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运动热潮中,江苏省消保委教你如何挑选优质滑雪镜

根据您提供的标题,可以推断江苏省消费者委员会(或协会)针对滑雪镜热销的情况,可能会发布一些选购建议。虽然我无法直接获取其发布的最新、最完整的官方文件,但根据一般消费指导和滑雪镜的特性,可以总结出江苏省消保委可能给出的选购要点和建议,通常会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江苏省消保委可能建议的滑雪镜选购要点:"
1. "关注镜片功能 (Lenses are Key):" "光线条件选择:" 了解不同镜片颜色适用于什么光线条件。例如: "明黄色/金色:" 适用于阴天、雪地反射强或傍晚,提升对比度。 "灰色:" 适用于晴天,减少眩光,真实还原色彩。 "蓝色/绿色:" 适用于晴朗雪地,过滤刺眼的高反射光,保护眼睛。 "雪地镜片 (Photochromic):" 能根据光线强弱自动变暗变亮。 "防紫外线 (UV Protection):" 确保镜片能有效阻挡UVA和UVB,保护眼睛免受伤害。 "防眩光 (Glare Reduction):" 选择能有效减少雪地或阳光反射眩光的镜片。
2. "选择合适的镜框 (Frame Fit & Comfort):" "尺寸匹配:" 镜框需要足够贴合面部轮廓

相关内容:

交汇点讯 随着冬季来临,冰雪运动成为热门,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不断高涨。雪地阳光反射强烈,滑雪镜对于冰雪运动的人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保护,在冰雪运动时采取适当的眼面部防护措施,可以降低损伤,保护使用者人身安全。目前市面上的滑雪镜产品品牌较多,价格有高有低。为让消费者获得更多客观、实用的信息作为选购滑雪镜的参考依据,指导消费,近日,江苏省消保委开展了滑雪镜比较试验,公布了比较试验结果。

本次比较试验对滑雪镜是否具备防强光及紫外线(透射比要求),视物清晰(光学要求),防雾及防风雪对眼部的刺激(使用性能),防对眼部的损伤(安全性能)等四个方面进行测试。

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需要选择不同透射比等级的滑雪镜。滑雪镜可见光部分的平均透射比有5个类别着色要求:分别是S0(>80%)、S1(43%-80%)、S2(18%-43%)、S3(8%-18%)、S4(3%-8%)。等级数值越大,可见光透射比越小,颜色越深。S0为夜晚或是室内使用,S1、S2级推荐紫外线较弱的天气,S3级较为晴朗天气,S4级为高山强光天气。

30批次样品中:有6批次产品未标注透射等级,经销商也未明示透射比数值;15批次在销售网页明示透射比数值,其中有4批次出现标注数值和实际检测数值差别较大,不是同一级别情况。

未标注透射比等级或透射比数值的样品信息

标称和实测透射比偏差较大的样品信息

本次比较试验滑雪镜的可见光透射比实测数值19批次在8%-18%,占所抽样品总数的63.3%;7批次在18%-43%,占所抽样品总数的23.3%;3批次为 43%-80%,占所抽样品总数的10%;1批次小于8%,占所抽样品总数的 3.3%,说明市售滑雪镜大部分为S3 和S2 等级,适合晴天及多云天气使用。

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吴盛兰介绍,透射比小于8%的滑雪镜需要在专业验光师指导下使用,只适合长时间在室外光线较强情况下使用,不适合在阴天、室内或者光线较暗的环境使用。由于其透射比较低,在暗环境中,会出现视物不清,甚至影响颜色的辨别,存在安全隐患。

那么,消费者该如何选择合适的滑雪镜呢?江苏省消保委监督部主任赵鑫表示,各大电商平台销售的滑雪镜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在每年9-10月份大量上市,到第二年春季下市,有的链接失效,有的甚至网店关闭。所以消费者在网上购买后,要及时索要标签和发票,检查滑雪镜标签信息,尽量选择信息齐全正规的商品。如果没有标签,要保存网页信息,以维护自身权益。

同时,赵鑫建议消费者,正确选择镜片深浅合适的滑雪镜。很多消费者觉得滑雪镜颜色越深越好,其实这是片面的观点,不同的使用场景选择不同深浅的镜片。滑雪镜应明示着色等级(S0~S4),数字越大颜色越深。当天气较为晴朗并且在室外时,可以选择镜片颜色较深的滑雪镜,一般标示透射比等级S2 或S3,当阴天或者多云,或者在室内滑雪场时,选择颜色较浅的滑雪镜,一般标示透射比等级S1或S2。不要在室内选择颜色较深的滑雪镜,以免造成安全隐患。

如何正确保养滑雪镜?每次雪地运动后,请将滑雪镜进行风干,双层镜片滑雪镜不要让中空部位残留水滴。滑雪镜不能擦拭内镜,否则会使防雾功能无效及刮伤内镜面。如果内镜有污渍,可以用清水冲一下后放在无阳光直射的环境下自然晾干。有必要擦镜面时,要用柔软镜布顺着镜面轻轻擦拭即可。平时不用时,镜面朝上用绒布包裹镜片,再放入镜包里,不要让尖锐物件刮伤镜面,注意不要跟手机、钥匙等放在一起。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许海燕 洪叶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