中摆放家具、电器等产品。该方案支持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设备。

Total Immersion曾获得英特尔的产业投资,为财富 (Fortune) 500强企业交付了1000多个增强现实解决方案,同时也与 Adobe、英特尔等技术企业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10、ViewAR

据了解,该公司的APP大多为产品展示类应用。用户通过平板电脑即可看到虚拟的家具、钢琴等物品显示在自己的房间之内,用户可以在平板或手机上对虚拟的物品进行旋转、摆放等操作。该公司开发的应用——BeoHome Design在2016年AWE大会上夺得了Auggie最佳APP奖。ViewAR开发的应用拥有较强的图像识别能力,能够精确地将虚拟物品贴合在平面之上,且拥有非常漂亮的界面与3D模型,ViewAR为包括施坦威钢琴在内的知名公司提供过类似的应用。

除了自己开发APP外,ViewVR也为开发者提供SDK,允许开发者直接调用其开发的图像识别,位置测算等功能。支持Vuforia, Metaio等主流位置追踪引擎与IOS、安卓、Windows等操作系统。还提供对摄像头、蓝牙游戏手柄、距离感应器、常见的头戴显示器等设备的支持。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