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居乐教育更名为卓雅教育,这一举措体现了该公司在教育领域的战略转型和发展方向。以下是对这一变化的解读:
1. "品牌升级":从“雅居乐教育”到“卓雅教育”,名称的变化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更名,它反映了品牌形象的升级。 “卓雅”二字,既包含了“卓越”的意味,也保留了“雅居乐”中“雅”字的元素,寓意着追求卓越品质和优雅教育环境。
2. "发展战略":更名可能伴随着公司教育业务的战略调整。通过更名为“卓雅教育”,雅居乐教育可能意在强调其在教育领域的专业性和领导地位,以及提供更高标准、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3. "市场定位":这一更名也可能反映了公司在市场中的定位变化。可能从原来的综合性教育服务提供商,转向更加专注于某一特定教育领域或服务群体。
4. "提升品牌价值":通过更名,雅居乐教育旨在提升品牌价值,吸引更多的学生和家长,增强市场竞争力。
5. "未来发展":更名为“卓雅教育”,可能预示着公司在教育领域的未来发展将更加注重教育的质量和内涵,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培养。
总的来说,这一更名举措体现了雅居乐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发力,以及其在教育品牌建设上的长远规划和战略部署。
相关内容: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推行,一系列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支持政策相继出台。借助政策东风,雅居乐控股旗下教育集团积极进行战略升级,跨入新的发展阶段。

11月25日,雅居乐教育集团正式更名为“卓雅教育集团”(以下简称“卓雅教育”),启用全新的企业标识,提升教育品质、做强教育产品、完善教育服务。据卓雅教育相关负责人介绍,“超然独立、优秀者谓之‘卓’,体现我们集团扎根中国大地、踏实办学,为社会提供高品质教育产品和服务的决心。正而有美德谓之‘雅’,体现我们将学子培养为文雅的精英人才的目标。”

图为中山纪中三鑫凯茵学校
雅居乐早在2003年起即进入教育领域,目前已在全国59个重点城市开办、运营各类办学项目200余所,业务覆盖托育中心、幼儿园、中小学、大学以及素质教育、研学旅行、营地教育、教育科技信息化等八大领域,提供全学龄段、全教育产业链的教育产品及运营服务。
此次更名换标,标志着雅居乐独立教育品牌的横空出世。卓雅教育将重点聚焦0-6岁的学前教育、高等教育和教育+科技等领域。目前,卓雅教育已与雅生活集团达成合作,在社区内成立托育机构,并积极参与公立的或民办普惠性托育中心的运营和管理。同时,卓雅教育正在积极探索“教育+科技”,在下属的办学项目建设中引入AI技术、大数据分析、智慧校园、智慧课堂和智能课堂。

图为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更为重要的是,卓雅教育将围绕应用型本科和社会应用型专科技能人才的培养,打造高等教育的产业平台。据了解,卓雅教育已全面参与举办合肥财经职业学院和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两所高校,致力推动产教研深度融合,培养国家、区域缺少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
合肥财经职业学院是经安徽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院秉持“锥形人才”培养理念,以“就业”和“职业能力”为导向,进行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立足于学生职业化和技能化的持续发展,以“五步就业法”(推荐式、订单式、资助式、过渡式和召回式)打造直通车式就业模式。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目前正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学院构建了职业教育体系,设计了理论和能力两条培养主线,依托行业实训基地,推行 “带教带学”集中技训的现代学徒制。

图为乐鲸灵婴幼儿成长中心
而依靠雅居乐控股这棵大树,卓雅教育未来的发展空间可期。完成更名后,卓雅教育一方面将不断打造独立的教育品牌,另一方面也将与雅居乐集团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战略协同合作伙伴关系”。
未来,雅居乐集团将继续为卓雅教育集团提供办学项目、办学资源、办学场地,尤其是在高等教育的产、教、研深度融合方面,提供战略支持与丰富资源。同时,卓雅教育集团也将为雅居乐集团各产业“订单式”培养对口专业人才,并在雅居乐社区内对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做好战略性铺排。
卓雅教育也将背靠雅居乐集团的产业资源,以产教融合的思想为指导,建设下属的两所高校。一方面,雅居乐的八大产业基础为卓雅教育集团的产业型导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天然的优势,卓雅教育集团旗下的实训基地和实训中心的配套建设,也为高校学生实习、就业提供对应的实践场景;另一方面,高校的专业建设也为卓雅教育集团和雅居乐集团提供了“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满足产业发展对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据悉,合肥财经职业学院正在申请学前教育专业,致力于为卓雅教育集团打造学前教育人才输送和培养基地。

图为合肥财经职业学院
卓雅教育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卓雅教育旗下的高等教育事业版块以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为己任,目标是打造层次分明、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的国内知名高等教育院校组团。未来,集团将努力把高校打造成为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构建支撑创新驱动战略的科技服务体系。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