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光百货掀16年来最大调整”这个消息,通常指的是该百货公司对其经营策略、业态、门店布局或管理层等方面进行了重大且可能是历史性的变革。
这种“最大调整”可能包含多种形式,常见的有:
1. "业态调整":例如,增加体验式消费、餐饮、儿童业态的比重,减少传统百货的比重;引入新的品牌或概念店;或者关闭部分效益不佳的楼层或区域。
2. "数字化转型":加强线上渠道建设,发展O2O模式,利用大数据分析顾客需求,提升线上购物体验和线下服务。
3. "门店策略调整":可能涉及部分门店的重新定位、升级改造,甚至关闭部分门店或开设新店(例如社区店)。
4. "管理层变动":更换重要的管理层人员,以引入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
5. "战略方向转变":调整市场定位,比如从追求大众化转向更高端或更细分的市场,或者调整区域发展策略。
"为什么说是“16年来最大调整”?"
这通常意味着这次调整的幅度、影响范围和深度都远超以往,可能是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来自线上电商和线下新兴零售模式的冲击)、消费者习惯的改变、公司自身发展需求等多重因素驱动的结果。
"影响:"
"正面":可能提升竞争力,吸引更多客流,改善盈利能力,适应
相关内容:
强手如林的西单大街上,汉光百货的对手林立,加入餐饮等体验业态的西单大悦城让年轻客层找到了新据点;邻居君太百货也率先调整抢占了先机。从中友百货更名汉光百货后,汉光百货董事长王小雨便酝酿一场大变革。去年,汉光百货对儿童业态与品牌集中的七层进行了封闭式改造,今年商场还将继续进行4个楼层升级,2016年再调整3个楼层。尽管保持了平稳态势,但王小雨说,由于硬件改造投入不小,她的经营压力不小。去年,汉光百货纯零售销售额为23.5亿元,下降1%。
王小雨表示,单体百货需要注意很多运营才能稳住业绩。自己的团队很年轻,虽然经验少,但能够花时间与精力深度参与到品牌的沟通管理中。据悉,汉光百货进行了很多互联网时代下的尝试,尤其是新媒体营销。去年,汉光百货废除了物理会员卡,并在微信平台上植入了电子会员卡。目前,汉光百货活跃会员数量为25万,其中11万新增会员来自电子会员卡。汉光百货负责电子商务部分的总监徐力广表示,通过对会员购物习惯等方面的研究,让汉光百货与品牌商深度合作有了保障。去年,汉光百货30多个化妆品品牌销量为全国冠军。这也让更多品牌没有放弃百货店,反而给了他们更多独家货品的支持。