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聊聊关于适马SIGMA 85mm f/1.4 DG HSM Art (通常被称为“卡色AF 85/1.4”,虽然这是爱疯用户起的昵称,官方型号是Sigma 85mm f/1.4 DG HSM Art) 这支镜头的体验,特别是它作为一支“均衡的多面手”的特点。
这款镜头以其出色的光学素质、大光圈和相对适中的价格(相较于同级别定焦),在业界和用户中都有很高的评价。它是否是“均衡的多面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优点 (为什么被认为是均衡多面手):"
1. "画质出色且锐利范围广:"
"中心锐利度:" 这是85/1.4镜头的常规强项,在全开光圈和中等光圈下(如f/2.8, f/4)都拥有非常高的中心锐利度,足以应对绝大多数拍摄需求。
"边缘锐利度与畸变控制:" 虽然大光圈定焦在边缘画质上可能不如中长焦定焦,但Sigma 85/1.4的边缘锐利度依然非常优秀,并且畸变和桶形畸变控制得相当好,即使在裁切后也能保持较好的画质。
"解析力:" 对细节的解析力很强,无论是人像的皮肤纹理、衣服
相关内容:
作为一家滤镜起家的品牌,卡色在最近几年里也开始研究镜头的设计和生产,其中更是把折返镜头做到了200mm。最近我们受到巫总,体验了卡色新推出的其品牌首支自动对焦镜头AF 85/1.4,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样片,并说说我的心得体验。
先简单介绍一下卡色85/1.4,这支镜头的造型有点适马85/1.4的影子,属于比较干净整洁没雷点的设计。而光学结构层面,卡色这支镜头则和森养、思锐类似,首枚镜片即采用了高折射率玻璃材料,使得镜头重量只有580克。目前也只有卡色、森养以及思锐的85/1.4做到了600克以内,在轻量化方面有着不小亮点。

作为滤镜大厂,卡色85/1.4自带磁吸设计,可以使用磁吸镜头盖和磁吸滤镜,对于喜爱使用滤镜去拍摄特别画面效果的朋友非常便利。虽然适马I系列也有磁吸设计,但适马并没有推出全套的磁吸滤镜,只有一个磁吸的镜头盖而已。

既然颜值和轻便都占了,那么画质如何呢?我拍摄下来的感觉是“够用”。即使是6100万像素下,卡色85mm全开光圈依然有着相当不错的锐度,同时也没有锐到像索尼二代GM或者FE 50-150mm F2 GM那样清晰到脸部每一个毛孔的水平。

不过卡色85/1.4也有两个小瑕疵,一个是焦外径向色散并没有做到APO级别,高光处会有非常轻微的紫边。另一个是焦外虚化的过渡区域,是能看到一些过球差纠正导致的偏硬光斑,并不能做到非常“玄学”的虚化效果。但这些对于一支轻量化设计的三千元价位85/1.4来说有点太苛刻了。

所以这支镜头的甜点拍摄场景是更多的寻找前景(过球差纠正的镜头前景虚化会非常柔和),且后景尽可能没有过渡区域。此时依靠F1.4的强力虚化效果就能够得到优秀级别的“刀锐奶化”效果了。

由于锐度确实很在线,卡色这支镜头对于大场景拍摄也游刃有余。在对焦距离较远的时候,焦外二线性并没有上面那张图那么明显,这一特性也和适马85颇为相似。不过必须得说一句,虽然在成像风格、镜头造型甚至对焦方式上卡色和适马有点相似,但光学结构上确实是完全不同的,并不是一支“复刻”镜头。

有意思的是,在特定的一些侧逆光场合,卡色85/1.4会拍出比较强烈的彩虹状眩光,同时画面的对比度也没有明显降低。这种特性对于有想法的摄影师来说是个创作利器,同时如果不想要这种眩光的话,带上遮光罩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值得一提的是,卡色85/1.4有着0.7米的最近对焦距离,在众多85mm定焦中属于独一档的好,但又达不到微距镜头的水平。但这一特性让酷爱用85定拍产品图的烽火特别喜爱,最近有不少隔壁账号的产品图都是拿卡色85拍摄的。


如果说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卡色85/1.4的话,我觉得是“均衡”。它的锐度不是最强,重量不是最轻,焦外也不算很柔和,对焦也只是够用,但它确实也没有比较明显的短板。如果要用一支现有的镜头来参考的话,那就是轻量化、国产化的适马85/1.4,虽然锐度稍逊但价格也更便宜了同时还能够使用一整套“原厂”磁吸滤镜,方便视频拍摄。

就目前四支国产85/1.4来说,各家其实都有各家的独特优势。唯卓仕AF 85/1.4 Pro对焦和镜头颜值上限最高,锐度和虚化能够做到比较好的平衡,但体积较重。思锐85重量最轻并且还有独一份的67mm滤镜口径,方便组同口径镜头组,可惜锐度在国产里属于末流。美科85锐度惊人且几乎毫无色散,但其他方面都是缺点。卡色85除了近摄什么都不拔尖,但又什么都不算差,堪称性能方面的端水大师。当然我还是必须说唯卓仕AF 135/1.8 LAB比这四个兄弟加起来还强,顶级锐度顶级色散控制顶级虚化柔和度,就是更贵更重一个档次。

很难想象,卡色作为第一次做自动对焦镜头的品牌,第一支镜头就有如此均衡的表现,有着超过很多品牌的成熟度。假以时日,卡色必然也会成为国产镜头领域的生力军,让更多消费者用上更有性价比的好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