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锡市法院荣获全市多项荣誉,2集体7个人荣膺“品牌调解室”与“优秀调解员”称号

这是一条值得庆祝的新闻。可以将其整理成以下版本:
"喜报:锡市法院荣获全市“品牌调解室”与“优秀调解员”称号"
近日,在全市调解工作表彰中,锡市人民法院传来喜讯,法院的2个集体和7名个人分别荣获“品牌调解室”和“优秀调解员”荣誉称号。
这一成绩的取得,充分展现了锡市法院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深化诉源治理、提升司法效能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获奖的“品牌调解室”和“优秀调解员”是法院队伍中积极投身调解工作、热心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纠纷的先进代表,他们以专业的素养、贴心的服务、高效的作风,成功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赢得了当事人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锡市法院将继续发挥审判职能,大力推广先进经验和典型人物,进一步深化诉调对接工作,努力构建更加完善、高效的矛盾纠纷解决体系,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说明:"
1. "标题:" 简洁明了,点出核心信息。 2. "导语:" 直接点明喜讯,包含获奖主体(2个集体、7名个人)、奖项(品牌调解室、优秀调解员)和来源(全市表彰)。 3. "主体段落:" 阐述获奖意义,强调这是法院在多元化纠纷解决

相关内容:

喜报

2024年1月21日,锡林浩特市召开全市调解工作现场观摩会议,组织实地观摩锡林浩特市人民法院诉调对接中心、“温馨驿站”品牌调解室等相关单位。与会人员通过听取情况介绍、查阅卷宗、现场交流等方式,了解了该院在诉调对接、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婚姻纠纷化解等方面的典型经验和工作流程。

在随后召开的表彰会上,19个集体和64名个人获得表彰;其中,锡林浩特市人民法院诉调对接中心、“温馨驿站”品牌调解室获评“全市品牌调解室”称号;该院诉调对接中心主任史彦彬、“温馨驿站”品牌调解室主任张秀艳、诉调对接中心调解员包斯琴、葛小平、“温馨驿站”品牌调解室调解员李丽、苏兰图雅,以及白音锡勒人民法庭调解员那音太等7名同志获评全市“优秀调解员”称号。

该院诉调对接中心成立于2016年6月。自成立以来,共受理各类案件21000余件,调解成功11000余件。能够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秉持“调解为主、以调促和”的工作原则,采取“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相融合的工作模式,积极推动“一站式”纠纷解决多元化解,努力在矛盾纠纷诉源治理方面出实招、务实效。注重运用“情、理、法”相结合的调解方式,突出“省心、省时、快捷、高效”的工作特点,彰显“以和为贵”的价值理念,积极推进矛盾纠纷诉前调解工作,有效减轻了当事人诉累,节约了审判资源。被最高人民法院确定为“全国法院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示范法院”,荣获“全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示范法院”等荣誉称号。

该院“温馨驿站”品牌调解室成立于2016年7月,成立至今共接待矛盾纠纷案件6900余件,调解成功5500余件。调解室采用“五化”(组织化起步、规范化运行、品牌化推进、项目化运作、社会化联动)工作模式推进铸造地区品牌。主要针对婚姻家事矛盾纠纷进行诉前调解,调解中运用“四理三同步”(即心理、法理、情理、智理“四理”通调,实现答疑解惑和普法宣传同步、疏导情绪和传授相处艺术同步、调处纠纷和维护权益同步)专业独特的调解方式进行调解。采用“四步法”(稳定情绪、梳理诉求、输入希望、建立支持系统)化解大量矛盾纠纷。是全区首家集“四理”(心理、法理、情理、智理)联调、以情法共融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的品牌调解室,也是全盟深化诉源治理改革的一大亮点。品牌调解室设有工作室、档案室、调解室、儿童活动室、心理咨询室五个功能区,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和婚姻家庭咨询师及法律工作者担任调解员,针对在诉前、诉中、妇联委托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和涉及妇女儿童的民事纠纷进行调解,同时依据具体情况和需求提供心理健康辅导、婚姻家庭指导等。曾荣获全国妇女儿童维权先进集体、“蒲公英”内蒙古自治区妇女儿童权益服务一类项目、锡林郭勒盟“巾帼建功文明岗”等荣誉称号。

各调解员坚持把学习推广“枫桥经验”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在社会治理中的生动实践和矛盾纠纷溯源治理的重要经验。在日常工作中,坚持以“为民办实事、解民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合法合理地表达利益诉求,努力促使各方达成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充分发挥了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使大量的矛盾纠纷被化解在萌芽状态,为创建平安锡林浩特作出了积极贡献。

• 文字|任倚妮•

•责任编辑 |侯玉丽•

• 审核|陶卫江、牛蓓 •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