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都同情塔》,P106
因引发议论,2024年芥川赏得奖小说,以语言为砖瓦,在虚空中搭建未来乌托邦辩证的《东京都同情塔》。通过形式探讨主题的叙述自觉、想像力与细微幽默,让人联想起义大利小说家卡尔维诺。更切身的阅读乐趣,则来自1990年生作家九段理江的思考底蕴,是属于当代的、日本的、女性的。
那是建筑女王札哈.哈蒂(Zaha Hadid)流线未来感独具的国立竞技场设计方案,并未因三千亿天价预算而遭弃用的平行时空。巨型建筑物一旦落成,势必改变都市景观,建筑师必须能够。故事由37岁女性建筑师牧名沙罗脑海内絮絮不断的思考开始,世界渐渐在我们眼前成形。
参加建案竞图而入住饭店闭关的沙罗,要设计位于国立竞技场一公里之外,新宿御苑自然风光里的一座新时代监狱。小说中的幸福学家倡议,你我之所以不是,是因为出生的环境让我们有机会怀抱希望:(P72)
而 A 子正是环境影响犯罪的重要案例。原生家庭失能,从小穿着不合身的旧衣被霸凌。国中未婚怀孕后,大他15岁的男友失联,好不容易筹措费用,法律却规定没有生父签名无法堕胎。后来 A 子偷窃食物养育婴儿,心愿是能让儿子穿上体面的名牌服饰。
沙罗与在名牌商店服务的俊美青年拓人相遇,将 A 子的伏笔串联起来。往来中,曾因的沙罗,欣赏好看的拓人,像是某种权力位置的翻转,却也通过坦白直言,不愿让其落入美与性的剥削。
从语言改变思维的认知,这座位于东京的监狱,官方以片假名取作(小说并探讨日式英文的文化疑虑,提出语感更佳的纯日文),罪犯改称(值得同情的不幸之人)、非罪犯是(幸福之人),狱警也改作。
塔内,是无须支付昂贵房租,生活在新宿高级公寓的犯罪者;塔外,是游行抗议的群众。有人讚美沙罗是带来美与和平的女神,也有人唾骂他是让社会陷入混乱的魔女。多重的现实与理想,如何在自言自语的当代寻觅交集?小说家无须给出定见,而提供慢下来阅读并自我觉察的可能。
东京都同情塔【170届芥川奖得奖作】
作者|九段理江
出版|木马文化,2025年1月
[更多书讯]
延伸阅读:
独家专访|Zaha Hadid 创意是一种曲线李维菁专栏|ME Too读小说|跟着《小说家 Vol. 2》看日治时期少女的恋爱与人生打开《BJ 单身日记》三部曲|永不放弃对爱渴望,与正视这份渴望的勇气如果妈不在了,我又该变成谁呢?美国童星 Jennette McCurdy《我很高兴我妈死了》勇敢直面成长的爱与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