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说得没错,安踏集团(Anta Sports)的实力确实非常强大,其规模和影响力可能超出了很多人的普遍认知。它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运动品牌,更是一个庞大的体育用品集团。
您提到的“很多奢侈运动服装品牌居然都是它的”,这一点需要稍微澄清一下。安踏集团本身定位是“专业运动品牌”,其核心品牌如安踏主品牌、FILA(菲拉)、Descente(迪桑特)、Kolon Sport(高路华)等,都属于中高端或专业运动领域,其中FILA和Descente在全球范围内通常被归类为高端运动品牌,具有很高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地位。
安踏集团近年来通过一系列成功的收购,极大地提升了其全球竞争力和品牌矩阵:
1. "收购 FILA 在中国的业务 (2015)":这是安踏的第一个重大里程碑,使其成为中国领先的运动品牌集团,并获得了国际知名品牌FILA在中国的运营权。
2. "收购 Amer Sports (2020)":这是安踏历史上最大胆、影响最深远的收购。Amer Sports 是一家芬兰体育用品公司,旗下拥有众多全球顶级的运动品牌,包括:
"Salomon (萨洛蒙)":专业户外运动品牌。
"Arc'teryx (始祖鸟)":高端户外品牌。
"Wilson (威尔胜)":网球等球类运动装备。
"Atomic (阿托米克)"
相关内容:
“买双运动鞋,结果排队排到隔壁奶茶店门口,店员还甩一句:‘没号了,明天请早。

’”

这不是AJ,是安踏旗下的始祖鸟。
对,就是那家被调侃为“中年男人Lululemon”的户外牌子,现在一件冲锋衣炒到两万,照样秒空。
半年前谁能想到,安踏居然把耐克踹下中国老大的宝座。
欧睿刚出的数据:安踏集团市占率20.3%,耐克17.9%,第一次被本土品牌反超。
更离谱的是,帮它打头阵的,居然是当年被嘲“土味”的主品牌+一群贵到肉疼的小众妖孽。
把镜头拉近,北京SKP始祖鸟旗舰店,月流水破亿,坪效能跟LV肩并肩;隔壁斐乐,客单价干到850,门店数悄悄破两千,还天天断码;再往下走,县城奥莱里的安踏大店,299的跑鞋被大妈五双五双拎走——高、中、低,一条流水线全吃,连骨头渣都不给对手剩。
秘诀?
一句话:把“金字塔”玩成“俄罗斯套娃”。
最顶层,始祖鸟、萨洛蒙,专割中产和精英。
鸟家新出的GORE-TEXINFINIUM冲锋衣,标价20199,二手平台还能加价3000,魔幻吧?
萨洛蒙越野跑鞋更疯,60%增速,配色一上小红书就“全线断货”。
中间层,斐乐当“意式老钱”滤镜,网球裙、高尔夫POLO,把小姐姐们拿捏得死死的,毛利率高到安踏自己都偷笑。
底座,主品牌安踏+斯潘迪,下沉到镇上都看得见,299带碳板、399冬奥同款“炽热科技”,大妈喊“比超市买菜还划算”。
更狠的是资本运作。2019年安踏拉上腾讯、方源,花46亿欧元把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体育打包带走,如今亚玛芬赴美上市,估值飙到100亿美元,四年翻倍,账面浮盈够再买一个FILA。

玩法也鸡贼:不并表,用SPV境外持股,既拿分红又不背负债,财报亮得晃眼。
技术端同样卷。
冬奥那会儿给国家队造的衣服,现在原封不动搬给老百姓:炽热科技羽绒服,-30℃抗寒;双奥科技平台,跑鞋碳板比iPhone15还轻;东华大学联合实验室,1400项专利,把“国产”俩字硬生生抬到科研段位。
渠道更不讲武德。
高端店开进爱马仕隔壁,逼你“配货”才卖;下沉店直接蹲县城菜市场门口,扫码进群立减20,会员复购率45%,数字化流水占1/4。左手小红书种草,右手微信群秒杀,中间抖音直播间“321上车”,全链路堵死。
有人吐槽:安踏是不是把“国货”做成“奢侈品”?
别急着骂。
十年前它还在CCTV打“永不止步”,今天能把鸟卖到2万,还能让县城青年299穿同款碳板,这本身就是魔幻现实主义。
品牌这玩意儿,说到底就是人心:谁能把故事讲到消费者心坎里,谁就能把溢价做成护城河。
接下来剧本怎么写?
亚玛芬一旦敲钟,安踏手里又多了一把美元弹药,鸟、萨洛蒙、威尔胜,排着队冲全球市场;主品牌继续下沉,把“县镇青年”最后一双运动鞋也收入囊中;技术端砸钱不眨眼,16亿研发,明年估计还能再憋个“黑科技”爆款。
一句话,别再用老眼光看安踏了。
它早就不是那个“福建晋江土味”代表,而是一只披着国货外衣、全球觅食的巨兽。
下一次排队抢鞋,说不定就在你家楼下——只是标签上的价格,可能再让你倒吸一口凉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