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关注的趋势。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解读这个现象:
1. "“犯错”的根源:"
"过度依赖中国市场:" 过去几十年,阿迪达斯和耐克等国际品牌高度依赖中国市场的高速增长。当中国本土品牌崛起,消费者需求日趋多元化,不再仅仅满足于国际大牌时,这种过度依赖的策略就显得脆弱。
"产品创新与本土化不足:" 部分国际品牌在产品创新上未能持续抓住中国消费者的新兴趣点(如篮球、跑步、户外、潮玩等细分领域),同时在本土化营销和渠道建设上,面对反应更迅速、更懂国人的国货品牌,显得有些滞后。
"价格敏感性与国潮兴起:"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一部分消费者开始追求性价比,同时国潮兴起,消费者对本土品牌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愿意为“国货”买单。
"渠道竞争加剧:" 数字化渠道(电商、社交媒体)的崛起,以及国货品牌在新兴渠道上的强势布局,给传统线下渠道为主的国际品牌带来了巨大压力。
2. "国货运动品牌业绩亮眼的原因:"
"精准把握国内市场脉搏:" 国货品牌(如李宁、安踏、特步、361度)往往对国内消费者的喜好变化、运动趋势(如
相关内容:
2022年中报显示,阿迪达斯在大中华区收入已连续5个季度下滑。2022年一季度,阿迪达斯在总销售额增长0.6%至53.02亿欧元的同时,大中华区销售额同比下滑34.6%至10.04亿欧元;二季度,大中华区的收入下降35%。
同样,另一个全球运动品牌巨头耐克,据其公布的截至今年5月31日的2022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大中华区的营收与利润自2022年Q2开始一路下滑,也已连续三个季度出现负增长。截至今年5月31日的第四季度财报,耐克大中华区的季度营收和利润分别出现了19.2%和55%的同比下降。
相比较来看,同样受疫情因素等影响,国内四大上市运动品牌上半年业绩更加喜人。
8月12日,李宁发布2022年中期业绩,收入同比上升21.7%至124.09亿元,毛利同比增长8.8%至62亿元。权益持有人应占净溢利21.89亿元,同比增长11.6%;净利率虽有所下降,但仍有17.6%的增长。
李宁的公告称,经营效率改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COVID-19的负面影响。总体而言,李宁中期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据安踏体育2022年上半年最新营运表现,该公司主品牌安踏零售额仍录得同比5%的增长。旗下仅FILA品牌产品出现负增长,其余品牌产品零售额仍保持30%-35%的正增长。
361°上半年运营概要显示,主品牌同比实现双位数增长,童装品牌增长约20%-25%,电子商务平台增长最为显著,零售额同比上升40%-45%。
特步方面,2022年上半年,零售销售增长较去年同期获得20%-25%的增长,预计2022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不低于35%。
据央视新闻2021年3月报道,阿迪达斯等国外品牌曾因抵制新疆棉花引发众怒。易烊千玺、杨幂、邓伦等明星工作室随后发布声明,宣布终止与阿迪达斯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