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LVMH巨头,蒂芙尼缩小店面协商租金,盈利之路充满挑战

蒂芙尼(Tiffany & Co.)作为全球知名的珠宝品牌,背靠奢侈品巨头LVMH集团,通常被认为具有强大的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然而,即使是这样的品牌,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也可能面临一些挑战,包括缩小店面和协商租金等问题。以下是对这些情况的分析:
1. "缩小店面": - "市场策略调整":可能是因为蒂芙尼在评估其全球布局时,发现某些店面地理位置不佳或客流量不足,因此选择缩小这些店面的规模。 - "成本控制":缩小店面规模有助于降低租金、运营成本等,从而提高盈利能力。 - "数字化转型":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蒂芙尼可能正在调整其零售策略,将更多资源投入到线上销售和数字化体验中。
2. "协商租金": - "经济压力":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消费市场疲软,导致租金市场出现下行压力,蒂芙尼可能利用这一时机协商租金。 - "品牌定位":作为高端品牌,蒂芙尼可能更注重店面形象和位置,而非租金成本,因此通过协商租金来保持店面品质。 - "长期规划":蒂芙尼可能正在进行长期规划,调整其全球店面布局,以适应市场变化。
尽管面临这些挑战,蒂芙尼作为LVMH集团的一员,仍具有以下优势:
- "品牌影响力":蒂芙尼拥有悠久的历史和

相关内容:

中国商报(记者 陈晴 文/图)LVMH集团(路威酩轩集团)旗下高级珠宝品牌蒂芙尼(Tiffany&Co.)正计划缩小其在上海香港广场的旗舰店。此门店于2019年开业,面积超过1100平方米,是该品牌在国内及亚洲最大的门店之一。据了解,蒂芙尼将于9月晚些时候清空部分空间,且店铺所属商场已经在与新租户谈判。

同时,蒂芙尼还向业主丽丰控股提出了降低租金的要求。

业内人士表示,LVMH集团的钟表和珠宝部门在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3%,成为表现较差的部门之一,该部门经常性业务利润更是下跌19%。蒂芙尼此次调整被视为应对市场变化的策略之一。

蒂芙尼门店。

蒂芙尼的日子确实不好过了。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蒂芙尼纽约曼哈顿旗舰店大量员工离职,因为管理层定下了根本无法完成的关键绩效指标。管理层为该店2023年12月定下6000万美元销售目标,同比翻倍,尽管员工努力销售,但最终只完成了5000万美元,这导致员工的提成和奖金下降,引发不少员工不满。此外,今年第一季度该店设下2500万美元的销售目标,但员工仍未能达标,并且该品牌在美国其他的门店也未能完成销售目标。

路威酩轩集团首席财务官Jean-Jacques Guiony在2024年第一季度分析师会议上表示,该季度美国的珠宝客户表现得“略微消极”,这自然会对蒂芙尼的业绩造成影响。Guiony在会上提到了一个关键数据——蒂芙尼近一半的业绩是由美国市场创造的。

美国一家投资银行的分析师Rogerio Fujimori对上述媒体表示:“(当美国)市场变得更加困难的时候,LVMH视为增长机会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这也暴露出另一个问题,蒂芙尼的国际化目标尚未达成。

值得注意的是,蒂芙尼虽然缩减了上海香港广场的门店面积,但它也开启了在中国市场的扩张计划。

今年8月初,蒂芙尼南京国金中心精品店正式开幕。品牌方表示,作为品牌在南京开设的第二家店,全新精品店不仅融汇最新设计理念,也进一步彰显蒂芙尼对这座历史古都的市场洞察与投入。

蒂芙尼方面还表示,计划明年将在北京、上海等更多城市制订新开业计划,该品牌正加速中国门店的调整和布局。

蒂芙尼自今年以来“加注”中国市场,相关资料显示,其上半年累计实施近30个项目,包括新开业的南京国金中心店、厦门万象城店、福州万象城店以及翻新的杭州大厦店等,目前店铺网络的1/4已翻新完毕。

该品牌于1月中旬宣布入驻天猫奢品并开设天猫旗舰店后,4月在中国市场全球首发Tiffany Knot系列双色金镶钻项链,今年7月Tiffany又在天猫旗舰店全球首发新品Tiffany Lock系列双色金半铺镶钻石小号项链。

多年以来,中国消费者一直是高端消费品行业的重要推动力。业内人士认为,虽然高端消费品行业高增长阶段已成为过去,但中国市场仍具备一定增量,未来还需要各品牌不断调整发展策略,通过更深入、更细腻的调研、布局,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