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误认洋货的国产运动品牌,你是否也曾被这样的“洋货”坑过?

哈哈,这个问题很有趣,也很真实!很多运动品牌因为早期设计、品质或者营销策略的原因,外观上确实容易让人产生“洋货”的错觉,但实际上是中国品牌。以下列举4个可能符合你描述的运动品牌,看看你是否也曾被“坑”过:
1. "361° (361 Degrees)" "原因:" 361° 在早期,尤其是在鞋款设计上,经常借鉴甚至模仿国际知名品牌(比如阿迪达斯、耐克的一些经典鞋型),配色和细节处理上也很花哨。加上其快速的产品更新和相对亲民的价格,很多人第一眼看到可能会误以为是某个国际大牌的仿品或者新出的联名款。虽然现在品牌也在努力打造自己的独特风格,但早期给人的印象确实容易混淆。
2. "李宁 (Li-Ning)" "原因:" 李宁在“中国李宁”系列发布之前,很长一段时间给人的感觉更偏向于专业训练和本土市场,设计上可能不如某些国际品牌那么“潮”。但“中国李宁”系列通过与国际设计师合作,运用中国元素和前卫设计,成功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产品外观时尚度大大提升,很多款式看起来非常高级,甚至在国际上获得认可。如果你在它还没大火的时候接触,可能会觉得“这设计怎么这么像XX(某个国际品牌)?”,但实际上是自家产品。

相关内容:

我表弟去年花899买了双“乔丹”,穿了两周发现鞋舌上印着QIAODAN,当场社死。

这事不稀奇,你我身边总有人把国产当进口,把擦边球当天降神鞋。

乔丹最绝,它不叫乔丹,现在改叫中乔体育,可门店招牌还挂着飞人剪影,导购嘴里的“美国科技缓震”说得比真乔丹还真。

我老家四线小城,商场一楼最显眼位置就是它,阿姨们买完菜顺手拎一双,图个“洋气”。

Matnut贵得离谱,一双帆布鞋敢卖799,名字听着像法国小众,其实是木九十老板的二儿子搞的新副业。

我去年在上海TX淮海排队买联名,前面两个小姑娘讨论“是不是日本牌子”,我插嘴说是国产,她们当场改口“那算了”。

面子税,谁交谁知道。

阿迪王才是真·时代眼泪。

2012年我室友花199买了双带四条杠的“Adiwon”,打球时被隔壁场兄弟指着笑,他硬撑说“这是欧洲支线”。

后来李宇春代言,NBA赛场广告,风光不过三年,现在商标都挂闲鱼了。

山寨的尽头是鬼市,没人接盘。

新百伦领跑最顽强,拼多多搜“N字鞋”,它永远排第一。

我叔去年买了双99的“总统慢跑鞋”,鞋底N字绣得歪歪扭扭,穿三天开胶,他嘟囔“美国货也偷工减料”。

我提醒他正品NewBalance最便宜的也要499,他沉默半晌憋出一句“那这鞋还挺软”。

为啥我们老被骗?

名字像、Logo像、导购话术更像,再加上下沉市场信息差,爸妈那辈人连抖音都刷不利索,怎么分辨?

我总结一条铁律:但凡店员强调“这是海外同步款”,八成有鬼。

下次买鞋,记住三招:查商标归属地、看官网域名、搜微博吐槽。

别再让“伪洋品牌”薅走你的面子税。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