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探讨一下杨幂在当前娱乐圈中的处境和选择,这确实可以被视为观察娱乐圈内部“阶层真相”的一个窗口。
杨幂的近期行为,比如出售爱马仕、接洽微商代言等,以及被指“扑剧”(即其主演的作品热度不高或评价不佳),在公众和媒体眼中,常常被解读为她在娱乐圈中面临困境、寻求突破的信号。这些行为背后,折射出几个关键的娱乐圈“阶层真相”:
1. "流量与价值的脱钩与焦虑:"
杨幂曾经是“流量女王”,拥有庞大的粉丝基础和极高的国民度。这种流量是巨大的资源,可以让她在选角、片酬上拥有优势。
然而,随着市场环境变化、观众审美疲劳以及“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存在,单纯依靠流量并不一定能保证作品的成功(即所谓的“扑剧”)。观众可能对她的人设、作品选择产生审美疲劳,或者市场需要更多元化的选择。
这使得拥有巨大流量的艺人,其价值(尤其是商业价值)可能会受到挑战。她需要寻找新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市场号召力,并维持商业价值。
2. "商业代言的分层化与多元化需求:"
"出售爱马仕:" 这可能有多重解读。一是客观上,维持顶级奢侈品牌代言需要极高的商业表现和匹配的公众形象,当这些条件
相关内容:
01
前段时间,有“爱马仕贩子”收了一批杨幂的爱马仕包包。

这已经是杨幂第二次卖包了。早在今年一月份,杨幂就卖过一波爱马仕。
杨幂的行为引起很多人不解。
突然这么频繁的出售大量爱马仕包,难道是因为她缺钱了吗?
这种说法似乎说不过去。
毕竟早在曾经杨幂对赌协议赢了的时候,她就赚了不少钱,甚至实现了“阶层跨越”。

而且杨幂每年都有影视剧开播,单单今年一年就上了三部戏,从《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到《哈尔滨一九四四》,再到《生万物》,不评价演技和影片内容,单是从这个工作强度来看,杨幂已经堪称“劳模”。
杨幂还开始代言一些不知名的品牌。

最开始看到直播的时候,还以为杨幂代言了宝洁,但仔细一看,原来是拖把代言,“宝洁”和“宝家洁”一字之差,但后者却远不如前者出名。
杨幂看起来不像是会缺钱的样子,但是从她最近卖包和接代言的事情上来看,就像是经济上出现了什么问题。
02
杨幂从4岁就开始演戏,如今在娱乐圈已经待了30多年。

在大学期间,她就已经在多部影视作品中担任重要角色,如《神雕侠侣》中的郭襄、《仙剑奇侠传三》中的雪见和夕瑶等。

这些角色让杨幂积累了一定的人气,也为她日后的爆火奠定了基础。
2011年,一部《宫锁心玉》让她一跃成为顶流。
那是流量时代的开端,杨幂恰好站在了风口上。
随后的《小时代》系列,《古剑奇谭》,《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无一不是爆款。杨幂成为了收视率和票房的保证。

在商业价值方面,杨幂更是成为了众多品牌的宠儿。她代言的品牌涵盖了服饰、美妆、汽车等多个领域,成为了娱乐圈当之无愧的“带货女王”。
从2011年凭借《宫》爆火后,杨幂的商业价值便开始不断攀升。她的收入也从最初的几百万元,一路增长到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

巅峰时期的杨幂,手握几十个代言,年收入轻松过亿,说是“日进斗金”并不为过。
03
2015年,杨幂与两位经纪人共同成立了嘉行传媒,并签下了著名的对赌协议:2015-2017年三年间,嘉行传媒税后净利润不得低于3.1亿元,否则需要以15%的年利率回购股份。
那三年,杨幂很拼。她疯狂接戏、拍广告、上综艺,带领嘉行传媒估值从2500万飙升至50亿,增长了200倍。

最后杨幂不仅完成了对赌,还超额完成。
对赌协议的成功,使杨幂完成了从艺人到资本的身份转变,实现了阶层跃升。
她不再只是打工者,而是变成了老板,旗下培养了迪丽热巴等一众艺人。
杨幂在对赌成功后,已经赚得盆满钵满。即使在“限薪令”发布后,她的收入有所减少,但凭借着多年的积累和商业布局,她的资产依然十分可观。
现在突然这么“拼命”的卖包,接代言,演影视剧,令网友们对她如今的经济状况猜测连连。

04
近年来影视行业不景气,杨幂的多部作品表现不佳,可能确实影响到了她的收入。
尤其是这几年,杨幂虽然一直在拍戏,但始终没能再创造出有口皆碑的爆剧。“眼神空洞”、“模式化表演”、“台词含糊”等批评声却不绝于耳。

流量时代正在退潮,单靠人气和热搜已经难以维持长期发展。
随着年纪增长,杨幂转型已经迫在眉睫。
然而杨幂近几年来在作品中尝试了各种各样的角色,得到认可的角色寥寥无几。
尤其是和嘉行解约之后,杨幂的一切事务都要靠自己工作室这边完成。

以这样的姿态去面对未来的娱乐圈,杨幂恐怕没有办法赢得很轻松。
杨幂目前又是接代言又是卖包,可能是因为缺钱,也可能是在为以后的自己留退路。
不管是出于哪种原因,她目前最主要的方向还是提高个人实力,成为被更多人认可的“演技派”。
希望杨幂下次上热搜,不是因为卖爱马仕。

图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