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滩裤口味大揭秘,独家网店秘密,烟民独享的时尚秘密基地

哈哈,这听起来像是一个非常有创意和幽默的网店营销点子!把沙滩裤和“口味”联系起来,并且暗示只有烟民才懂其中的“秘密”,这绝对能吸引眼球。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
1. "“口味”的定义:" 这里的“口味”可能指的是: "颜色/款式:" 比如烟灰色的、深蓝色的(像烟斗)、带有特定图案(比如卷烟的纹理)。 "面料/舒适度:" 比如吸湿排汗的(像烟草的清爽感?)、特别轻薄的。 "设计理念:" 整体设计风格可能更偏向低调、随性、带点酷感,符合某些烟民群体的审美。
2. "“秘密”:" 这个“秘密”可能指: "特定的搭配:" 比如穿这套沙滩裤搭配特定颜色的袜子或鞋子,会显得很有“范儿”(就像烟民懂得如何搭配烟和服饰一样)。 "隐藏的舒适感:" 某种特殊的剪裁或面料,在长时间活动后依然保持舒适,这种舒适感只有经历过“尼古丁”放松或刺激的人才能深刻体会。 "社交属性:" 穿着这种裤子去海滩,能隐晦地表达自己的某种身份认同或生活态度,其他人不一定能get

相关内容:

rong>沙滩裤还分巧克力味、蓝莓味、坚果味

这家网店的秘密,只有烟民知道

巧克力味、蓝莓味、坚果味、薄荷味……在网上一服装店铺的一条沙滩裤链接下,显示了各种味道的沙滩裤可供选择。在买家评价页面,有客户评价“味道纯正”。这让人不禁好奇,这沙滩裤难道可以吃?而且味道还不错?

显然,这卖的并不是一般的沙滩裤。究竟里面搞的什么鬼?

日前,杭州下城区检察院以涉嫌非法经营罪批准逮捕了几个嫌疑人,沙滩裤背后的真相由此浮出水面。

1

“沙滩裤”如此隐秘还分口味

背后究竟藏着什么

警方一旦关注到,调查不是难题。

原来,这一家经营服装的网店,生意不好处于停滞状态。今年4月,店主的朋友郑某说,想借服装店用用,他来经营,店主同意。

网店被改名为“IQ百万正品商行”,在其中一栏“IQ蛋”里面挂了一些衣服和裤子的链接,表面上客户拍的是衣服裤子,实际发的都是“烟弹”。

烟弹是什么?

近年来,一种叫做电子烟(IQOS)的产品受到烟民的欢迎。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主要由盛放尼古丁溶液(即“烟弹”)的烟管、蒸发装置和电池3部分组成。通过雾化等手段,将烟弹内的液态尼古丁转变成雾气后吸食,实现“吞云吐雾”。同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向烟管内添加巧克力、薄荷等各种香料。

郑某一开始是帮电子烟的爱好者修理IQOS机器的,在修理过程中经常有顾客问他有没有“烟弹”可以买,相比修理电子烟机器,倒卖“烟弹”既省力又来钱快,他觉得自己发现了商机。

2

抓了一连串销售者

销售金额都有几十万

在我国法律规定中,电子烟也属于烟草,个人不得随意经营。

原本就是想通过淘宝网卖烟弹赚钱,但直接卖“烟弹”是不允许的。于是,郑某才借壳销售。

而沙滩裤的口味其实就是“烟弹”的不同口味。

如,顾客拍下沙滩裤,备注说明“HEET欧版客户定制,价格245元”,即为HEETS牌子的烟弹,价格是245元一条10盒。截至2018年8月案发,郑某已销售万宝路、HEETS等“烟弹”累计金额50万余元。

警方后来还挖出一串和郑某一样利用网络销售进口“烟弹”的陈某、林某、方某,他们的销售金额均在30~40万元。

3

他们的上家

是个不到20岁的姑娘

随着对郑某、陈某等人销售“烟弹”案件的侦查深入,上家詹某进入警方视线。

令人惊讶的是,詹某是一个未满20岁的女孩。几年前,詹某到广州打工,老板的生意挺好,每天来来往往发货,但是经常叮嘱他们:不要对别人说做的是什么生意。

2017年,詹某觉得倒卖“烟弹”很有“商机”,凭借自己学到的技能,积累的人脉,开始单干。

国内没有合法进口和销售渠道,该怎么卖呢?

詹某通过贴吧找到上家,加一些群主,之后就在里面找货源,通过邮寄拿到货后再邮寄给客户。2017年12月开始,詹某在网上发布销售烟弹(电子烟)的消息,之后就会有人加她微信,询问烟弹信息,谈妥就下单。在积累一定客户群后,她开始只做大批量批发生意。郑某、方某、林某和郭某等都是她的客户。

据统计,中国是电子烟的主要生产地,全球90%以上的电子烟来自中国深圳等地,然而电子烟所需要的“烟弹”却绝大部分是国外进口的。

说法

电子烟也是烟

非法销售电子烟涉嫌犯罪

2017年10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卷烟产品鉴别检验工作的通知》,将IQOS等四种类型的新型卷烟纳入卷烟鉴别检验目录。

根据《烟草专卖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对烟草专卖品的生产、销售、进出口依法实行专卖管理,并实行烟草专卖许可证制度。故电子烟系我国《烟草专卖法》调整的对象,应当遵守专卖相关规定。

上述犯罪嫌疑人均未取得烟草专卖许可证,且知道销售电子烟属于违法行为。根据法律规定,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属于“情节严重”,构成非法经营罪。詹某等人在国内非法销售电子烟且涉案金额数十万元,已涉嫌非法经营罪,日前,杭州下城区检察院对他们作出批准逮捕决定。

最后再提醒一句,在电子烟的推广中往往打着“戒烟利器”,甚至“清肺”等,号称电子烟的危害要小于传统香烟,实质上电子烟中的尼古丁依然让人产生依赖,并放松警惕。由于其属于新生物品,目前对于电子烟的危害的研究还未展开,要慎重选择。

本报首席记者肖菁通讯员夏检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