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之所以能在全国“千强镇”排名中独占前10位中的7席,成为强镇“摇篮”,其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济基础雄厚,产业特色鲜明:"
"制造业强镇:" 苏州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其下辖的镇大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例如:
"昆山市:" 以电子信息、精密机械、汽车零部件等为主,被誉为“中国电子产业第一镇”。
"张家港市:" 以钢铁、石化、港口物流等为主,是重要的工业港口城市。
"常熟市:" 以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等为主,拥有多个国家级开发区。
"太仓市:" 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为主,是长三角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吴江市(现太湖新城):" 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为主,是苏州的科技创新中心。
"吴中区(部分镇):" 以先进制造业、文化旅游业等为主。
"相城区(部分镇):" 以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等为主。
"产业集群效应:" 苏州镇域经济形成了许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例如苏州的电子信息产业、纺织服装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这些产业集群不仅提升了单个镇的经济实力,也带动了周边
相关内容:
在这份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中,江苏的总席位约占1/4,在前十强中独占7席,分别是昆山玉山镇(第一)、张家港杨舍镇(第二)、昆山花桥镇(第五)、吴江盛泽镇(第六)、昆山周市镇(第七)、张家港锦丰镇(第八)、昆山张浦镇(第十)。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这7个“十强镇”均花落苏州,分别来自昆山市(4席)、张家港市(2席)和吴江区(1席)。玉山镇、杨舍镇去年的GDP在千亿以上,即“千亿镇”;锦丰镇2023年的GDP已达677亿元,盛泽镇去年GDP破500亿,花桥镇达428亿,周市镇、张浦镇分别为380亿、320亿。
苏州为何盛产强镇?
这些强镇大多靠近长三角龙头城市上海,能借助超大城市的资源发展,自身产业基础又好,且抓住了产业升级机遇,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从产业基础看,苏南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探索出以乡镇集体经济为主、政府主导的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苏南模式”。作为其典型代表,苏州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涌现出众多地区企业产值“亿元镇”。可以说,苏州创造“最强地级市”的经济奇迹,相当程度是县域、镇域经济大发展的结果。
苏州紧邻上海,呈半环状分布于其周边,下辖县市(区)承接上海的溢出效应,吸引大量资金、技术、人才要素,外向型经济发展强劲。近年来,上海强大的科教资源和现代服务业又助推了当地的产业升级。
在产业持续发展方面,苏州通过建设高能级开发区,将乡镇企业纳入全球产业链,形成“一镇一品”的专业化产业集群。昆山玉山镇实现电子信息、精密制造的双轮驱动;张家港杨舍镇将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化合物半导体三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吴江盛泽镇是“绸都”,拥有恒力集团、盛虹集团两家“世界500强”,形成“从一滴油到一匹布”“从一根丝到一个品牌”的纺织产业链。
这些因素相互强化,使得苏州镇域不仅经济实力雄厚,也在产业层次、创新活力、社会治理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去年以来,苏州多次召开全市经济大镇工作交流会。在去年4月首次召开的交流会上,时任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现任省委副书记、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表示,交流活动既是互学互鉴,也是动员鼓劲,就是要做强镇(街)基石,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澎湃新闻记者 邱海鸿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