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印良品美国败走,压垮其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竟是……

无印良品美国败走,压垮其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竟是……"/

无印良品在美国的失败,原因有很多,其中致命稻草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化差异":无印良品在日本以简约、实用著称,但美国消费者可能更倾向于个性化、多样化的产品。无印良品的单一设计风格在美国市场可能未能吸引足够的消费者。
2. "供应链问题":无印良品在供应链管理上可能存在不足,导致产品供应不稳定,影响了品牌形象和销售。
3. "营销策略":无印良品在美国的营销策略可能未能有效触达目标消费者,导致品牌知名度不足。
4. "竞争激烈":美国零售市场竞争激烈,无印良品面对的是众多强大的竞争对手,如宜家、沃尔玛等。
5. "经济因素":近年来,美国经济增速放缓,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对无印良品等高端品牌的影响较大。
6. "产品质量问题":虽然无印良品以高品质著称,但在美国市场,部分消费者反映其产品质量存在问题,这也可能对其品牌形象造成损害。
7. "汇率波动":日元对美元的汇率波动也可能对无印良品在美国的运营产生影响。
总之,无印良品在美国的失败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单一原因所能解释。

相关内容:

日前,日本零售巨头无印良品在美国“倒下”了。消息一出引发舆论哗然。不少网友感慨,“疫情之下,安有完卵”。

诚然,疫情确实给不少企业造成了经营难题,但疫情真是压倒无印良品美国子公司的那根“致命”稻草吗?

经营难题早有先兆

日本零售巨头无印良品(MUJI)母公司株式会社良品计划上周五表示,受疫情大流行影响,无印良品美国子公司业务受到重创,目前美国子公司已申请破产保护,但此举并不影响全球其它市场正常运营。据悉,该公司在破产申请中列出的负债高达6400万美元。

事实上,在疫情发生前,无印良品美国子公司就已出现运营危机迹象。

作为一家全球性零售企业,无印良品多年来一直尝试在全球范围内开设门店,以占据主要国家市场。

据公司财报显示,尽管无印良品早在2007年就开始进驻美国,但与其他地区门店数量相比,无印良品在美国似乎不太吃得开。截至目前,无印良品在全美仅设有19家门店。

不仅门店扩展速度慢,近年来,无印良品美国子公司还持续遭遇亏损。从该公司公布的近三年财务数据看,无印良品在美国的经营情况并不乐观。最近一个财年中,来自美国业务的总销售额仅占良品计划营收的2.5%左右。过去三个财年中,美国市场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根据其破产声明,美国子公司在去年就亏损大约1000万美元。

欧美市场“水土不服”?

相比之下,在亚洲地区,无印良品似乎更受欢迎。

无印良品于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据公司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2月28日,无印良品在中国内地设有256家门店,中国也是其最大海外市场。同期,无印良品在东亚地区门店多达358家,同比增加39家;而在欧美地区只有67家门店,同比只增加5家。

有分析人士认为,由于文化差异,无印良品主打的简约品牌基调或与欧美消费者所推崇的多元化追求和鲜明个性表达格格不入,导致其在欧美地区门店扩展上相比亚洲更慢。此外,近年来,诸多如优衣库、名创优品等同类竞争者在海外市场迅速崛起,也给无印良品在扩展市场上造成一定困难。

在此背景下,美国疫情持续蔓延或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疫情冲击下,自今年3月中旬起,无印良品在美国的许多门店被迫暂停运营,美国业务持续亏损。

据良品计划官网公告显示,尽管无印良品美国子公司在疫情期间采取了扩大客户群、协调租金等方式以改善业务,但由于疫情持续扩散,许多门店不得不被迫暂时关闭。高昂店铺租金和销售额大幅下滑,最终使得公司只好申请破产保护。

祸不单行

除了美国,近年来无印良品在中国和日本的经营也陷入“瓶颈”。

据报道,自2016年来,无印良品在华业绩连年下跌,甚至在2017年出现负增长。有分析指出,商品质量和价格因素成为其在中国主要的发展阻碍。

新华网今年1月曾报道,近三年时间内,无印良品旗下产品被曝质量问题十余次。除了质量问题,其商品价位也一直深受中国消费者诟病。

虽然无印良品在日本市场以主打平价商品著称,但在中国,其产品远算不上“平价”。尽管无印良品近五年来屡次在中国市场采取降价措施,但从网友近期在微博上的留言和评论看,“价格贵”和“性价比低”等仍是议论较多的问题。

而随着中国市场上如名创优品、小米有品等主打性价比的家居零售品牌兴起,这些零售商以产品价格低廉等优势迅速“收割”了不少用户,导致无印良品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

在日本本土市场,无印良品经营状况也不容乐观。去年4月,良品计划公布的营业利润八年来首次下滑。另据媒体报道,今年3月,无印良品的月内销售额较上年同期下降14.6%。同店客流量与客单价同比也出现下降,降幅分别为1.8%与7.8%,几项数据均为自2011年度以来最大跌幅。

疫情下全球零售商日子不好过

在疫情冲击下,业务受到影响的不只是无印良品美国子公司。

日本另外一家零售品牌——优衣库营业收入也受到极大影响。据优衣库母公司日本迅销集团近日发布财报显示,受疫情影响,截至5月底的第三财季公司净亏损达98.2亿日元,海外所有主要市场的优衣库业务营收和盈利均大幅下降。

事实上,自疫情发生以来,越来越多全球知名零售企业正遭受重创。一周前的7月8日,有着超过200年历史的美国老字号服饰品牌布克兄弟(Brooks Brothers)也向美国法院申请了破产保护。

另据《华尔街日报》报道,5月美国法院记录显示,全美有722家企业申请破产保护,较上年同期增加48%。其中不乏诸多知名企业,包括赫兹、J.Crew、J.C.Penney和Neiman Marcus等。

与此同时,为尽快度过疫情危机,不少零售企业如Topshop、H&M、Zara等也相继关闭其在全球的多家店铺。数据显示,今年3月,H&M销售额下降46%,关闭了3778家门店。Zara发布的2019年度报告也显示,该集团全球50%的店暂时关闭。

但值得一提的是,当一家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时,并不一定意味着这家公司会倒闭。许多公司会利用破产程序来摆脱债务,关闭不盈利业务,从而更专注于盈利策略。

据彭博社报道,目前无印良品美国子公司已经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申请破产保护:陷入经济困境的公司可在法院监督下,一边继续经营一边谋求企业重建的重整程序。

对此,无印良品公司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借此次“破产危机”的机会,公司预期将通过关闭在盈利方面处于瓶颈的亏损店铺及协商降低租金等,彻底改变经营结构;同时受线下销售冲击,美国子公司将更加关注在线销售,并将在美工作重点重新放在关键区域市场和电子商务业务上。

来自:国是直通车

作者:刘亮

编辑:陈昊星

责编:周锐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