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死机》作为一部动画作品,能够引起网友的广泛讨论,说明它具有一定的观众基础和影响力。口碑下滑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 "内容与预期不符":观众可能对第二季的内容期待过高,而实际呈现的内容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
2. "叙事和风格变化":第二季可能在叙事风格、角色塑造或者世界观设定上有所改变,这可能让一些观众感到不适应。
3. "制作质量":相比第一季,第二季可能在动画质量、特效、配音等方面有所下降,影响了观众的观看体验。
4. "剧情节奏":剧情节奏过快或过慢,都可能让观众感到不满。
5. "主题深度":第二季可能没有像第一季那样深入探讨某些主题,导致部分观众感到失望。
6. "个人喜好差异":每个人的口味和喜好不同,对同一部作品的评价也会有所不同。
针对这种情况,以下是一些建议:
- "理性看待":口碑下滑并不代表作品一无是处,建议观众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期待进行选择。
- "多角度评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评价作品,比如角色塑造、剧情设计、画面表现等。
- "交流与分享":与其他观众交流看法,分享自己的观看体验,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作品。
总之,对于《爱死机》第二季口碑下滑的问题,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尊重不同观众的看法,同时也可以期待未来
相关内容:
封面新闻记者 杨帆
2018年,Netflix推出了一部动画剧集《爱,死亡和机器人》(以下简称《爱死机》),该动画一经播出立刻成为火爆全球的年度最佳动画。5月14日,《爱死机》第二季预告上线,相比第一季9.2的超高分,第二季口碑下滑明显,从14日下午刚开画的8.0分到15日上午的7.5分,只用了不到半天时间。许多铁粉纷纷吐槽第二季诚意不足,“动画技术进步了,但立意差了。”不过也有网友说:“看《爱死机》已不像是追剧,而是寻求认同的社交仪式。”


《爱死机》第一季由18部分组成,每部分时长5-15分钟。这些短片涵盖多种类型,包括科幻、奇幻、恐怖和喜剧;这些短片也将包含多种形式,包括传统2D和3DCGI短片。2019年6月,该剧宣布将续订第二季,提姆·米勒和大卫·芬奇继续担任该剧第二季的执行制片人,导演吕寅荣也加入主创团队,成为第二季的监察导演之一。
《爱死机》虽然是动画剧集,但它并不适合未成年人观看,这是一部成人向的动画,每一集都有着不同的故事,而且每一集的动画形式和题材也都完全不同。

就是因为故事、形式和类型都相互独立,都有很大的不同,因而观众对于每一集的评价都有所不同,就是有高有低。《爱死机》聚集了大量能激发观众肾上腺素的元素,这里还有机器、怪兽、飞船、太空和赛博朋克“大杂烩”,真的是满足了影迷的各种需求。
第二季和第一季一样,由8集风格迥异的动画短片组成,包括科幻、奇幻、恐怖和喜剧等,不同导演不同题材呈现出围绕“爱、死亡和机器人”这三个元素的多个故事。这季每集7-18分钟不等,定位是成人向动画短篇集,各种画面高速转换,血、怪兽、妄想、情爱、童趣充斥其中,尺度也是相当大,各种风格相互掺杂。

第一集《自动化客服》的故事出自美国当代科幻奇才约翰·斯卡尔齐之手,一些老年人很幸运地在未来“高科技辅助生活社区”中,度过自己的退休时光。他们过着放松且精神满足的生活,老人所有的需求都能得到响应,直到他们的机器仆人决定把老人列入黑名单,开启“消灭模式”杀死他们。

第二集《冰》的故事是由加拿大科幻作家里奇·拉尔森操刀,讲述的是未来很多人都在力量和耐力层面得到了增强,而那些没有得到增强的人则被落在了后面,这种“阶级冲突”导致了两兄弟产生裂痕,使得他们在一次穿越殖民地冰冻海域的危险比赛中,面临着生命危险。
第三集《突击小队》的故事是由雨果奖、星云奖双料作品《发条女孩》的作者——美国当代科幻作家Paolo Bacigalupi提供,由《功夫熊猫》的系列导演吕寅荣执导。讲述了一名警察负责解决人口过剩问题,而那些被他夺去的生命也成为了他的心魔。
从前三集就可以看出整部剧集的基本底色,《爱死机》每集的核心故事基本都来自顶级科幻大神的巨著,第二季口碑的下滑不是因为故事不精彩,而是同质化倾向明显,大家有些看腻了。一位豆瓣网友说:“关于爱、死亡、机器人,真的挖掘不出其他内容了吗?末日、怪谈、改造人、人工智能,在元素重复的情况下审美疲劳是必然结果。”


虽然《爱死机2》的很多故事被认为都大同小异,但第八集《溺水的巨人》还是给了大家巨大的惊喜。它改编自英国世界末日小说大师J·G·巴拉德的作品。当一个200英尺高的巨人尸体被海浪冲到了一个小渔村外的海岸,人们聚集在一起,目睹了这一惊人的奇观。有影迷说:“这个故事诗歌般重构了我和和整个世界的记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