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出自一首关于“三兄弟”的民谣,讲述的是三兄弟争夺“芥末”的故事。这里,“芥末”并非指真正的芥末调料,而是比喻一种东西。这句话的含义是:
1. "真假难辨":三兄弟争叫“芥末”,但谁也不知道哪个是真的“芥末”,这比喻在生活中,有些事情看似真假难辨,难以区分。
2. "名字无关贵贱":虽然三兄弟争叫的是“芥末”,但真正的“芥末”并不因为名字的不同而分出贵贱。这反映了名字或称号并不决定事物的价值,真正的价值在于事物本身。
3. "呛鼻子":这句话还表达了有时候追求某些东西,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困扰或痛苦。三兄弟争叫“芥末”,虽然名字真假难辨,但争来争去,最终都呛鼻子,比喻有时候追求某些东西,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总之,这句话通过“三兄弟”争叫“芥末”的故事,告诫我们要理性看待事物,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更不要为了追求一些不必要的东西而给自己带来困扰。
相关内容:
日本料理中常常出现在一小碗豌豆泥状的物体,顾客们在吃寿司的时候会拿一点沾到寿司上一起吃,这个小碗里的东西就是山葵,而在欧美地区,常见一种黄绿色的酱汁被日本人称为“芥末”,其实这种酱汁是用一种叫做辣根的植物磨成的泥状物质。
那这“山葵”和“辣根”只是中国的芥末而已,那中国的芥末又指的是什么植物呢?
原来中国的芥末也是有自己专用的植物的,只不过在国内这款植物流行程度非常偏低。

那么这三者都是芥末,这三者之间又有什么关联?
都是芥末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
那么它们又为什么都叫自己是芥末呢?
而这三者中有没有哪一种是最贵的呢?
就像人才和金子一样,越稀缺就越贵,那么这三种芥末哪一些更贵呢?
三个“芥末”的身份。
首先先来说说我国自己这款专属的芥末,实际上,我国的芥菜历史非常悠久了,起码是我们国家是世界上最早驯化芥菜的国家。
并且芥菜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存在了数千年了,只不过我们现在常见到的,一般可能都是在湖北和四川这些地方了,其他地方对于这种调味品的接受程度并不是很高。

实际上芥菜本身有许多种类,既有用来食用青菜的,也有用来榨油的,还有用来做酱油的,因此能够制作成芥末的黄淮种也只是黄子种中的一种,同时这同样也不仅仅只有颜色是黄色的,实际上还有瀎空种、火隆种、皖南种等多个种类。
甚至在现代杂交技术发展起来之后,现在还出现了许多新品种,但是要说专门用于制作黄芥末的,实际上中国作为一个芥菜出口大国,在制作深加工之前,专门用于制作黄芥末的芥菜种植面积仅有500万亩左右。

虽然中国目前芥菜种植面积已经突破了1500亩,但是专门用于制造黄芥末的比例还是少得可怜,因此我国甚至大部分要依赖进口成品,以及进口一些黄芥菜籽进行榨油。
但是在我国人们对黄芥末接受程度却并不高,尤其是北方人更是接受程度很低,所以它整体在我国市场上的表现并不好。

其次就是刚才提及到辣根,其实辣根并不是我国自己培育出来的,而是一个起源于欧洲的野生植物,与人家别国自己本土的产品比起来,我国显然更中意自己的本土产品。
但是实际上辛辣型调味品这种东西还是有着相当广泛的市场需求的,因此为了填补国内市场需求缺口,有一些企业看到了商机,于是就开始在东北地区推广种植辣根。

也正是近些年,我国引进辣根之后,开始进行商业化种植,并且逐渐形成规模,因为我们国家地广人多,有着丰富多样的农作物和广阔的市场需求,并且还有各种高科技技术手段帮助实现产量最大化。
辣根这种植物具备超高单产,和非常好适应性,对中国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在众多农作物中数辣根最容易经营了,因此不久后辣根就开始在东北地区大规模地进行种植。
很多之前没见到过辣根的新鲜食物的人们也都纷纷尝试起来,因此国产辣根也迎来了春天,在东北地区逐渐成为了一个新的经济作物,并且还开始向火锅店等各种餐饮行业卖出自己的名声,但它的地理适应性优于品质适应性,随着各项实验成功之后,辣根开始向其他地区扩展。
从此之后,辣根也逐渐成为了我国新兴调味品产业的一支生力军。

谁更贵?
最后再说说山葵,其实山葵这个植物品种也是从日本传来的,但是与日本不一样的是,我国这款山葵更多是一种观赏植物。
因为日本这个海岛国本身就比较缺少作物资源,在江户时代为了弥补这个不足,在日本全国范围内都开始尝试引入这个新资源进行广泛碰撞,这也让山葵在日本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调味资源。

但是为了弥补这个不足,日本对山葵采取了极其严格管理制度。
这种作物不仅生长周期漫长,并且只能在海拔300-1500米之间,水质洁净流动不停地河谷中生长,上面的条件任意有一样缺失都会导致生长不出来,因此山葵这种植物既珍稀、独特,又十分昂贵。

中国虽然土广人稀,但是对于山葵这种东西,却不是特别地待见,因为华夏大地上有的是高端特色美食,比山葵更好,更便宜,因此即使是在山葵本土发展大行其道后,我国想引进山葵却始终没能落下调味品产业的产业链。
日本人喜爱山葵,是因为这里面有山葵传统文化照耀,而祖祖辈辈生活在山间龙河边的人难以理解日本人的思想,只觉得山葵这个东西有点呛鼻,就没再接触过。
但是我国对于这一点功能性来说完全不排斥,但是面对许多外部诱惑时我国也能做到随机应变。
想要打入我国市场,也不是不可能,但没有强势,没有独特是绝对不行的,也得先证明自己物有所值。
所以说,如果这三者比起来的话,山葵肯定是最贵,因为别说用来吃了,即使将就着当观赏植物也是极其受人欢迎的,仅仅是光照条件不同就让它茁壮成长于日本九州莹蓝海湾中。

最后对比两款我国自产同胞,黄芥末与辣根,实际上二者价格差不多,只要想到国内普及辣根还是近些年事情,那么国产辣根未来飞速发展的速度会远比黄芥末更快些,这个时候辣根中小品牌之间差距可能会更大,更优秀的优质辣根甚至已经比黄芥末更贵了,还有可能越来越贵。

未来发展?
我国辛辣调味品产业确实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一方面由于我国辛辣调味品产业不是很完善,因此深加工行业也处于起步阶段。
另一方面,我国对食品方面的政策有着许多严格方面,但不能否认的是这些政策的发展会给行业带来福音,也会得到扩大,更好的促进整个产业更好发展。
因此深加工行业发展的前景我们还是非常乐观的,另一方面,在我国辛辣调味品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有一些健康问题也得到了关注。
我国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并不是特别关心,但随着消费者意识逐渐上升,现在越来越多厂家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正在研究天然化产品开发路径。
辣根作为近些年新大热门,全力开发也就是说向无添加方向发展,不可停息。
其次就是观察别国兴起辛辣调味品,我们就发现其境外品牌冲击国内市场时,我们应该卯足劲迎接挑战,我们应该借鉴别国经验应对外敌,我们不仅要迎接外敌入侵,更要做好内建设,强化国内产保护,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毕竟我国有这样广袤的土地资源,有这样地大物博的人力资本,有这样先进信息技术层手段,更何况自古农业是国之基础,是经济生产的重要条件,也是生活所需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农业与工业结合时代已经到来,更何况现在技术如此逐渐发达,更况且我们现在严守传统,也可以积极迎接新时代到来的新消费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