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掉山东如意后,Sandro与Maje业绩逆势增长揭秘

关于Sandro和Maje在甩掉山东如意(Shandong Ruyi)之后业绩是否更好,情况比较复杂,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需要从几个方面来看:
1. "甩掉山东如意的积极影响:" "品牌独立性增强:" 与山东如意合作期间,Sandro和Maje有时被指责过于依赖该合作伙伴,尤其是在产能和库存管理上。分手使得品牌能够完全掌控自己的生产和库存,按照自己的节奏和策略来运营。 "去除潜在冲突:" 合作关系有时可能带来管理上的复杂性或潜在的利益冲突。独立运营消除了这些问题。 "战略重心转移:" 品牌可以更专注于自身的品牌建设、产品开发和市场策略,而不必过多分心于与合作伙伴的协调。
2. "甩掉山东如意带来的挑战:" "供应链压力:" 这是最核心的问题。失去山东如意这样规模庞大的代工厂,Sandro和Maje需要迅速找到或建立新的、能够满足其产量需求的稳定供应链。这在初期可能非常困难,导致产能不足、库存短缺,甚至影响销售。 "成本上升:" 新的供应链可能意味着更高的成本,或者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建立自己的生产能力(如开设工厂)。 "运营复杂性增加:" 管理自己的生产线或多个供应商,比管理

相关内容:

记者 | 陈奇锐

编辑 | 楼婍沁

旗下拥有Sandro、Maje和Claudie Pierlot等品牌的法国SMCP集团近日发布了脱离山东如意后的第一份年度报告。

截至2021年12月31日,SMCP集团的全年营业收入较2020年增长19%至10.4亿欧元,但和2019年同期相比仍下降9.7%;净利润收入表现较2020年的亏损1.02亿欧元得到改善,在2021年内录得2360万欧元。

Sandro和Maje是驱动SMCP集团销售增长的主力品牌,二者在2021年内的销售涨幅分别为20.1%和20.9%,均高于集团旗下其他品牌。截至2021年12月31日,Sandro和Maje在全球范围内分别开设有745家和620家门店。

在集团层面,当前SMCP集团门店数量最多的区域为除法国外的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该地区内各类品牌门店共有548家。其次为法国和亚太地区,门店数量为473和468家,而美洲市场的门店数量则只有195家。

不同区域间的营收水平则和门店数量直接挂钩。法国依然是当前SMCP集团最大的市场,贡献了3.41亿欧元的收入,但受疫情影响, 涨幅只有9.6%。除法国外的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和亚太地区的收入分别为2.85亿欧元和2.69亿欧元,增长20.3%和16.6%。在多个行业均出现大幅反弹的美洲市场增长最为明显,涨幅达到53%。

由于运作上较为独立,SMCP集团在山东如意陷入债务困境期间仍能保持正常运营。在2021年第四季度,SMCP集团录得24.5%的增长,仅次于第二季度的59.1%。但在该季度内,亚太地区的收入却下滑5.2%,是集团全球四个主要地区市场中唯一出现收入下滑的市场。

山东如意在整体收购SMCP集团后,曾多次强调要帮助集团旗下品牌发展中国市场。但从实际财报来看,尽管Sandro和Maje等品牌在国内的门店数量和销售额均有增加,但表现只能称得上平稳,仍未走上增长快车道。

一方面,由于Sandro和Maje等品牌进入中国时间较晚,需要一定时间去建立消费者认知度;另一方面,由于山东如意在陷入债务危机,对SMCP集团的输血能力不及当年,无法推动大规模的扩张的营销企划。

在2021年9月,山东如意被曝光即将因债务违约而失去SMCP集团。2016年山东如意曾通过旗下卢森堡公司European TopSoho控股SMCP集团,持股比例曾高达53%。但由于经营不善,山东如意无法在债务到期后偿还债权人,按照合约,只能以手上所持有的SMCP集团股权抵债。

尽管山东如意随后和多位债权人就SMCP集团的股权纠纷打起官司,但这并没有帮它重新夺回公司的所有权。2022年1月4日,SMCP集团正式发布声明,决定解散此前的五人董事会,并任命了三位新的独立董事,山东如意集团的董事主席邱亚夫及其女儿邱晨冉将不再在董事会中任职。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SMCP集团的股权已经转移到由债权人组成的联合股东团体中,未来该集团的发展路径也会因这批股东的决策而变化。此前路透社曾报道,联合股东无意组成财团合资购入SMCP集团,或有意将股份打包出售给大型服饰集团。

而这也意味着,SMCP集团的依然前途未定。

SMCP集团旗下品牌定位中高端,属于轻奢范畴。当下消费者对轻奢品牌依然有着较高需求,但品牌认知已经不再局限于Coach和Michael Kors,这或将为SMCP集团旗下的Sandro和Maje提供机会。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