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者与拓路者防晒衣,品牌Logo解析及品牌特色对比

我们来区分一下探路者(Toread)和拓路者(Tulad)这两个品牌的防晒衣,主要关注它们的Logo和品牌定位的区别。
"Logo 区别"
1. "探路者 (Toread)" "Logo 特点:" 探路者的主Logo通常是一个"圆形"或"盾形"(有时是盾牌的变形)的标志,内部包含品牌英文名 "Toread"。这个Logo给人"稳重、专业、可信赖"的感觉,颜色通常是品牌色(如蓝色、灰色)或黑白。 "设计风格:" 较为"经典、硬朗",符合户外品牌的专业形象。
2. "拓路者 (Tulad)" "Logo 特点:" 拓路者的主Logo通常是一个"更加现代、抽象"的图形,有时被描述为"箭头、路径、或带有方向感的线条"组合而成,内部包含品牌英文名 "Tulad"。这个Logo给人的感觉更"动感、年轻、有活力",也更具设计感。 "设计风格:" 相比探路者,"更时尚、简洁、有科技感"。
"品牌区别"
虽然名字仅一字之差,且同属探路者集团(Toread Group),但它们的市场定位和目标人群有明显的不同:
1. "探

相关内容:

“买防晒衣=交智商税?

”先别急着骂,看完再决定退不退货。

刚刷到一条弹幕:两百块的防晒衣,跟我妈20块买的的确良有啥区别?

点赞3万。

屏幕外,快递站老板补刀:上周退回去的防晒衣,一半标签都没拆,理由统一——“晒成包公,根本没用”。

不是防晒衣没用,是90%的人压根不会挑。

把UPF当手机号,数字越大越安心?

醒醒,新国标刚砍了一刀:UPF40+才配叫“防紫外线”,UPF200+听着吓人,可日常通勤跟40+晒不黑的差距,肉眼根本分不出。

钱包先别冲动。

真正拉开差距的,是“会不会把防晒做进布料里”。

探路者刚上的“极光7.0”,直接把中科院那套纳米级防晒粒子融进纱线,水洗30次,防晒值不掉线。

等于给衣服打了永久疫苗,而不是表面涂一层“防晒霜”,一出汗就掉buff。

贵有贵的底气——12款拿到国际户外产业联盟金标,相当于防晒界米其林三星,去西藏转山也扛得住。

可天天地铁空调房,需要上珠峰装备吗?

拓路者反手掏出一套“场景外挂”:冰感围脖能拆,早晚挡风,中午秒变冰袖;更狠的是跟美团外卖联名,骑手版198元,后摆加长、反光条、袖口留耳机孔,半天卖出5000件。

外卖小哥实测:同样40℃高温,穿普通短袖一天喝6瓶藿香正气,换这件只喝2瓶。

省下的药钱,一周就回本。

有人算过账:防晒衣均价200,一个夏天撑死穿30次,单次6块6;去美容院做一次光子嫩肤,1500起步,还疼得吱哇乱叫。

哪个更香,小学数学就能算清。

可别忘了,防晒衣也内卷。2023年市场规模86亿,同比暴涨34%,厂家全杀疯了。

新招是“环保”——探路者、拓路者再生面料占比都超30,塑料瓶拉成丝,比原生聚酯每吨贵800块,品牌还是硬着头皮用。

为啥?

年轻人吃这套:同样花钱,不如买个“地球友好”标签,朋友圈晒图都自带光环。

所以怎么选?

一句话:看场景、看水洗、看认证,别看网红脸。

通勤党:地铁500米+办公室800米,UPF40+够用,挑个带兜装门禁卡,袖口别勒出红印,拓路者基础款120元搞定,丢洗衣机搅一年不心疼。

户外狗:周末爬山、骑行、钓鱼,直接上探路者金标,纳米粒子+200+防晒,山顶紫外线比山脚高70%,省得下山变关公。

记得选大一号,后背鼓风不贴身,汗水秒蒸发。

外卖、快递、工地老哥:别纠结UPF,盯“降温”俩字。

拓路者骑手版,198元,后摆能把屁股盖住,反光条晚上闪成移动路灯,冰感围脖打湿拧一圈,脖子直接降3℃,藿香正气钱都省。

最后提醒一句:防晒衣不是金钟罩,袖口、领口、下摆照样进光。

配合帽子+口罩,露脸的地方补点防晒霜,别懒。

毕竟,晒黑只要一天,捂白得等一年。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