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欧洲月活突破2亿!跨境入驻零门槛,中国卖家如何抓住这波欧洲红利潮?”

太棒了!TikTok欧洲月活破2亿,这无疑为中国卖家带来了巨大的新机遇。面对“跨境入驻免经验”的利好政策,中国卖家应该如何抓住这波红利呢?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策略和建议:
"一、 理解核心红利与机遇"
1. "庞大的蓝海市场:" 欧洲市场(尤其是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主流市场)消费能力强,用户活跃度高,对于中国制造的产品有持续的需求。破2亿的月活意味着巨大的潜在触达量。 2. "降低门槛,降低试错成本:" “免经验”入驻政策意味着流程简化,降低了对卖家前期运营经验、团队建设的要求,让更多中小企业和个人有机会试水欧洲市场。 3. "平台红利期:" 新市场往往意味着平台流量相对分散,竞争格局尚未完全形成,早期进入者更容易获得曝光和增长。
"二、 如何抓住机遇?关键步骤与策略"
1. "快速行动,抢占先机:" "立即研究:" 不要犹豫,立刻研究TikTok Shop欧洲各国的平台规则、政策、流行趋势、用户画像、热门品类等。 "选择目标市场:" 根据自身产品特性、供应链优势、目标客户群体,优先选择1-2个最匹配的主流欧洲市场进行突破。
2. "利用“免经验

相关内容:

2025年9月初,TikTok扔出个炸弹——欧洲月活跃用户突破2亿大关,增速还保持着14.29%的高位。

这数字可不是虚的,差不多能覆盖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意味着刷TikTok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消遣,连大叔大妈选年货都可能翻它的推荐了。

更有意思的是,同期美国市场月活才1.83亿,欧洲这盘棋的分量一下子就显出来了。

就在流量池子越涨越大的时候,TikTokShop又给卖家递了块肥肉:欧洲跨境POP自运营入驻政策直接松绑,以前卡掉无数人的“第三方平台运营经验”从必填项改成了选填。

不管你是刚起步的小品牌,还是做垂直品类的个体户,甚至是从线下转线上的传统工厂,现在都能踩着这步台阶上车。

流量够大,门槛又降,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说——机会到底藏在哪?不同国家的生意该怎么干?那些看不见的坑又得怎么躲?

流量是“天时”,政策是“地利”

先得想明白一个事儿:TikTok欧洲这2亿用户,跟传统电商的流量不是一回事。

亚马逊、速卖通那些平台,流量是“买”来的——你砸钱做广告,排名才能往前挤,小卖家想跟大品牌抢位置,简直是拿鸡蛋碰石头。

但TikTok的逻辑完全反过来,内容就是流量钥匙,一条爆火的短视频能直接把货卖断货。

有个叫Lubluelu的吸尘器品牌,就靠一条“一镜到底”展示清洁效果的视频,在德国刷出220万播放量,直接冲进平台热销榜前三。


这种“谁内容好谁就有流量”的玩法,等于给中小卖家开了扇跟大品牌平起平坐的门。

更关键的是,欧洲人的购物习惯正在变。以前买东西,大多打开亚马逊搜关键词,比来比去挑便宜的;

现在刷TikTok刷着刷着,看达人演示个好用的东西,脑子一热就下单了。有个法国消费者刷到中国产的跑步机,看直播里价格合适,当场就买了,没过几天货就送到家了。

这种“先种草再下单”的模式,正好踩中了TikTok的优势。

如果说2亿用户是“天时”,那政策放宽就是“地利”。TikTok这步棋打得很明白:平台要快速填满商品池,才能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以前要“第三方经验”,其实是怕新卖家不懂规矩,现在放开口子,又保留了VAT税号、本地发货这些硬要求,就是想筛掉浑水摸鱼的,留下真能供货的优质卖家。

已经有卖家尝到甜头了。小家电品牌Euhomy上半年刚进欧洲新市场,短视频加直播双管齐下,直接成了TikTokShop的“制冰机销冠”,夏季增速飙到300%。

这就是窗口期的威力——早一步进去,就能早一步抢占地盘。

英国卷疯了,德法意才刚开门

但千万别以为欧洲是个统一的大市场,其实每个国家的脾气都不一样,TikTokShop的站点情况更是差得远。想挣钱,得先搞懂每个地方的“脾气”。

最成熟的当属英国站,算是TikTokShop在欧洲的“试验田”。到2024年12月,这里已经挤了20万以上的活跃商家,过去一年销售额同比涨了180%,购物用户也多了130%。

热销的品类很明确:时尚单品、美妆护肤。彩妆品牌P.Louise就靠一场直播卖了百万美金,这在英国站不算新鲜事。

但成熟也意味着内卷。英国卖家都知道,这里的流量像“突如其来的洪水”,内容踩中点就能爆,但没创意的中小卖家很容易被淹没。

想在英国站稳,要么持续砸钱投流,要么把直播能力练得炉火纯青,不然根本混不下去。

跟英国比,德国、法国、意大利这三个2025年3月才大规模开放的站点,简直是“处女地”。

这三国加起来覆盖7210万用户,德国和法国本身就是欧洲电商体量前排的选手,潜力大得很。

更关键的是,平台给新站点的扶持肉眼可见:德国有“TikTok配送(FBT)”,慕尼黑建了2万平米的仓储中心,全境能实现次日达,用了FBT的卖家退货率都降了18%;

法国直接对接本地税务系统,帮卖家简化VAT申报流程;意大利还能蹭上年轻用户的红利,中腰部达人单条视频报价才500-800欧元,性价比极高。

品类偏好上更是泾渭分明:德国人认实用和环保,家居收纳、厨房小电器卖得最好;法国人爱个性,时尚首饰、智能家居更吃香;意大利年轻人多,快消美妆和奢侈品周边不愁卖。

有个叫KatchMe的女装品牌,在英国本来就常年霸榜,趁势冲进欧洲新市场,大促期间单日GMV直接破7万美金,增长了300%。这就是新站点的红利——竞争没那么激烈,平台还帮你铺路。

至于东欧、北欧那些地方,目前还没全面铺开,但按照TikTok的扩张速度,纳入版图只是时间问题。

有远见的卖家已经开始研究波兰的户外用品、瑞典的家居装饰了,毕竟早埋伏进去,等政策放开就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卖什么、怎么拍?

不管在哪个站点,想把货卖出去,核心就两件事:选对品,拍好内容。

选品不能瞎猜,得踩中当地的需求点。

德国消费者买厨房电器,先看耐不耐用,再看是不是环保材料;法国人选首饰,就怕跟别人撞款,越个性化越好;英国姑娘护肤,刚需就是保湿抗衰的性价比单品。

广东有家叫友昌科技的企业,看准欧洲人爱喝坚果奶但嫌麻烦的痛点,推了款3分钟就能做好的坚果奶机,短视频里反复演示操作过程,结果在德法意卖爆了,月销直接破万件。

更重要的是,选的品得“能讲故事”。

TikTok上的爆款从来不是靠参数堆出来的,而是靠场景打动人。比如卖不粘锅,别光说“不粘涂层多好”,不如拍个“新手煎蛋不翻车”的视频;卖收纳盒,别说“容量多大”,拍个“乱糟糟的厨房变整齐”的对比,效果立竿见影。

泉州夏乐服饰在欧美卖连体裤,不硬推款式,而是拍达人日常穿搭的场景,一款裤子日均能卖5000件。

内容这块,最忌讳的就是把国内的视频直接翻译字幕就上线——文化差异能让你栽大跟头。最好的办法是找本地达人合作,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讲产品。

头部达人适合做品牌曝光,比如跟法国时尚博主合作拍“法式穿搭”;中腰部达人擅长测评,意大利美妆博主用“跟我一起化妆”的形式展示唇釉,比硬广管用多了。

还有个小技巧:抓住平台的流量工具。TikTok给新卖家提供AIGC工具,能免费生成多语言脚本,还能参加“品牌挑战赛”造热度。

有品牌在意大利搞了个“#MyLuxuryLook”话题,让用户晒穿搭,曝光量直接破5000万次,带货效果自然差不了。

合规和物流是两大生死关

TikTok放宽入驻门槛,不代表能随便乱来。欧洲市场的规矩多如牛毛,尤其是合规和物流,踩错一步就可能血本无归。

先说说合规这道坎,最基础的就是VAT税号,只要你用了当地仓库,或者远程销售额超了1万欧元,就必须注册,德国19%、法国20%,税率还不一样,漏报瞒报不仅要补税,还得交罚款,严重的直接封店。

2025年7月欧盟又出新规,150欧元以下的包裹也得交税,还得用IOSS系统申报,2028年之后这玩意儿就强制了,没有的话包裹可能直接被扣在海关。

环保和产品认证更不能含糊。带电池的产品,比如耳机、小家电,必须完成EPR注册,还要交回收费用,2025年8月新电池法生效后,不合规的直接全欧盟禁售。

电子产品要CE认证,带电器元件的几乎都要指定“欧代”,就是欧盟授权代表,得有实体办公地址,能处理投诉召回,不然产品根本上不了架。

物流的坑也不少。跨境直邮虽然门槛低,但现在欧盟对直邮包裹收2欧元处理费,从本地仓库发货才收0.5欧元,差价摆这儿了。

高价值的货,比如单价超50欧元的小家电,最好用TikTok的FBT服务,或者自己布局海外仓,慕尼黑的仓库就能覆盖德国次日达,退货率能降不少;


便宜的快消品,比如20欧元以下的美妆工具,走平台合作的专线物流,成本能控制在8-12欧元一单。

有个卖家就吃过亏,刚进德国市场时图省事走直邮,结果因为没贴“税务申报标签”,一批货全被扣了,不仅赔了货款,还错过了销售旺季。

所以说,合规和物流是入场门票,没这两样,再大的流量也跟你没关系。

窗口期就1年?

很多卖家问,这个窗口期能持续多久?依我看,顶多一年。等大量卖家涌进来,流量成本涨了,竞争白热化了,红利自然就没了。现在最该做的,不是观望,而是先跑起来。

新手卖家可以采取“单点突破”策略,别一上来就铺五个国家,先选一个最适合的站点试水。

比如懂美妆的先攻英国,做小家电的先闯德国,成本低,试错快。

用3个月时间测1-2款产品,把内容打法、物流渠道、合规流程摸透了,再复制到其他市场。

已经有基础的卖家,得抓住“黑五”这种关键节点。TikTok在大促期间有减佣、物流补贴这些福利,还会给重点商家千万美金的激励。

提前备货、跟达人锁好档期、备好几十条短视频素材,说不定就能借大促冲一波销量,把成本赚回来。

长期来看,光靠卖货赚差价走不远,得做品牌沉淀。泉州夏乐服饰就靠TikTok的品牌托管模式,自己做内容输出,定价权都在自己手里,不用跟别人打价格战。

可以学Freitag的思路,把环保理念融进产品,比如用回收材料做箱包,再通过“品牌故事”视频讲出去,溢价空间自然就有了。

最后总结一下:TikTok欧洲这盘棋,2亿流量是底气,政策放宽是机会,但能不能吃到肉,全看你会不会选品、能不能做好内容、守不守得住合规。

现在的情况就像十几年前的淘宝,早入场的不一定都能成,但不入场的肯定没机会。与其坐着想风险,不如先开个店试两把——毕竟电商这行,从来都是先跑起来的人先赚钱。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