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听起来是一个涉及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法律案件。根据中国的相关法律,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的规定:
"如果涉案金额达到较大(一般是指违法所得金额在一万元以上,或者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行为人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如果涉案金额巨大(一般是指违法所得金额三万元以上,或者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刑罚会更重,可能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100多件”假品牌童装,这个数量相当可观。具体判决结果(即判刑多少年)会取决于法院根据案件查明的"具体销售金额、违法所得金额、品牌童装的价值、被告人的认罪态度、是否退赃退赔、是否有前科"等多种因素综合裁定。
因此,虽然我们知道他因销售假品牌童装被判刑了,但具体的刑期需要看法院的判决书才能确定。这类行为是违法的,特别是销售童装,因为涉及到儿童的安全和健康,往往会受到更严厉的处罚。
相关内容:
如果你在网店看到便宜的品牌服装,问店家是不是正品时,对方“外贸工厂的货,质量可以的”,你有可能买到假货了。近日,一起九年电商老店售卖假冒斐乐(FILA)品牌童装宣判了。被告人陈某因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
图说:陈某现场指认。闵行检察院提供(下同)2011年2月,陈某在网上开了个个人店铺,专门做外贸童装生意。去年2月,有客户问陈某是否有斐乐(FILA)品牌的衣服。眼见有现成的市场需求,陈某忍不住动起了售卖假冒品牌童装的心思。找到假品牌货源后,陈某立刻下了大批订单,并转头在网店上新售卖。但陈某没有拿到品牌方授权,一旦被人发现该怎么办呢?为规避侵权,在将衣服照片挂到网店上的时候,陈某用修图软件将衣服上涉及品牌的关键字眼遮盖或者擦掉。
图说:网店仓库行不轨之事,陈某终究心虚。为了掩人耳目,陈某牢牢保守着售卖假货的“秘密”——他始终没有明确向店铺员工说过这些童装都是假货,另外涉及到进假货、卖假货的工作都是陈某亲自动手。在应对网店客户询问是否是正品时,陈某也始终要求店铺客服“外贸工厂的货,质量可以的”;如果客户退货,则直接移交给陈某处理。但“好景”不长。去年11月9日,一条关于某网络店铺出售假冒品牌商品的举报线索,让陈某的童装店铺进入到警方的视野。同日,公安机关开始对其店铺所在仓库进行搜查,当场抓获犯罪嫌疑人陈某,并查获假冒斐乐(FILA)衣服200多件。到案后,陈某供述,自家网店所销售的斐乐(FILA)品牌没有拿到过品牌授权。“因为进货渠道都是我在微信里面找人进货,不是找的正规公司进货。而且进货的价格都是非常便宜的,市场价格需要好几百的衣服,我这里进价才一百来块,甚至几十元,确实和正品商品衣服差价很大的。”
图说:陈某网店上假斐乐(FILA)童装照片随后查明,2020年2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内,陈某所开某网店,已销售带有斐乐(FILA)品牌外套1100多件,金额14多万元,扣押的未销售产品金额共计3万多元。闵行区检察院指控,被告人陈某违反商标管理法规,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仍予以销售,数额较大,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鉴于被告人具有坦白、认罪认罚、主动退缴违法所得等情节,最终被告人陈某被判处上述刑罚。通讯员 杨莹莹 新民晚报记者 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