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元中产热鞋暴跌近30%,亏损4.92亿!时尚市场寒冬,丑鞋销量遇冷?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事件,反映出当前消费市场的一些深刻变化。我们来分析一下几个关键点:
1. "具体是哪款鞋?" 最有可能指的是"李宁(Li-Ning)的“国潮”篮球鞋——赤兔(Chi Tu)系列"。近期有大量报道和社交媒体讨论指称,这款曾经非常火爆、定价在1000多元人民币左右的篮球鞋,出现了严重的滞销,大量库存积压在仓库,甚至有经销商以极低的价格(甚至低于成本)清仓甩卖。这直接导致了李宁公司股价的暴跌,并引发了对其业绩和产品策略的广泛质疑。
2. "为什么卖不动了?" "产品本身问题:" "设计审美争议:" 赤兔系列的部分设计(尤其是配色和细节)被许多消费者认为过于花哨、甚至有些“土气”或“丑”,与当初“国潮”引领风潮时的定位有所偏差,未能持续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市场饱和与审美疲劳:" 篮球鞋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口味变化快。经过前几年的高速增长,同质化现象严重,消费者对某些风格的热情可能已经消退。 "实际功能性争议:" 有评论认为其设计更偏向外观而非专业篮球性能,对于真正的篮球爱好者吸引力下降。 "市场

相关内容:

文章均已开通全网一键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 首发|品牌官
  • 作者|品牌官



引言:塑料洞洞鞋的流行寿命,有多长?


2002 年的美国科罗拉多,一个本来打算做帆船鞋的牌子,意外掀起了一场“塑料洞洞鞋”浪潮。


图源:Croc co-founders via Brand the Change


创始人们可能没想到,这双原本是为帆船运动和户外爱好者设计的鞋——灵感来源于鳄鱼英文名的Crocs(卡洛驰),会在 20 年后成为全球街头的“流行符号”。


图源:The Style Historian


Crocs 在 2006 年登上纳斯达克首日股价涨幅创鞋类 IPO 历史纪录2023 年更是卖出 1.2 亿双,平均每分钟卖出228双全年营收 39.62 亿美元,——这种赚钱速度,连比特币看了都想穿一双。


图源:凤凰网


可2025年,这场狂欢像是从“夏日泳池派对”突然转成了“秋日冷水澡”。


最新财报显示,虽然公司营收同比增长3.41%,但市场需求持续放缓,是近五年Q2归母净利润首次负增长


图源:百度


因此管理层对第三季度营收做出谨慎预期,预计将同比下滑近两位数,资本市场对未来增长前景忧心忡忡,股价暴跌,一度破了14年来最大单日跌幅纪录。


社交平台上,“几百块的塑料鞋还值得买吗?”、“假货比正品好买”成为热议。


图源:小红书


Crocs,这双过去几年被视为潮流和中产信仰的鞋,正走在“曾经万人嫌到全民真香、流行疲劳到何去何从”的典型消费品轨迹上。


图源:网络


这不是 Crocs 第一次被质疑,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但这一次,它需要一个核心问题——当你的丑不再是唯一,你拿什么继续潮下去?


从“真香”到“真糟”

Crocs一天跌掉14年脸面


回看 2025 财年第二季度财报,Crocs账面看起来还算滋润:营收 11.49 亿美元,同比增长 3%毛利率 61.7%创下新高,堪比部分轻奢品牌;还花费1.33亿美元一口气回购约 130 万股股票,并偿还 1.05 亿美元债务——怎么看都是一副“我不差钱”的派头。


图源:Crocs2025财年Q2季度财报


但资本市场的表情,比八月的台风预警还要阴沉。


原因很直接:管理层在业绩会上自己泼了盆冷水——Q2季报的另一面是净亏损4.92亿,同时预计了 Q3 营收将同比下滑 9%–11%,北美市场需求疲软得像一双穿旧的烂拖鞋,关税上涨还要进一步抬高成本。


图源:Crocs2025财年Q2季度财报


这意味着短期内,Crocs不仅增速踩了刹车,盈利空间也可能被压扁。


这场面,就像你参加相亲,条件表写得光鲜亮丽,对方父母看了笑逐颜开,结果你下一句却是:“接下来三个月我可能要失业。”——气氛直接冻结。


图源:网络


于是,投资者一边嚼着利润数据说“真香”,一边丢掉股票说“真糟”


2025 年 8 月 7 日,Crocs 股价单日暴跌近 30%,创下 14 年来最惨纪录。


图源:雪球


华尔街的态度很现实:你今天的成绩单再好看,也抵不过对明天的担心。


这就是 Crocs 的两面人生:账面上,它是一个毛利率媲美奢侈品、现金流稳健的鞋类品牌;可在资本眼中,它正站在流行的拐点上,增长的天花板近在眼前,况且是在“人均一双洞洞鞋”的大国市场,往上走的空间几乎被踩平。


资本的焦虑从来不是现在的钱,而是未来的钱——尤其是在潮水退去后,谁还能稳稳地站在沙滩上。


几百块的塑料鞋

打折才有爱


Crocs 曾经最厉害的地方,是让一双塑料鞋卖到四五百块,还能让人自豪地发朋友圈:“看,这是我新买的 Crocs——仿佛脚下不是树脂发泡,而是黄金镶边。


图源:唯品会


因为它最大的魅力在于——它舒适到让人原谅一切,包括它的“丑”。


有人穿它去海边、超市、遛狗;有人用它配西装、礼裙、袜子,硬生生走成了“潮”。


图源:体育画报


但爱与嫌之间,隔着的是钱包。


普通标配款起步 200—700 元,额外几个小小的鞋花动辄50元,价格够买一杯网红咖啡了。


图源:淘宝


更别提限量款,比如和施华洛世奇联名的“小鲸鱼洞洞鞋”,定价 9999 元——这已经不是鞋,是珠宝。


图源:Crocs官网


在淘宝官方旗舰店的问答区,“价格多少算好价”成为热门话题。


图源:淘宝


大多数网友心里的心理价位卡死在 300 元左右,就算是明星同款、限量色,也没人愿为 700+ 的标价热血冲动。


于是“打折”成为消费者和品牌之间的爱情保鲜剂——618、双11、大主播直播间,700元的鞋子能被砍到350元,甚至接近腰斩。


图源:Crocs小红书直播间


而没有促销的 Crocs,就像没加糖的奶茶:忠粉勉强喝得下去,路人嫌太苦。


尤其在北美,市场调研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觉得 Crocs “overpriced”,宁愿等折扣季。在他们眼里,一双洞洞鞋不打折就像宜家的冰淇淋涨到 20 美元,谁还会买?


更糟糕的是,Crocs 还因为“虚假打折”在美国遭遇集体诉讼——被指平时虚高标价,再用所谓的“折扣”诱导消费者买单。


图源:Top Class Actions


时尚可以玩创意,但价格不能玩假摔,一旦被质疑割韭菜,信任就会像掉进下水道,想捞回来不仅湿透,还发臭。


一双鞋能卖这么久,靠的不是泡沫,是口碑;而一旦口碑漏风,再密的鞋洞也挡不住凉意。


你家拖鞋我家做

Crocs 的“独占剧本”被改写


Crocs 的奇迹始于“丑得刚刚好”。


2004 年,它还被《时代周刊》列入“50 个最糟糕的发明”Justin Bieber曾经送给贝嫂(贝克汉姆妻子维多利亚)一双紫色洞洞鞋,结果她被难看到上网@比伯:“我宁愿死也不穿!”


图源:Instagram


然而就是这样的设计,阴差阳错变成潮流代名词。这种反差感,被它玩成了品牌故事:丑不是缺点,而是独特;与众不同,才有个性。


问题是,个性这东西,一旦可以批量生产,就不再稀缺。


如今,回力、百丽、森马、热风,……不管是运动品牌、鞋服老厂还是潮流小店都在做洞洞鞋。


图源:回力旗舰店


价格梯度从 29.9 元的白牌到 400 多元的潮牌版,功能从防滑到透气,颜值从简约到夸张应有尽有,电商平台一搜,Crocs独占封面的故事不再,出来的是“洞洞鞋百花齐放”。


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甚至不需要选择——随手买一双,反正都差不多穿。


图源:淘宝


你今天买一双 Crocs,明天隔壁同事就可能穿着 59 元的“类 Crocs”来上班,还跟你开玩笑:“看,我们鞋是不是一样的?”——这就像你花几千块买了个名牌包,结果发现菜市场卖菜的大姐背的是同款。


假货更是摧毁独特性的利器。


淘宝、拼多多、海外代购渠道充斥着外观几乎一模一样的“山寨 Crocs”,有的甚至连鞋花位置都精准复刻。


图源:网络


原本象征个性的东西,被复制成批发款,Crocs 的文化光环自然黯淡。


甚至在加州,连大型连锁店 Daiso 都被 Crocs 起诉卖假货。


图源:HYPEBEAST


假货对 Crocs 的伤害不仅是利润被偷走,还在于“辨识度稀释”:当你的鞋子到处都有、价格低到离谱时,消费者再看到你的真货,很可能第一反应不是“正品好”,而是“这不就那双几十块的鞋吗?”


既然都是塑料鞋,凭啥要多掏 500 元买个鳄鱼 logo?


图源:小红书


流行的寿命,品牌的长跑

丑鞋文化出海新赌局


疫情曾经是 Crocs 的神助攻——居家办公让人更注重舒适感,机场街拍和明星上脚照,把它推成“懒人也时髦”的标志。


再加上鞋花 DIY 话题兴起,Crocs 在小红书、Ins、抖音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热潮。


图源:小红书


在中国,它借助明星和综艺迅速破圈:舒淇、刘诗诗穿它亮相时装周,何炅、黄磊在综艺里随意上脚,年轻人拿它配裙子、配西装,甚至配婚纱——一双鞋玩出了社交货币属性。


图源:小红书


虽然北美市场像被吸干了最后一口的奶茶,但 Crocs 的国际版图依然亮眼CEO Andrew Rees 在财报电话会上直接承认:中国是全球大市场,而且是带头冲锋的那个。


图源:SGB MEDIA


为什么?一方面,中国消费者愿意为“舒适+个性”买单,尤其是年轻一代喜欢用鞋花、联名款表达态度;另一方面,Crocs 在营销上也颇有水花——例如:2025 年 4 月官宣人气女演员白鹿为全球代言人,相关话题瞬间刷爆社交平台,双11 成绩超预期。


图源:Crocs微博


结合中国电商节奏快、购物节频繁的潮流,Crocs 有了一个“用折扣维持销量,用联名维持热度”的生存组合拳。


鞋花文化更是让它成为二次消费的金矿“洞门永存”成了圈内暗号,鞋花鄙视链也堪比手办圈——官方款是入门级,毛绒款需要护理,手工款是大佬——有人鞋花花费比鞋本身还高。


图源:Crocs微博


因此即使Q3业绩预告透出一丝危机,但全球市场还是给 Crocs 留了一条活路:DTC 渠道在欧洲和亚洲表现强劲,世界洞洞鞋市场也在涨——2024年规模93.7亿美元,预计2030 年突破17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 11.4%。


图源:Crocs2025财年Q2季度财报


图源:Grand View Research


这意味着,Crocs 依然有机会在海外找到新的增长引擎。


但能不能赌赢,还要看 Crocs 是否能把“丑鞋文化”打造成完整的潮流生态,而不是单品依赖。


主要只靠洞洞鞋,就像餐厅只卖招牌菜,刚开始人山人海,时间久了总会有人想换口味。


图源:Crocs官网


写在最后


潮流可以丑,但不能老。


Crocs的故事像极了互联网热梗的生命周期:从“丑到被嘲”到“丑到极致就是潮”,再到“潮到烂大街”,最后进入“要不要换个梗”的阶段。


图源:艺恩


困境不是卖不动,而是“丑得独特”这件事,被别人复制得太快。


潮流品牌的生死线从来不在工厂,而在消费者的心里——那一瞬间,他们觉得“没意思了”,就意味着故事要改写。


图源:小红书


好消息是,Crocs 还有钱、有文化积累、有国际市场潜力;坏消息是,它不能再偷懒依赖那条“丑就是潮”的金线。


设计要进化,价格要真诚,故事要继续让人想讲。


毕竟,潮流的钟不会永远为一双鞋敲响,除非你不断提醒大家——穿我,不只是买了塑料,而是买了你在别人眼里“有点意思”的那一面。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品牌官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