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30批次女士内衣抽查,四成不合格,H品牌问题突出

根据公开的报道,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期组织了对女士内衣产品的市场监督抽查。结果显示,在被抽查的30批次产品中,有12批次不合格,抽样合格率为60%。
这次抽查主要针对女士内衣的纤维成分标识、甲醛含量、pH值、异味、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异味、洗涤标识、耐久压色牢度、拉链附件、缝制类别等指标进行检测。
不合格的原因主要包括: 1. "纤维成分标识错误或不完整:" 这是常见的质量问题,可能导致消费者误购。 2. "甲醛含量超标:" 甲醛可能刺激皮肤,长期接触甚至有潜在健康风险。 3. "pH值不适宜:" 内衣的pH值应接近人体皮肤,过酸或过碱都可能刺激皮肤。 4. "异味:" 可能与生产环境卫生、材料本身或甲醛含量有关。 5.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这类染料可能迁移到皮肤上,存在健康风险。 6. "耐久压色牢度差:" 洗涤多次后容易掉色,可能污染贴身衣物。 7. "拉链附件问题:" 如拉链头断裂、滑牙等,影响使用体验。 8. "洗涤标识缺失或不规范:" 影响正确清洗和保养。
"总结来说:" 海南这次抽查的30批次女士内衣,有

相关内容:

近期,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全省流通市场女士内衣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本次抽查了 30 批次产品,经检不合格 12 批次,不合格发现率 40.0%。H&M、mybody等品牌上榜。

本次抽查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将移交被检主体及产品标称的生产企业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11批次女士内衣标识不合格

H&M、mybody等品牌上榜

本次监督抽查依据 GB 18401-2010等标准要求,对产品使用说明(标识)、纤维含量、甲醛含量等多个项目进行检验。抽查发现,有 12 批次产品不符合使用性要求,涉及不合格项目为:产品使用说明(标识)、纤维含量。

通告显示,高达11批次产品涉及产品使用说明(标识)问题,其中标称东莞市美尚服饰有限公司生产的两批次mybody内裤、标称海恩斯莫里斯(上海)商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H&M文胸上榜。

据悉,产品使用说明(标识)中的信息标注不全或标注不规范会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正确选购及使用。

公开资料显示,H&M是Erling Persson于1947年在瑞典创立的服饰品牌。标榜“以最好的价格,提供流行与品质”,如今H&M在全世界1500 多个专卖店销售服装、配饰与化妆品,H&M横扫欧洲街头,得力于公司兼顾流行、品质及价格的三合一哲学,以及积极扩张的政策。

为进一步了解情况,南都记者就此事采访H&M品牌方,对方表示“对此事高度重视”。经过内部核查发现,该批次文胸产品的标识不符合标准要求。国家规定尺寸标注方式为”下胸围/罩杯”,H&M该产品的尺寸标注方式为“身高/胸围”,对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没有任何影响。目前,该批次不合格产品已当即下架,公司正积极与供应商沟通并紧密合作,加强内部监督检测工作。

香贝玛莉等5批次产品

纤维含量项目不合格

另外,有5批次产品检出纤维含量不合格,香贝玛莉、安琪儿-每美、罗丽丝、黛丝少女等品牌上榜。标称生产商具体包括:普宁市香程制衣有限公司、东莞市友信制衣有限公司、南京诗研美工贸有限公司、上海力燊服饰有限公司(2批次)。

据介绍,纤维含量是决定产品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产品的真实属性,是消费者选购服装产品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产品穿用、洗涤、维护、贮存的重要参考。消费者在选购内衣裤时往往是依据明示纤维成分含量进行选购,纤维含量明实不符或无纤维成分标识将直接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附件:2020年下半年海南省流通市场女士内衣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

采写:南都记者 杨丽云

如果您有相关线索

欢迎发送邮件到

nandujianding@qq.com

也可通过微信

搜索“南都鉴定评测实验室

(微信号:ndlab2020)

与“鉴定君”随时互动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