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说法听起来非常引人注目,但需要非常谨慎地对待其中的信息准确性。我们来分析一下:
1. "“中年人专属”":
这是一个非常具体且可能利基的定位。目前在中国乃至全球,很少有大型、知名的服装企业会将自己严格限定在“中年人”这个单一客群。这样做可能面临市场覆盖面窄、品牌形象固化等风险。
如果存在这样的企业,它可能是一个新兴品牌、小众品牌,或者其市场定位比较模糊,只是目标客群中中年人占比较高。
这个定位本身并不直接决定企业的盈利能力,但可能影响其增长潜力和市场接受度。
2. "毛利率超过爱马仕、LVMH":
"爱马仕 (Hermès)":作为顶级奢侈品品牌,其产品定价极高,用料考究,工艺复杂,通常拥有非常高的毛利率(通常在70%-80%甚至更高)。这是其品牌价值和市场地位决定的。
"LVMH (路威酩轩集团)":这是一个奢侈品集团,旗下拥有众多品牌,从高端(如 Louis Vuitton, Fendi)到入门级(如 Michael Kors, Celine)。集团整体的毛利率会因品牌组合而异,但通常集团平均毛利率也处于奢侈品行业的较高水平(可能在50%-70%之间,但高端品牌远超此数)。
相关内容:
他们主要卖35到55岁有钱人,衣服单价从一千五到八千块。全国开了1300多家店,大部分在机场商圈这些地方。线下老客户回头买的比例有43%,挺高的。今年电商收入涨了71%,这部分赚的钱占总收入十分之一。
有意思的是现在买他们衣服的年轻人多了。新会员里80后90后占七成,天猫店30岁以下粉丝超三成,小红书上有四分之三用户是年轻人。公司请了丁禹兮、胡一天这些年轻艺人当代言人,还和哈佛大学联名出过系列产品,还有英国涂鸦设计师合作设计过潮流款。
比音勒芬董事长说要继续走高端路线,计划十年后年收入要到300亿。现在手里有26亿现金,第二季度单季收入涨了22%。他们旗下还有意大利品牌CERRUTI 1881,打算往全球奢侈品市场发展。
今年电商卖得特别好,收入涨了七成多,毛利还比实体店更高。公司财报里说很多Z世代开始买他们产品,品牌从"中年精英"转向"年轻新贵"。不过他们还是保持高价策略,没搞促销活动。
最近两年他们签过好几位年轻明星,广告里看都是朝气蓬勃的样子。联名款设计也比以前花哨,可能想吸引更年轻群体。小红书上不少二十来岁的用户发穿搭图片,评论里有人说这是爸妈以前穿的品牌,现在自己也买。
公司钱不少,现金流有三个多亿,可能继续扩张。未来十年计划里说比音勒芬自家品牌要赚150亿,剩下靠其他国际品牌。不过现在国际大牌也在搞年轻化,会不会有竞争还不知道。
听说他们门店布局挺讲究,除了商场还开在高尔夫球场附近。可能这部分客户比较稳定,但年轻人接触高尔夫的机会少,怎么维持新客群还不清楚。线上销售增长快可能是个突破口,但电商平台竞争也很激烈。
最近几年很多老品牌都在找年轻消费者,像李宁、安踏也做过类似转型。比音勒芬之前被叫"爸爸牌",现在能扭转过来挺意外的。不过他们的衣服单价高,年轻人会不会持续买账还是个问题。
财务数据上看现金流健康,暂时不用担心资金压力。但服装行业波动大,尤其是经济不好时消费降级明显。他们靠高净值人群支撑高价,万一这部分人减少支出影响应该很大。
现在他们还要继续搞国际化品牌,不知道后面会不会一直这样火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