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曼母公司再启IPO征程,淘品牌早期代表重返资本舞台

据相关媒体报道,茵曼的母公司或将再次冲击IPO,这表明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开始逐渐恢复增长势头,且市场对于有潜力的电商平台仍然抱有期待。
茵曼作为中国淘品牌的早期代表之一,其母公司的IPO计划反映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 "行业信心恢复":茵曼母公司的IPO计划表明,资本市场对于电商行业的发展前景仍然保持信心。
2. "业绩增长预期":如果茵曼母公司选择此时冲击IPO,可能是因为其业绩已经达到或接近了上市标准,预计在未来几年有较好的增长潜力。
3. "资金需求":通过IPO,茵曼母公司可以筹集更多资金,用于品牌扩张、技术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
4. "优化股权结构":IPO也是企业优化股权结构、引入战略投资者、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的一种方式。
5. "推动行业创新":电商企业的上市将有助于推动行业整体创新,通过资本市场吸引更多人才和资源。
当然,冲击IPO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企业内部管理、财务状况、市场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茵曼母公司在准备IPO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充分准备,确保符合上市要求,同时也需要关注市场变化,适时调整战略。

相关内容:

记者 | 张馨予

编辑 | 周卓然

茵曼母公司汇美集团再次推进IPO计划。

近日,参股汇美集团的搜于特集团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表示,汇美集团已在广东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IPO计划正在稳步推进,将在合适时机提交申请。早在6月,搜于特集团也曾透露汇美集团的IPO计划已经在推进。

汇美集团创立于1998年,旗下品牌包括茵曼、初语、生活在左右等,2015年初获得上市服装企业搜于特的3.24亿投资。

这已经不是汇美集团第一次冲击IPO。2016年7月,汇美集团就曾递交上市申请,同期韩都衣舍和裂帛都提交了上市申请,3家互联网女装品牌集体申请上市,争夺“女装淘品牌第一股”的称号。

不过,汇美集团在2016年12月中止上市申请,当时搜于特集团表示是因自身战略发展需要,拟对股权结构作出相应调整,因此向证监会申请撤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文件。

除此之外,裂帛也在2017年撤回IPO申请文件,韩都衣舍又在2020年4月又因拟调整资本运作方式及时间安排终止上市A股辅导。

3家公司均按下上市暂停键,反而是经营日系中高端女装的戎美股份的创业板上市申请在2020年获得受理。

对此,纺织服装品牌管理专家、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程伟雄对界面时尚表示,单纯的线上业务受几个平台的流量控制,收益比较单一,毛利不高,尤其匆忙上市市盈率不高,还不如打通线上线下全渠道,这样获取资本青睐度更高。

此前,业内人士对茵曼印象最深的便是其有些激进的线下扩张策略。

2015年7月,从互联网起家的茵曼开出了第一家直营门店,茵曼创始人方建华随后提出了“千城万店”计划,称要用直营和加盟的方式开出上千家门店,计划在2020年开出10000家门店。当时方建华认为,茵曼的线下规模迟早要超过线上。

如今已经到了茵曼几年前展望的2020年,但其全国门店数量并未达到10000家,而是600多家。

程伟雄对界面时尚表示,线上淘品牌走线下在品牌运营、产品定位、渠道模式等依然带有惯性的线上营销思维,习惯性的线上爆品、价格博弈等策略很难满足线下实体店的场景体验需求。

“开出600家门店应该已是茵曼的极限了,投入与产出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与收益,盲目再去开所谓1万家门店就是死路一条了。” 程伟雄。

目前,茵曼线下门店正采取“一店一社群”的策略。根据方建华在9月的分享,茵曼从疫情爆发后就联动全国600多家门店店主开展社群营销,并与腾讯合作启动门店小程序直播,不仅用直播拉动销售,也用直播为门店引流。

根据搜于特集团财报,2016年、2017年、2018年汇美集团的营收实现稳步上涨,分别为11.98亿元、12.60亿元和13.23亿元,净利润分别实现约2136万元、4624万元、5348万元。但汇美集团在2019年遭遇大幅下滑,营收和净利润均不及2016年水平,分别为11.40亿元和1190万元。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