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内京沪双店同开,泡泡玛特跨界珠宝领域,挑战老铺黄金新格局

泡泡玛特在两天内接连在京城和上海开设了两家珠宝店,这一动作引起了市场的关注。泡泡玛特作为知名潮玩品牌,此次涉足珠宝领域,可以看作是对其品牌多元化战略的进一步拓展。
从某种程度上说,泡泡玛特此举可以被视为在珠宝领域“对标”老铺黄金。以下是几个方面的分析:
1. 品牌定位:泡泡玛特以年轻、潮流、个性化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而老铺黄金则以其历史悠久、传承经典的品牌形象著称。泡泡玛特在珠宝领域的布局,旨在吸引年轻消费者,与之形成差异化竞争。
2. 产品设计:泡泡玛特珠宝的设计风格与潮玩相似,注重个性化、创意和趣味性。这与老铺黄金的传统、经典设计形成对比,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3. 市场策略:泡泡玛特通过跨界合作、联名等方式,不断拓展品牌影响力。此次涉足珠宝领域,泡泡玛特有望借助其在潮玩领域的成功经验,迅速打开市场。
4. 品牌价值:泡泡玛特在潮玩领域的成功,使其积累了大量忠实的粉丝。这些粉丝在购买潮玩的同时,对泡泡玛特的其他产品也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因此,泡泡玛特在珠宝领域的布局,有望借助品牌价值实现快速突破。
然而,泡泡玛特在珠宝领域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1. 市场竞争:珠宝行业竞争激烈,

相关内容:

(文/霍东阳 编辑/张广凯)

6月14日,泡泡玛特旗下的独立珠宝品牌popop北京首店在北京国贸商城正式开业,而在前一天的6月13日,popop刚刚在上海港汇恒隆广场开出全球首店。

两天时间里连开两店,泡泡玛特明显不满足于labubu进一步带火的潮玩生意,popop开业的背后是泡泡玛特在整个生活方式商业布局的进一步延伸。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在上海门店开业时曾表示,“我们其实一直希望能够通过不同的品类去拓展更多的可能性,珠宝是我们一直在尝试的重要品类。”

泡泡玛特珠宝品牌线下门店的落地是其“IP+”战略的重要延申。

popop作为泡泡玛特孵化的独立珠宝品牌,主打IP潮流珠宝与日常穿搭饰品的结合。popop的饰品覆盖了泡泡玛特旗下的热门IP MOLLY, SKULL PANDA, Hirono, Crybaby, TWINKLE TWINKLE,以及最近让泡泡玛特“住在”热搜的LABUBU。

据悉,popop产品涵盖耳饰、戒指、项链等多个品类,其中,戒指的价位在399、499、699等,手链的价位在500至1000元之间,项链的价格区间在1000至2699元。不过,观察者网发现popop并未开通线上购买的方式,线上充斥着代购。

在推出独立珠宝品牌前,泡泡玛特就曾通过联名的方式涉足饰品赛道。在2023年、2024年,泡泡玛特分别与周生生推出联名金饰。以2024年推出的“周游奇梦”为例,围绕经典IP形象DIMOO,产品包括六大主题的足金吊坠和Charme串珠系列。就价格来看,DIMOO周生生黄金足金吊坠单颗售价3400元,金重约为1.8-2克,折算下来每克约为1700元,是当时金价(约为812元/克)的2倍多。

近日,也有媒体报道称,随着旗下品牌LABUBU的大火,深圳水贝黄金市场出现了黄金版LABUBU饰品在售,价格仅为百元。有律师指出,商家未经许可生产销售“LABUBU”金饰,可能涉及侵犯泡泡玛特对“LABUBU”造型享有的著作权,权利方有权要求其停止侵权、赔偿损失并销毁侵权商品。

但泡泡玛特的独立品牌popop则面向了更为广阔的银饰市场,与丹麦的轻奢珠宝品牌潘多拉类似,在价格带设置上,popop也似乎有向其看齐的架势。尽管潘多拉近年来在中国市场业绩遇冷,但昔日75%的毛利率仍旧预示着这条赛道“钱景无限”。

另一面,泡泡玛特也被指与同为“港股消费三姐妹”的老铺黄金抢市场,popop所在的上海港汇和北京国贸也都有老铺黄金的门店。包括在京沪门店正式亮相前,popop曾在上海IFC商场、深圳万象城、成都IFS商场同步开业,后二者也有老铺黄金入驻。

有媒体报道称,popop计划于年内继续扩展线下渠道,以强化品牌影响力并试探珠宝品类在潮流消费中的增长潜力。

不过,在二级市场中泡泡玛特的股价有所波动,6月16日早盘一度跳水,盘中最低跌幅接近5%。有媒体分析称,这不排除广州天环LABUBU快闪店和杭州泡泡玛特新店黄牛密集的影响,LABUBU等IP产品的高溢价现象引发了市场对其商业模式可持续性的讨论,部分投资者担忧当前股价是否已透支未来增长预期。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