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绊脚石”黄油年糕登上热搜,这反映出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网络时代下食品话题的传播速度。黄油年糕作为一种高热量、高脂肪的食品,确实可能成为减肥过程中的“绊脚石”。但是,不同人群对食品的选择和偏好各不相同,对于某些消费者来说,偶尔品尝这类食品可能不会对他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据报道,有品牌日售近50万个黄油年糕,这表明该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 口味独特:黄油年糕融合了黄油和年糕的口感,口感丰富,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2. 广告宣传:品牌可能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广告宣传,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
3. 市场定位:该产品可能针对年轻消费者群体,这部分人群对新鲜事物较为敏感。
然而,对于注重健康饮食的消费者来说,黄油年糕确实可能成为减肥过程中的“绊脚石”。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控制摄入量:在享受黄油年糕的同时,要注意控制摄入量,避免过量食用。
2. 平衡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增加蔬菜、水果等低热量、高纤维食品的摄入。
3. 增加运动:适当增加运动量,提高新陈代谢,有助于减肥。
总之,消费者在追求美食的同时,也要关注健康。对于黄油年糕这类高热量食品,要
相关内容:
在此轮热度带动下,好利来、泸溪河、鲍师傅、詹记等多家连锁烘焙品牌均已推出黄油年糕产品,个别品牌产品上市43天售出2000万个。在外卖平台,部分烘焙门店已被打上烤年糕热销或回购标签。
据业内人士分析,烘焙行业每两三年就会出现一款网红产品,热度大约持续一两年,黄油年糕能够走红多久还有待观察。目前,多品牌布局黄油年糕产品,虽有同质化趋势,但会带动烘焙行业短期销售增长。
黄油年糕冲上热搜
“黄油年糕全民减肥绊脚石”等话题近日登上热搜。“十分钟在家复刻黄油年糕”“空气炸锅版黄油年糕来了”“是谁发明的黄油年糕,也太好吃了”……在社交媒体平台,随处可见黄油年糕的测评笔记和制作教程,甚至还出现了“复热教程”“冷藏吃法”教学。
“黄油年糕是在今年春节前火的,最早在江浙等地出现,跟南方过年吃年糕的习俗有一定关系,是对传统年糕、炸糖油果子类产品的一种创新升级。传统小吃用的是植物油,黄油年糕用的是黄油。”某连锁烘焙品牌相关负责人闻先生告诉新京报记者,去年11月,其公司曾考察过黄油年糕产品,由于当时认为口味“不够惊艳”,就没上架相关产品,“没想到现在火得‘离谱’,我们就在这个月推出了黄油年糕,销售情况不错。”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好利来、泸溪河、鲍师傅、读酥世家、吉姆大师傅、詹记等品牌目前均已推出黄油年糕产品,售价在11.9元/盒到16.9元/盒不等,每盒数量在4个到6个。
泸溪河在微信公众号上透露,其黄油年糕上市43天售出2000万个,平均每日售出将近50万个,并推出了升级款产品芝士黄油年糕。另据鲍师傅北京崇文门店员工介绍,其店内每日可售出200盒—300盒黄油年糕,折合数量在1200个—1800个。在外卖平台,詹记桃酥合生汇店、鲍师傅永安里店、禧酥记中式糕点、糕材生双龙店等门店,已被打上“招牌必点:年糕”或“多人回购:烤年糕”“热销飙升:年糕”等关键词。
热度持续性待观察
闻先生称,黄油年糕是今年烘焙市场的大热单品。之所以登上热搜,可能与一些媒体报道称其高糖、高油有关。另一个因素是,黄油年糕售价较低,复购率高,加之各个品牌都在跟进,将这个品类的声量逐渐放大。
据了解,黄油年糕主要原料是糯米粉、黄油等,制作方法是烤熟而非炸熟,特点是皮酥里糯。制作时通常在糯米团上刷一层黄油,放进烤箱烤熟,出炉后再刷一层黄油进行复烤,是典型的“糖油混合物”,被网友形容为“全民减肥绊脚石”。
南京鼓楼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李相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醒,一块黄油年糕相当于大半碗饭热量,是十足的“热量小炸弹”,建议高血糖、高血脂和减重人群不宜多吃,或分次摄入。此外,黄油年糕里面有大量糯米粉,在胃里滞留时间比较长,消化功能较弱的人群也不宜多食。
闻先生提醒,刚烤出的黄油年糕口感、风味最佳,不宜长时间搁置。虽然黄油年糕保质期通常在2—3天,但如果搁置太久,外层就不再酥脆,里面的糯米粉也会老化,出现生粉味道。销量越大的门店,所售黄油年糕往往也越新鲜。
截至目前,黄油年糕已持续热销将近5个月,其热度能否延续值得关注。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从起司蛋糕、肉松小贝、脏脏包,到千层蛋糕、奶贝、麻薯,再到今年的黄油年糕,烘焙业每两三年就会出现一款网红产品,进而带动徹思叔叔、鲍师傅、OUR BAKERY、山姆、盒马、墨茉点心局、虎头局等品牌受到关注。从此前市场表现来看,这些网红烘焙产品热销期往往不超过两年,“我预判黄油年糕此轮热度可能会持续到今年6、7月份,之后变为常规产品。”
“黄油年糕没什么技术壁垒,各品牌都推这个产品,虽然会有同质化问题,但也会将品类声量放大,带动烘焙市场整体销售。”闻先生分析称。
新京报首席记者 郭铁
编辑 唐峥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