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机器人市场战火升级,竞争愈发激烈,新格局待现

确实如此,扫地机器人的市场竞争正变得越来越激烈。这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驱动的:
1. "市场渗透率提高":随着技术的成熟和价格的下降,扫地机器人从小众产品逐渐走向大众市场,更多家庭开始考虑购买,导致用户基数增大,竞争空间变大。 2. "技术快速迭代":各大品牌都在积极投入研发,围绕导航、避障、清洁能力(如吸力、拖布设计)、智能化(APP控制、语音助手、远程操作)等方面进行创新。新技术的出现往往能带来用户体验的显著提升,吸引消费者。 3. "品牌众多,差异化竞争":国内外众多品牌(如石头、云鲸、追觅、科沃斯、美的、小米、iRobot、Ecovacs等)纷纷入局,产品线丰富,针对不同细分市场(如拖地机器人、扫拖一体机、高端旗舰等)提供差异化产品,争夺用户。 4. "价格竞争加剧":虽然高端市场依然存在,但中低端市场的竞争尤为激烈,价格战时有发生,使得产品性价比成为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 5. "消费者需求升级":消费者不再仅仅满足于基础的地面清洁,对清洁效果(覆盖率、吸力、拖地均匀度)、智能化体验、噪音控制、耐用性、售后服务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品牌需要不断满足这些升级的需求才能保持竞争力。 6. "渠道多元化

相关内容:

rong>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欧雪 深圳报道

12月15日,ROIDMI睿米官网发布信息,将在明年1月15日终止运营。

该公司称,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公司经营战略的调整,公司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决定,结束“ROIDMI睿米”品牌运营。

谈起ROIDMI睿米品牌,人们第一时间多会想到曾站在其背后的小米集团。公开资料显示,ROIDMI睿米品牌由无锡睿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运营,该公司在2023年3月之前曾用名无锡睿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无锡睿米”)。

无锡睿米起初以“小米生态链企业”身份起家,在2014年完成种子轮融资,投资方为小米集团和顺为资本。到2015年正式成立,主要研发扫地机、洗地机、无线吸尘器等清洁电器产品。2016年完成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海泉基金。企查查显示,小米集团主要以天津金米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天津金米”)持股无锡睿米。天津金米首次持股日期为无锡睿米成立时间2015年1月,持股比例曾达18.62%,但于2020年7月已退出投资。在2021年12月,Shunwei Ventures II (Hong Kong) Limited成为无锡睿米的新进股东,持股12%。开润股份2023年年报显示,Shunwei Ventures II (Hong Kong) Limited的实控人与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最终控制方相同。

但是,无锡睿米此后颇多波折,经历高管队伍变更等。直到今年12月15日,ROIDMI睿米公告称,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及公司经营战略的调整,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终止ROIDMI睿米品牌的运营。官方公告强调“这一决策是基于当前商业环境和公司资源状况所作出的艰难选择。”对于售后服务问题,公司承诺将在2025年1月15日前继续提供必要的支持。但需注意的是,一旦品牌运营正式结束,将不再提供包括产品维修、退换货在内的任何售后服务。

由于运营主体企业并未上市,目前ROIDMI睿米公开披露的业务信息并不多。该公司官网称,旗下拥有“ROIDMI睿米”“魔洁兔MOJIETU”科技品牌,拥有200多项技术专利。此外,星德胜的招股书透露,无锡睿米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约6亿元。

实际上,从行业整体来看,目前全球扫地机器人消费需求仍在快速增长。IDC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扫地机器人出货量实现了显著增长,总量达到501.4万台,同比增长11.1%。在国内市场,第三季度国内智能扫地机器人市场出货量则达到了132.1万台,同比增长17%。

不过,虽然行业整体快速发展,但是扫地机器人企业之间的竞争却在加剧,部分企业业绩承压。

行业龙头科沃斯财务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公司主营收入32.5亿元,同比下降4.06%;归母净利润603.88万元,同比下降69.21%。

新兴企业石头科技三季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盈利承压,实现营收25.9亿元,同比增长11.9%,但归母净利润仅录得3.5亿元,同比下降43.4%。

对于云鲸智能,据多家媒体报道,该公司创始人兼CEO张峻彬在朋友圈发文回应称:“集团从1600人减肥增效到1400人,组织效率比之前高了不少,为何是外面新闻说的大规模裁员?”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近年来扫地机器人市场变得非常火爆,导致相关公司的出货量和产品价格都出现了显著的增长。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在营销方面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再加上各家企业之间的产品差异化并不明显,部分企业逐渐开始走下坡路。

IDC中国高级分析师赵思泉认为,2024年扫地机器人市场延续了增长势头,且厂商竞争从产品渠道和营销,在产品趋于同质化的大背景下,厂商不约而同缩短了迭代周期,进行频繁的新品发布,这对于企业的研发能力、库存处理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