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说得没错,安踏(Anta)的实力确实非常强大,并且在品牌认知上可能存在一些与“奢侈运动服装品牌”相关的误解或混淆。我们来梳理一下:
1. "安踏集团的实力":
安踏体育是中国领先的体育用品公司,也是全球领先的体育用品公司之一。
它不仅仅生产运动鞋服,还拥有多个知名的体育品牌,覆盖了从大众专业运动到高端专业运动的不同市场。
安踏集团近年来进行了大量的国际品牌收购,包括:
"斐乐 (Fila)":这是一个全球知名的、带有浓厚复古和潮流风格的运动品牌,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被视为高端或时尚运动品牌。安踏收购了其大部分股份。
"亚玛芬体育 (Amer Sports)":这是一家总部位于芬兰的全球性体育公司,旗下拥有众多顶尖专业运动品牌,例如:
"始祖鸟 (Arc'teryx)":户外登山领域的顶级奢侈品牌。
"萨洛蒙 (Salomon)":越野跑、登山等领域的专业品牌。
"威尔胜 (Wilson)":网球、排球等项目的专业品牌。
"壁克峰 (Peak Performance)":高端运动时尚品牌。
"阿托米克 (Atomic)":滑雪装备品牌。
"颂拓 (Suunto)":运动手表和导航设备品牌
相关内容:
“原来买始祖鸟的钱,有一半进了安踏的口袋,而你还在为它是不是‘洋血统’纠结。”
很多人以为FILA、始祖鸟、可隆这些牌子各玩各的,其实它们早就被安踏悄悄打包进同一个购物袋。

2024年安踏集团营收708亿,等于耐克中国加阿迪中国的总和再拐个弯。
最扎心的是,你花四千块买的鸟家硬壳,和你在商场一楼299特卖区看到的安踏跑鞋,利润表上躺的是同一条增长曲线。
先说FILA。
它现在在中国一年卖141亿,比Lululemon整个大中华区还多。
诀窍是把“网球+高尔夫”两个中产标签贴得死死的:门店里永远摆着白色针织POLO和浅灰百褶裙,灯光打在衣服上像给滤镜加了柔焦。
中产们吃这一套,FILA就吃他们。
再说始祖鸟。

这个加拿大户外“顶流”被安踏收来后,做了三件小事:把经典款BetaLT的配色从3种扩到12种,把上海淮海路旗舰店做成“博物馆”,把冲锋衣挂进写字楼电梯海报。
结果2024年鸟牌在中国增速飙到60%,比它老家北美还猛。
可隆更妙。
韩国牌子,安踏让它主攻“城市轻户外”——说人话就是周末去公园遛娃也能穿。
门店里搭帐篷、摆野餐垫,旁边卖299的速干裤和899的轻量冲锋衣,顺手收割想“假装在露营”的年轻人。
有人担心:这么多牌子会不会打架?
答案在财报里。

安踏主品牌占47%,FILA占20%,其他品牌加起来才10%出头,彼此价位差得远,像高铁座位分商务、一等、二等,互不抢食。
渠道也分得清。
安踏主品牌在下沉市场玩“千店千面”,把门店拆成五种规格,最小的只有80平米,塞进县城步行街;FILA在一二线城市核心商圈开大店,平均300平米,门口永远有穿全套白色的导购。
始祖鸟更挑,全国不到200家店,一半在北上广深的“金角银边”。
电商也玩出了花。
安踏把直播间拆成三个时段:早上7点卖299跑鞋,下午3点上FILA高尔夫,晚上8点始祖鸟限量色冲锋衣,精准投喂不同人群。
2024年线上卖了119亿,比李宁整个线上还多。

库存问题?
安踏的办法是“快反”:主品牌把补单周期从45天压到15天,卖得好的款式立刻加单,卖不动的直接下沉到奥莱。
狼爪刚并表时库存天数飙到120天,安踏用半年把它砍到75天,用的就是同一套系统。
最有趣的是未来。
安踏和韩国MUSINSA合作,准备2025年在上海开首店,卖的是“韩潮+运动”混搭。
持股40%,让韩国人主导设计,安踏负责供应链和渠道,像极了“你出创意我出钱”的合伙生意。
所以下次再看到有人吐槽“国产牌子只会抄”,可以顺手甩一句:抄不抄的先不说,安踏已经把中产、小资、土豪的钱包全包了,还让他们觉得自己买的是不同世界。
这本事,真不是谁都学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