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确实是香港商业地产领域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动态。K11 MUSEA 在奢侈品牌零售面积上的倍增,反映了其定位的成功和市场的认可,也预示着其对高端生活方式的打造将更加全面和深入。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个趋势:
1. "市场策略的成功:" K11 MUSEA 自开业以来,凭借其独特的艺术与商业融合模式、优越的地理位置(位于尖沙咀海港城旁,紧邻天星小轮码头,人流密集)以及高端的购物环境,就吸引了大量注重生活品质和艺术的消费者。奢侈品牌面积倍增,是市场对其定位和价值的肯定,也是其吸引更多高端品牌入驻的动力。
2. "提升购物体验与选择:" 奢侈品牌零售面积的扩大,意味着消费者在 K11 MUSEA 可以接触到更多国际顶级品牌,从服饰、皮具、鞋履到美妆、腕表等,选择范围将显著增加。这不仅提升了购物的便利性和丰富度,也为品牌方提供了更优越的展示和销售平台。
3. "强化高端生活方式定位:" K11 MUSEA 不仅仅是购物场所,更致力于打造一个集艺术展览、文化体验、精致餐饮、特色服务于一体的“高端生活目的地”。奢侈品牌的增加,是强化这一定位的关键一步。它将吸引更多追求时尚、品味和独特体验的高端消费群体。
4. "“全方位
相关内容:
正文
Hermès把铺面再撑大一半,K11MUSEA直接放话:两年里把奢侈品面积再翻一倍。

这不是装修,是抢跑道。
2025年7月到9月,香港珠宝钟表卖多15%,内地客回流12%,数字摆明告诉商场:钱包回来了,谁手快谁吃大块。
K11MUSEA选在客流创纪录的暑季宣布扩容,就是把刚热起来的炉再加一把火,让品牌抢铺位时连还价都省了。
铺面翻倍背后有算盘。

香港零售租金仍比2018年低三成,现在锁铺等于抄底。
奢侈品牌要的是展示墙,商场要的是高抽成,双方趁便宜把合同一次签十年,以后租金回涨也绑死成本。
数据说奢侈品销售涨20%,商场拿8%抽成,等于白捡,把面积做大就是把抽水机做大。
Hermès先动手,50%面积增量换来三面沿街橱窗,海港城对面再立一个打卡点。

K11MUSEA顺势把“亚洲首店”礼包拆开:2026年前再拉五家进来,美妆、生活业态一起塞。
目的简单,用“第一次进亚洲”的招牌把内地客拉回来,一次逛完别家没有的新店,顺手把机票钱逛回来。
同一时间点,深圳前海K11 ECOAST年底开门。
深圳店卖什么香港店先卖,香港店办什么活动深圳店同步播,两边积分通用。

新世界把两条跑道并成一条,香港做展厅,深圳做仓库,客人在香港看款,回深圳提货,关税物流省下来,商场抽成照拿。
高净值客周末坐高铁来回,车票不到一顿下午茶钱,客流循环,两地租金一起涨。
统计处说8.5%零售增幅,看似温和,但珠宝钟表一条线就拉15%,说明买得贵的人回来了。
K11MUSEA把文化展、时装秀、手表发布会排满档期,同一批人白天看展晚上刷卡,客单价被活动直接推高。

商场不靠打折,靠排队,门口长龙就是活广告,社交平台一刷,更多人专门飞来打卡。
扩铺、首店、大湾区三连击,目的只有一个:把“高端”两个字钉死。
内地商场也在抢奢侈品,但香港零关税+新商场组合仍是最快试水池。
品牌愿意给独家款,商场愿意给好位置,政策给七天免签,三重红利叠在一起,才出现“面积翻倍”这种看似疯狂的计划。
结尾
铺面翻倍,真有人买得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