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莎袜业作为中国袜业的知名品牌,在近年来确实遭遇了假货问题的困扰。面对这样的情况,品牌想要翻身,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加强品牌保护":浪莎袜业需要加大对假货的打击力度,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这包括与执法部门合作,加强市场巡查,打击生产、销售假货的违法行为。
2. "提升产品质量":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产品质量。浪莎袜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质,确保消费者购买到的袜子是正宗的。
3. "强化品牌建设":通过广告、公关活动、线上线下营销等多种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特别是针对年轻消费者,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等新兴渠道进行品牌推广。
4. "完善售后服务":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解决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
5. "创新产品研发":不断研发新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保持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6. "建立诚信体系":与供应链合作伙伴建立诚信关系,确保原材料和产品的质量。
翻身几率的大小取决于浪莎袜业在上述方面的努力程度。如果能够切实采取措施,提升品牌形象和产品质量,同时加大打击假货的力度,翻身的机会还是存在的。但这个过程需要时间,需要付出持续的努力。
相关内容:
来源:北京商报
以一句“浪莎,不只是吸引”的广告语而被中国消费者熟知的浪莎袜业,如今深陷假冒产品之困。
11月6日,浪莎相关负责人在朋友圈发文称,已发现有供应商未经公司营销环节,私自直接给客户提供浪莎产品。实际上,浪莎负责人怒斥供应商不法行为反映的是浪莎在管理和经营上存在的漏洞。
未来,如何完善自身供应链系统,提高产品竞争力,则是浪莎避免假货的有效手段。
怒斥供应商
11月6日,记者注意到,浪莎相关负责人在朋友圈发文称,已发现有供应商未经公司营销环节,私自直接给客户提供浪莎产品,跨越公司平台,违反了公司的营销政策,触犯了国家知识产权法。另外,浪莎与供应商的协议规定,肇事的供应商和客户除承担刑事责任外,还必须履行公司协议规定承担200万元的违约金及其他经济损失。
对此,浪莎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这些产品虽然贴了浪莎的标签,但是未经公司允许出售,属于假冒产品。近期查获了一些供应商直接提供浪莎产品给客户的案件,但具体情况不便透露。”
今年8月,浪莎两次起诉供应商广州立鼎商贸有限公司违约合同,主要涉及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纠纷。而浪莎与被告供应商东阳笑彩针织服饰有限公司此前也发生过买卖合同纠纷,涉案金额达91.18万元。另外,此前浪莎也曾提起多次民事诉讼,要求供应商返还定金及预付款,其中含双倍返还定金、预付款、利息及违约金。对此,北京商报记者致电浪莎,但对方暂未予以官方回复。
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纺织服装行业是一个完全竞争的行业,且存在无序竞争的问题,致使大量假货充斥市场,浪莎的利润也不断被稀释。
对此,浪莎在今年中报的公告中也坦言:“由于行业技术门槛、行业壁垒较低,生产企业众多,且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产品档次和质量较低、营销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有限,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低档产品生产能力过剩。”
业绩再收窄
1995年浪莎针织有限公司成立,1998年上市。目前,浪莎旗下已拥有宏光针织、立芙纺织、浪莎房地产等多家分公司及四川浪莎、安徽浪莎两家子公司。2007年,浪莎达到了净利润的巅峰时期,这一年,浪莎实现营收同比增长75.54%至1.33亿元,归属净利润同比暴增3243.41%至2.989亿元。而在这此后的几年时间里,浪莎虽然营收一直在同比增长,到2011年时,营收已经突破4亿元。2013年,浪莎营收实现4.378亿元,是上市以来营收的最高点。
但是,经历了短暂的业绩巅峰后,浪莎开始走下坡路。2014年,浪莎营收下跌24.48%至3.307亿元,归属净利润同比下跌76.03%至195.9万元。2015年,浪莎业绩再度下滑并出现亏损,营收同比下滑37.94%至2.052亿元,归属净利润同比暴跌1155.97%至亏损2068万元。
浪莎业绩不理想一直延续至今。浪莎今年三季报显示,营收同比增长幅度已收窄至10.55%,今年一季度为42.23%;归属净利润同比增幅也由29.74%下滑至5.54%。
“浪莎将生产外包,实际上加剧了企业出现假冒产品的问题。”纺织服装管理专家、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伟雄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浪莎的渠道主要掌握在经销商的手中,对于供应商、经销商等管控力度不够,同时,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在的社会需求。这势必导致浪莎的业绩出现问题。
模式存漏洞
数据显示,假冒浪莎袜类产品曾一度侵蚀了浪莎30%的市场份额。而北京商报记者也从浪莎披露的公告中看出,截至今年上半年,浪莎采用产品自主设计、生产外包,结合自主生产、直营销售的经营模式。其中,以自主设计、生产外包供应链管理经营模式为主(以下简称“OEM”),期内,浪莎OEM经营模式占比为87.61%。
一位不愿具名的浪莎经销商透露,浪莎的OEM自主设计、生产外包供应链管理经营模式主要是将所需产品委托给其他合作厂商,合作厂商按照公司制定的生产标准和款式等要求进行生产加工。不过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公司对生产过程进行跟踪,并对质量把关,但是难免经销商驱利而为,铤而走险私自与供应商建立联系”。
除了在生产模式上存在漏洞,浪莎在经销上也存在一定问题。浪莎最新披露的财报显示,浪莎直营店实体门店数量仅为两家,与去年相比并无增减,而浪莎的经销商加盟店则多达403家,去年同期为478家,期内新开46家,关店121家。而外贸贴牌实体门店数量为14家,去年同期为16家。“大量的加盟店使得浪莎对渠道的把控能力相对较弱。”程伟雄称。
北京商报记者在多个加盟网上看到,浪莎开出的加盟条件并不高:代理浪莎品牌最低启动资金仅为11万元(店面费用除外)。而对于店铺面积也只要求在50平方米以上即可,地区代理须交纳保证金1万元,首批货款10万元,合同期为一年,一年后保证金退还。而浪莎专卖店则要求店面面积不小于28平方米,加盟后需交纳保证金3000元,首批货款10万元,合同期为一年,一年后保证金退还。
此外,浪莎产品本身也出现了一定问题。虽然浪莎董事长翁荣金在给客户的致辞中表示,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及原材料不断上涨的压力,承诺绝不以降低产品和原材料品质来获取产品利润。但是在去年,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通报了2016年四季度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检验情况,其中标称商标为“浪莎”的1批次浪莎女士无缝修身内衣,被检出纤维含量项目不合格。2015年上海市质监局在抽查的20批次袜类产品中,浪莎为不合格产品之一。
对此,程伟雄认为,浪莎所处的行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门槛、壁垒较低,生产企业众多,许多中小企业抄袭、模仿名牌企业和市场流行的产品设计,加剧了市场竞争。未来,浪莎应重点管理产品和供应链两方面,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