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Baosteel)作为中国乃至全球领先的钢铁企业,其战略布局和发展动向备受关注。根据您提供的信息,宝钢在两个关键领域展现了其雄心壮志和前瞻性:
"1. 将取向硅钢打造成全球第一品牌:"
"产品定位与优势:"取向硅钢是用于制造电力变压器铁芯的核心材料,具有低损耗、高磁导率等优异性能。在新能源汽车、特高压输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领域需求旺盛。
"战略意义:"成为全球第一品牌意味着宝钢需要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市场份额等方面取得领先地位,这将极大地提升其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尤其是在高端制造业和能源转型中扮演关键角色。
"可能举措:"
"持续研发投入:"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更高性能、更低损耗的新一代取向硅钢产品。
"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
"拓展市场渠道:"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与变压器制造商、新能源企业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品牌建设:"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2. 碳中和带来可观新需求:"
"政策背景:"中国提出了“双碳”目标,即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钢铁行业
相关内容:
澎湃新闻记者 贺梨萍
“作为经济发展的动脉,电力能源在国内大循环体系中具有很强的带动力。‘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必将深刻影响我国电力能源结构转型,发电端、输电端和用电端各环节的清洁低碳化推进也将深刻影响取向硅钢用材的选择。”在5月13日举行的宝钢股份第四届取向硅钢应用技术大会上,中国宝武党委常委,宝钢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邹继新如是表示。

宝钢股份高等级取向硅钢是宝钢股份的核心战略品种,也是宝钢股份绿色产品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类变压器的制造。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宝钢股份的取向硅钢逐步打破了国际垄断,有力支撑了国内特高压国产化。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也是宝钢股份硅钢事业部成立后召开的首届应用技术大会。此前的2020年4月29日,宝钢股份硅钢事业部正式挂牌成立。宝钢股份副总经理、营销中心(宝钢国际)总经理胡宏在大会现场表示,事业部成立后,上海宝山基地取向硅钢生产能力为40万吨/年,武汉青山基地生产能力2021年50万吨,2022年将达到60万吨,届时合计100万吨。
胡宏称,产能规划的增加旨在从数量、质量、品种全方位、高效率地满足国内各种变压器用户的需求。基于此,事业部也将按照公司专业化整合、平台化运营、生态化协同、市场化发展的要求,“将宝钢取向硅钢打造成全球第一品牌,成为全球取向硅钢行业的引领者。”
胡宏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能源发展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在十四五期间将面临三个转变:从煤炭独大向清洁主导转变、从化石能源为主向以电为中心转变、从就地平衡向大范围互联互通并伴随着智能化转变。
“因此,电力行业将在整个能源布局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随着用电负荷的持续攀升,我国输、配电损耗也在不断增加,据统计我国输配电损耗占全国发电量的6.6%左右。”胡宏认为,提高在运变压器能效等级,对于降低我国输配电损耗、促进工业发展转型升级、实现国家节能减排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中国电力能源低碳化结构转型背景下,预计到2025年,清洁能源装机总量将占全国电源装机总量的57.5%,较“十三五”末提升14个百分点。发电端能源结构的变化,每年也将带来相当可观的取向硅钢新增需求。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5月29日《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新标准发布,即将于6月1日正式实施。邹继新表示,不仅在中国,全球电网都在逐步向清洁、环保、安全、节能的方向发展。“近年来,日本Top-Runner标准、欧洲Eco-design标准、美国DOE标准等都在不断的迭代提升,变压器能效提升已成为全球趋势。这些标准必将全面推动全球高效节能变压器的应用并带动取向硅钢用材向低损耗、低噪音、高磁感方向转化。”
邹继新在此次大会上还重点介绍了中国宝武及宝钢股份近期的双碳工作。他提到,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今年1月中国宝武率先发布碳减排宣言:2021年发布低碳冶金路线图,2023年力争实现碳达峰,2025年具备减碳30%工艺技术能力,2035年力争减碳30%,2050年力争实现碳中和。
邹继新提到,未来,宝钢股份将从三个方面着力推进碳中和。
第一,公司在现有的生产流程中减少碳排放。公司宝山基地在开展高炉喷吹天然气工业试验,硅钢事业部在大力推进的智慧制造2.0也是典型的流程减排,一体化智能排程等一系列数字技术的深入应用让制造效能显著提升,更高的产出效率让我们的制造环节吨钢能耗更低,碳排放更少。
第二是碳源替代,公司用非碳的物质来取代碳。
第三是通过其他一些相关的技术,如碳捕捉与封存技术、开放林业碳汇等措施来实现碳中和。
责任编辑:李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